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周智光

大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从当前来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期间,与沥青混凝土有关的路面施工成为了关键性的一环,并广泛运用于市政道路施工当中。近些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也有了切实提高,在此背景之下,人民群众对于道路的舒适程度也逐渐有了更多需求,因此研究和开发更多新的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实际开展道路工程施工时,采用沥青混凝土技术可以起到减少工期,维护路面平整和便于维护的效果,同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将极大程度地改善道路性能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化交通发展特点,为了有效应对各类交通问题,必须对沥青混合料生产机制进行不断地完善,确保道路路况的良好,使道路建设质量能够获得最大程度地提升。


关键词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正文


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据有关统计显示,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具有较多的特点而被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比例超过90%。(1)能承受应变力。沥青混凝土路面既有弹性又有塑性变形,既能经受应变而不容易损坏,又能经受车辆荷载作用在路面上所产生的力。(2)安全性高。因表面附着力和防滑性较好,恶劣天气下车辆还能迅速顺畅地运行,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出现。(3)后期维修方便。该公路破坏处仅需要再铺沥青混凝土即可,当气温降至常温时,即可复通公路,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并促进了施工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2.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监控技术

2.1材料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做好原材料把控,原材料把控也是确保沥青混凝土总体施工质量的根本和先决条件,主要表现为:1)矿料入场之前,必须要进行抽检以确认矿料规格及性能,以免不合格品流入施工现场。确认符合条件的物料需做好分类存放工作,并设定相关防水措施以免雨水等影响物料品质。2)不同规格石料需单独摆放,避免石料混杂影响沥青混凝土颗粒组成及性能,在堆放时还要防止石料粒径不同而造成离析,以利于改善沥青混合料品质。3)若沥青混合料针入度指标不同,将引起马歇尔稳定度指标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2.2材料配置的控制

1)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期间需做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工作,并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及交通流量等因素,获得最佳级配范围并精确计算沥青混凝土掺量,保证不因孔隙率过大而降低路面耐久性。要明确密度设计指标,对粗集料可选用毛体积相对密度,实验试件确定宜选用表干法。若拌和温度与击实温度不尽合理,将使沥青混凝土延性降低,应引起足够重视。2)沥青混凝土级配的调整。沥青混凝土级配曲线和标准级配曲线之差50%应是微调目标,以保证沥青混凝土级配曲线尽量与标准级配曲线相贴合,避免过度矫正。3)控制混合料的温度。沥青混凝土出仓温度受集料干湿度和级配稳定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集料干湿度而言,若湿度大,则出仓温度均匀性差,比标准出仓温度变异系数高出3%~10%。且湿度大时沥青混凝土含水率均匀性差,可能造成级配失调。

 2.3输送混合料

在输送混合料时,需选用那些清洁,带金属底板和载重大于15t,且在混合料真正开始装运前就已卸车,将水和油的混合液涂到车厢内壁,以免后续出现混合料粘住车厢的情况,严重影响卸载操作。如果采用篷布覆盖混合料,则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隔热和防尘效果,同时还需在车厢一侧位置开设温度检测孔以方便实时检测车厢内沥青的温度。基于此,装料时,应尽可能做到车辆前后左右行驶,以避免混合料离析现象;连续摊铺过程中确保摊铺机和运料车始终保持40cm左右的间距;卸料环节运料车应悬挂空挡并在摊铺机推力作用下前进。

2.4摊铺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摊铺应注意以下事项:(1)除去路面基层中的各种灰尘和污垢,喷施乳化沥青(喷洒量控制为0.5kg/m2)以增加界面黏结力。(2)考虑施工现场特定生产力,运输时间和碾压设备来决定摊铺速度。(3)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外界因素对道路工程的影响,保证了道路平整,铺设作业力求一次性完成且不被打断,增强了道路工程道路整体美观。(4)使用多台摊铺机同一时间进行施工以保证摊铺连续性,并应充分结合施工条件对摊铺速度进行调整。(5)在进行摊铺作业时应注意路面基层的平整度,可采用雪橇式的摊铺方式,继而保证摊铺的速度。

 2.5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碾压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进行沥青路面碾压作业不仅能较大程度地改善路面密实度与平整度,而且也是沥青路面整体实际摊铺碾压环节中最为主要的作业对象。尤其是初压阶段要求尽量快地在指定温度区间内进行施工,此种情况下就必须确保施工组织上摊铺机和拌合机能完全配合单位时间工作量,即拌和量略大于摊铺量,使混合料摊铺能在慢速,均匀和不间断地进行,而达到边摊铺边压实的作用。对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碾压施工具体原理,对于有推移问题面层,应适时进行矿料级配、马歇尔试验等,根据前期现场观察和试验数据分析,推移现象主要是由于:一是集料较致密,大颗粒骨料较少;二是混合料含沥青多;三是未及时清除下层顶面有浮料或受风沙浮尘扰动等因素影响,造成局部地点发生推移。如果集料具有时段性级配不均匀,则极易导致混合料出现轻微推移的问题,通常其他技术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在此情况下可选用合理的调整碾压形式进行处理。经实践验证,初压运行温度相对较低时推移问题更为严重;当气温在120~130°C之间时,碾压施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可使压实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2.6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工艺

为有效避免道路裂缝问题发生,应做好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和压实处理,保证接缝施工成效。混合料配合比后要到工地实验室检测其性能,以确保混合料能达到实际施工需求,切实提升道路路面施工质量。在完成铺筑的道路上会存在一些缝隙,施工单位应该对道路路面进行压实处理,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道路路面密实性和道路耐久性。施工时,应留出摊铺重叠层,这一空间无需完全碾压,碾压后再用热接缝碾压处理,消除路面裂缝。对横向施工缝而言,可采用平接缝的方法处理,施工时必须对接缝平整度加以控制。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操作前,技术人员应仔细检查接缝处有无松散料和粉尘,并在保证接缝清洁度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开展后续摊铺工作。

3 结语

在市政道路建设当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非常普遍,它的施工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需引起施工单位以及市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以市政道路工程为对象开展施工建设时,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就必须从原材料,配合比及整个建设过程等方面加以全面控制,明确了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摸索了更多施工工艺与管理模式。唯有如此,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效果才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元镇.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 建材,2020(10):93-94.

[2]杨建凯.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分析[J].价值 工程,2020,39(12):111-1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