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任磊磊

浙江锦汉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

道路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快公路工程建设的步伐。公路工程建设当中沥青路面施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忽略施工质量控制常常会为公路工程带来很多问题,甚至减少公路使用寿命。


关键词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正文


1 引言

我国道路建设走到今天它的建筑规模以及建筑技术都在世界的领先水平。为了保证车辆及行驶人生命财产安全及公路使用寿命,加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常用技术

2.1沥青混合料铺摊技术应用研究

在公路标准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对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使用常规施工方法已经很难达到施工进度和表面平整度的要求。所以高等级沥青路面机械化摊铺施工势在必行。首先要根据施工要求,选用摊铺厚度,宽度,摊铺能力等满足施工要求的摊铺机。为确保摊铺沥青面层的纵坡与横坡一致,按路面高程设计采用单向坡双基准线或者双向坡双基准线的施工方法。相邻支撑桩之间距离不应超过10m;钢丝选取Φ3mm钢丝线作为基准线。若路幅较大,使用并机摊铺的,为加强对接缝横坡的控制,使用前机的一端为基准线,另一端为临时增加的滑道;后机一端用基准线控制,一端用平衡梁控制,较好地控制了铺筑层的纵坡和横坡。对于所架钢丝线每隔100m~150m用紧线器张紧,通常拉力在80kg~100kg之间。摊铺机在运行过程中,其转速要考虑拌和站生产能力,运输能力,摊铺宽度及厚度等因素来确定,其最佳运行转速一般在2m/min左右。为确保沥青面层摊铺平整,应适当提高摊铺机振捣液压系统的压力,但要注意摊铺机机体不应发生剧烈震动。摊铺时摊铺机的辅助操作人员要时刻对混合料的摊铺厚度、摊铺质量等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摊铺机手。摊铺宽度太大,易引起混合料离析。通常都是由几台摊铺机进行梯队作业来解决全幅路面的摊铺需求。

2.2沥青路面采用碾压技术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到一定的长度时,要碾压路面,保证沥青混合材料完全密实并满足技术要求。通常在正式摊铺之前,都需先在试验段摊铺,以检查施工方法与施工组织是否适应,并确定松铺厚度,压实工艺参数及施工机械配置等。压实机械一般采用轻型钢轮压路机与重型胶轮压路机相结合的方式,其数量要与每天的摊铺作业量相匹配。碾压作业中,压路机应从边缘至中线纵向进退;平曲线超高段时向内压入。纵向分行碾压带重叠宽度要保证三分之一轮迹、压路机驱动轮和铺摊机走向一致。压路机要安装雾状喷水装置以降低混合料粘轮现象。碾压工序一般按照初压,复压,终压3个环节进行。初压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两次静压,复压多用钢轮振压与重型胶轮静压联合碾压4~6次,以保证混合料满足压实要求;终压用1~2次钢轮静压以消除轮迹。碾压速度通常以缓慢为宜,压路机在碾压作业过程中不应紧急刹车和转弯。碾压作业过程中混合料温度对碾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110°C~130°C之间,终压过程中碾压温度不得低于65°C。SMA路面和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应以刚性碾压为主,碾压时对碾压温度要严格控制。按“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碾压原则。

2.2沥青路面采用碾压技术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到一定的长度时,要碾压路面,保证沥青混合材料完全密实并满足技术要求。通常在正式摊铺之前,都需先在试验段摊铺,以检查施工方法与施工组织是否适应,并确定松铺厚度,压实工艺参数及施工机械配置等。压实机械一般采用轻型钢轮压路机与重型胶轮压路机相结合的方式,其数量要与每天的摊铺作业量相匹配。碾压作业中,压路机应从边缘至中线纵向进退;平曲线超高段时向内压入。纵向分行碾压带重叠宽度要保证三分之一轮迹、压路机驱动轮和铺摊机走向一致。压路机要安装雾状喷水装置以降低混合料粘轮现象。碾压工序一般按照初压,复压,终压3个环节进行。初压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两次静压,复压多用钢轮振压与重型胶轮静压联合碾压4~6次,以保证混合料满足压实要求;终压用1~2次钢轮静压以消除轮迹。碾压速度通常以缓慢为宜,压路机在碾压作业过程中不应紧急刹车和转弯。碾压作业过程中混合料温度对碾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110°C~130°C之间,终压过程中碾压温度不得低于65°C。SMA路面和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应以刚性碾压为主,碾压时对碾压温度要严格控制。按“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碾压原则。

