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荣文增

禹顺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

在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进行护岸防护工程施工时,在施工期应充分与施工环境条件相结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攻克包括导流围堰,岸墙施工和河道护坡在内的施工期技术难题,提升护岸防护施工质量等级。有针对性地对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与防护的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以一水利工程为例,结合本项目建设背景条件,从多项技术切入,仔细探讨了本项目中河道治理与护岸防护的施工技术重点,以期能够对相关项目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河道治理; 护岸防护

正文


1 工程概况

某河道治理工程中,以综合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为依据,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建筑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在国家现行技术质量评定标准、《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本项目护岸防护施工是生态修复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包括干流绿化面积18.48万m2,支流绿化面积6.8万m2,铺装面积1.13万m2和岸边栈道430 m。施工前应调查周围工程地质,通过地质测绘及钻孔揭露等工作,查明施工范围,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冲洪基层及纱织黏性土。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前做好如下五方面准备:

①按顺序实施施工人员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和材料管理措施、机械设备措施,质量检验,施工安全管理,质量验收等交底工作。

②在动工之前,经过勘探,先后查明了施工区地下管线埋地,障碍物等情况,并对如何防护管线及消除障碍物提出了具体办法。

③各个工序穿插得当,与各个专业相互配合,同时尽量缩短施工时间,以免工序相互干扰。

④在确定承包施工任务时,挑选专业素质高的施工队伍入场,及时补充劳动力。

⑤主动与有关部门合作,组织协调施工对外环境保护,特别是在施工扰民治理方面,做到沟通到位、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施工进度影响。

2 护岸防护施工工艺

   在完成施工准备之后,就开始密切关注案例工程的施工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要求,并做好护岸防护的相应施工,本论文主要选择了如下3个方面技术要点。

2. 1 导流围堰技术

本项目施工内容,采取分期方案左右岸施工,首先完成左岸边坡和支流的施工,拆除横向围堰和打通整个河流左岸过流断面。这一过程结束后,右岸边坡开始施工。在导流施工的基础上,分析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经勘查,确定施工区域范围内河道面积比较大,属于感潮的河段,须在河道的正中央,纵向布设大概1 m宽度左右的围堰,再横向围堰上游和下游。围堰技术通常有土袋围堰、槽钢桩围堰和钢板桩围堰,本项目支流围堰多采用土袋围堰和钢槽桩围堰相结合的方案。土袋围堰的施工要求围堰填筑前必须清除基底的淤泥和杂土,目的是保证后期结合部位防渗功能的正常进行。一边挖土方,一边推碾填筑,填筑完成后,在坡面的位置,铺设2 mm厚的土工膜,在土工膜衔接的位置,用沙袋压脚板。在土袋围堰时,还需要密切关注水位的变化情况,本次施工含浪高的最高水位是0.5 m以上,对此专门安排人员维护和检查,以保证高水位时减少对围堰施工的负面影响。在槽钢桩基础围堰施工方面,选取25#b标准槽钢,插打后将槽钢桩基础周围淤泥清理干净,最后安装挡板并用塑料薄膜覆盖。

2. 2 河堤施工技术

该项目西面区域新河堤堤防标准三级,防洪标准50年一遇,全长717 m。修建河堤时需对地基进行清理,具体步骤为:对该地区积水进行抽排,去除地表杂土,基础深度约50 cm,工作面约20 cm,然后进行土方调配,完成河堤填筑作业,在此期间一定要严格控制土源质量及填土含水量,作者提出了“薄填,慢驶,多次行驶”施工法,即采用分层松铺法,厚度应控制在0.3 m附近,填土宽度应按设计宽度标准控制在设计标准50 cm以上,然后用压路机均匀慢速压平至填土密实程度合格,压平次数要足够多,同时按规定时间,适时喷植草绿化以实现先期护坡。岸墙施工与河堤施工同步进行,岸墙施工又是护岸防护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岸墙施工使用浆砌片构成2 m高挡土墙,墙间按10 m间距单位留出2 cm宽分缝,向缝中填沥青杉木板。该工程实际施工时采用片石与水泥砂浆进行砌筑,片石的形状尺寸,纹理以及杂质含量,都会对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需结合现场情况进行甄别,并确保水泥砂浆的丰满、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笔者依据以往施工经验认为:片石砌筑时应保持其平整、稳定,采取分层砌筑至顶部,每层的工作缝应大致找平,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若有拉结石应互相交错,以保证墙面坚固致密。在此基础上,对墙背进行回填操作时,还应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对填土干密度及杂质含量进行控制,分层填筑,并在分步夯实及良好排水处理情况下进行,才能取得理想护岸效果。

2.3其他护岸技术

除上述护岸施工技术外,适合本项目护岸施工技术还有以下四种。

2.3.1 石笼网箱护坡技术

石笼网箱护坡技术的主要原料为铝锌钢丝并经过涂塑后捆扎而成,其中网片和网身始终保持垂直状态并采用双股线绞合在一起。网格形成之后,对护垫石料进行充填,充填时要注意暴露部位的平整程度,各层投放石料的粗细,都要控制在30 cm上下,间隙采用均匀碎石料进行充填。石笼网箱做成后盖上盖子用吊车抛填时一定要使网箱间布置严密。施工中注意有无上下联结及“通缝”现象。

2.3.2仿木桩护岸技术

该护岸技术采用钢筋混凝土仿木桩的方法,测量放线之后,掘进工作面并放样桩位,仿木桩打到护岸区域内,后面再放置竹篱片、土工布等构成仿木桩、护岸等挡土结构后,再以卵石嵌桩。由于仿木桩是钢筋混凝土预制的成品,在施工时要保护好桩体,尽可能避免冲击和振动。施工时对仿木桩放样精准度有较高要求,各木桩位置由测量标记。仿木桩采用振动捶打法打桩,根据设计垂直度,入土深度及稳定性,对护脚进行加工。

2.3.3生态袋护岸技术

案例工程中采用的生态袋采用聚丙烯制作而成,具有抗紫外线作用,内装砂性土和蘑菇肥,生态袋尺寸815 mm×440 mm,其中纵向抗拉强度,横向抗拉强度和垂直渗透系数均需符合标准。生态袋和下土层连接部位需要锚固钉辅助固定。固定好之后,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浇水和养护。

2.3.4 三维土工网护坡技术

施工前要对边坡进行清理,然后将耕植土覆厚约7 cm,浇透水使耕植土湿润,然后覆上三维网。坡顶部位采用U型钉把三维网与沟底固定,然后填土夯实;坡面区域再通过钢钉进行固定以确保三维网与坡面紧密贴合。三维网铺好以后,撒土,施肥,撒播,喷保水剂至植草成坪。

3 结语

实例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护岸防护施工技术途径,并经过研究列举了适合该项目应用的关键护岸防护技术。总结的技术经验可以为其他项目提供借鉴与参考,但是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也有必要对护岸防护技术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为本研究提供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建明.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及其质量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21):67-68.

[2]张光宝,钱建红.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珠江水 运,2020(15):101-102.

[3]刘丽梅,赵正伟.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现状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 界,2020,10(3):19-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