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帅立忠

360403196810230917

摘要

水运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是重要的基础结构,其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水下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原则及实验方法,探讨了如何优化水下混凝土配合比以提高灌注桩的施工性能和耐久性。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了具体的配合比优化方案,旨在为水运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水下混凝土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

水运工程;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正文


引言

水运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钻孔灌注桩作为水运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其施工质量和效率受到广泛关注。水下混凝土因其特殊的施工环境和技术要求,成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因此,科学合理的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1水下混凝土的基本特性

1.1流动性

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以确保在灌注过程中能够均匀地填充桩孔,避免出现空隙和蜂窝状结构。流动性良好的混凝土能够有效地包裹钢筋,提高桩基的整体性。此外,良好的流动性还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泵送压力,提高施工效率。为了确保水下混凝土的流动性,通常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砂率,并在混凝土拌和物中加入适量的减水剂。

1.2抗离析性

在水下环境中,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容易受到水流的冲击,如果抗离析性能不佳,会导致混凝土中的骨料和水泥浆分离,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最终强度。因此,水下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离析性,以防止在灌注过程中出现分层和离析现象。为了提高水下混凝土的抗离析性,通常采用合理的骨料级配和适量的增稠剂。

1.3固化后的强度与耐久性

水下混凝土在固化后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以承受结构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此外,水下混凝土还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水、海水、化学物质等的侵蚀,确保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提高水下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通常采用高标号水泥和优质的骨料,并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如引气剂和防腐剂。

2水下混凝土的特殊要求

2.1抗渗性

水下混凝土应具有高的抗渗性,以防止水分和有害物质的渗入,保护钢筋不受锈蚀,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抗渗性良好的混凝土能够有效地阻止水分和氯离子的渗透,减少钢筋锈蚀的风险。为了提高水下混凝土的抗渗性,通常采用低水灰比和适量的引气剂。

2.2抗腐蚀性

在海洋环境中,水下混凝土面临着严重的腐蚀问题,包括海水腐蚀、化学腐蚀等。因此,水下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以抵抗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水下混凝土的抗腐蚀性,通常采用防腐水泥和适量的阻锈剂。

2.3低水化热

大体积水下混凝土施工时,水化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过高的水化热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因此,水下混凝土应尽量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以减少水化热的影响。为了降低水下混凝土的水化热,通常采用矿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并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缓凝剂。

3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配合比设计原则

1)强度要求

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首先需要满足结构设计对强度的要求。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骨料级配和外加剂,确保混凝土在固化后的强度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为了确保水下混凝土的强度,通常进行多次试配和试验,以确定最佳的水灰比和砂率。

2)工作性要求

混凝土的工作性是指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等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性能。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性,以确保在灌注过程中能够均匀地填充桩孔,避免出现空隙和蜂窝状结构。为了确保水下混凝土的工作性,通常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黏聚性,并在混凝土拌和物中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和增稠剂。

3)耐久性要求

水下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水、海水、化学物质等的侵蚀,确保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提高水下混凝土的耐久性,通常采用低水灰比和高品质的材料,并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引气剂和防腐剂。

3.2主要原材料的选择与要求

1)水泥类型与特性

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是确保水下混凝土性能的关键。通常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抗硫酸盐水泥,以确保混凝土的抗腐蚀性和强度。此外,水泥的细度和活性也对混凝土的最终性能有显著影响。为了提高水下混凝土的性能,通常选择高标号水泥,并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和硅灰。

2)骨料的选择与级配

骨料的级配和品质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应选择洁净、级配良好的骨料,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粗骨料的粒径不应过大,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应适中,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为了提高水下混凝土的性能,通常进行多次试配和试验,以确定最佳的骨料级配。

3)外加剂的类型与作用

外加剂是改善水下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材料。常用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等,它们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抗离析性和耐久性。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引气剂可以在混凝土中引入大量微小气泡,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确保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的流动性。为了提高水下混凝土的性能,通常进行多次试配和试验,以确定最佳的外加剂种类和掺量。

3.3配合比计算与试验验证

1)水灰比的确定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既具有足够的强度,又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和耐久性。为了确定最佳的水灰比,通常进行多次试配和试验,分析不同水灰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砂率的优化

砂率是影响混凝土流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参数。通过调整砂率,可以优化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离析性,确保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能够均匀地填充桩孔,避免出现空隙和蜂窝状结构。为了确定最佳的砂率,通常进行多次试配和试验,分析不同砂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配合比的调整与试验

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和验证。通过对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性能测试,如抗压强度、抗渗性、抗腐蚀性等,选择最优的配合比方案。为了确保配合比方案的可行性,通常进行多次现场试验,验证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结束语

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水运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本文通过对水下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原则及实验方法的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了具体的配合比优化方案。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水胶比、外加剂掺量和骨料级配,可以有效改善水下混凝土的性能,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为水运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水下混凝土施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林锦榕. 水运工程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研究 [J]. 建筑与预算, 2024, (03): 10-12.

[2]熊强,肖冬冬. 水运工程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防治措施 [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 43 (12): 237+239.

[3]禹精瑞,杨帅,欧阳. 水运工程灌注桩桩身强度计算分析 [J]. 港工技术, 2019, 56 (S1): 46-4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