3、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3.1设备检修和维护

机械设备作为路面施工所必需的组成部分,它的完好性关系到施工能否顺利实施。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当中,主要是会用到搅合机和摊铺机,多种机械设备需要互相配合,应该确保能够保证所有的高设备能够正常工作,每天都要做好巡检和维护,对设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大修,对故障零部件进行及时的更换等等,以免因设备出现问题延误施工进度。

3.2资料收集整理

公路工程完工后,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验收工作,就必须要对整个项目的有关信息进行管理。所以在沥青路面建设时还应重视资料收集整理,合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并在有利的动态管理之下完成项目检测。在施工中需要对各种材料的自检资料进行保存,以保证各种资料的记录真实有效。

3.3沥青路面的维修工作

在沥青路面的摊铺操作结束时,应定期对路面进行洒水,以保持路面的潮湿,以免出现裂缝。施工企业需要对沥青路面各个方面的资料进行采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养护方案以降低今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失。通常要持续一个星期的维护,要做好现场管控工作不能有车在其上运行和逗留。需提前通车时,可采用洒水的方式来降低路面温度。后期还应加强养护管理,对检测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以免项目遗留隐患,确保车辆能够正常运行。沥青路面在投入运营时,在具体的维护工作当中可合理运用如下技术:(1)使用雾状封层和还原剂封层。封层养护效果好,可用于沥青路面。主要采用还原剂封层和雾状封层两大工艺。沥青再生剂是还原剂的一种,雾状封层是采用雾状乳化沥青直接喷洒在路面上,可对老化的路面进行修补,并通过沥青膏体的替换达到有效维护的目的。(2)微表封层等。该封层具有较好的作用,能改善路面的抗磨性能,耐久性及抗滑阻力等性能,对路面进行有效的修补。它以水,矿粉及破碎集料组成的混合料为主,在施工过程中使道路表面产生一层封层。均匀摊铺混合成型的物料,能够使得路面表层结构的抗磨能力得到提高,不仅能够起到高效的养护作业作用,同时也能够确保紧密的接合。

3.4施工质量评定和检测

在沥青路面的摊铺操作结束时,应定期对路面进行洒水,以保持路面的潮湿,以免出现裂缝。主要测试的内容是原材料,温度以及沥青面层,通过对原材料的测试来保证材料的质量性能,以免在施工时采用劣质的材料,进而确保混合料的碾压质量。还要对材料的规格及参数进行控制,如南方降水充沛,雨水通过沥青面层空隙或路肩向路面结构内部渗透,未及时排除则淋湿各结构层的材料,使路基土的强度下降,变形增大,承载力下降。所以防止这一问题,应尽可能采用空隙率低的沥青混合料型式密级配,所用矿料将降低空隙率和防止各级配之间互相嵌挤时雨水侵渗破坏。对沥青面层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其问题所在,并在动态管理模式中仔细排查和分析测试数据,并适时采取适当措施来解决不合格品,切实保障沥青路面质量。

4结语

沥青路面被广泛应用,为保证行车舒适度与安全性,需要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予以关注。在建设之前要结合环境对建设方案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在建设完成之后还要安排专业的检测人进行检测和验收。综上所述,工程管理人员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一定要加以重视,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推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不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昭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2):12+16.

[2]祝华瑞.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282+288.

[3]王志忠.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6):135~1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