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力系统运行中电缆故障诊断方法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李世祯

大连港电力公司,辽宁省 大连市 116001

摘要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10kV电力系统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压等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10kV电力系统中,电缆作为输电和配电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系统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电缆在长期运行中可能会遭遇各种故障,如绝缘损坏、接头故障和电缆断裂,这些故障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停电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关键词

电力系统;电缆故障;诊断方法

正文


引言

相关人员及时准确地诊断10kV电力系统中的电缆故障,对于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和人员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缆故障的诊断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涵盖了非侵入式方法、传统测量方法和智能诊断方法等多个方面。这些方法基于不同的原理和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监测电缆的状态、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并为维修和恢复供电提供有效的指导。

1 10kV电力系统电缆常见故障类型

1.1绝缘损坏

绝缘损坏是指10kV电力系统中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损坏或受到外力破坏,导致绝缘性能下降的一种常见故障。电缆绝缘材料在长期使用和环境作用下,会逐渐老化变脆,损坏或破裂。此外,外部因素如机械应力、化学物质侵蚀、动物咬嚼等也可能对绝缘材料造成损害。当绝缘损坏发生时,电缆内部的导体和环境之间的绝缘隔离被破坏,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绝缘损坏会引发漏电和短路,当电缆绝缘受损,导体与外界或其他相邻导体之间可能发生漏电现象,导致电流异常泄漏,造成能量损失和系统不稳定。此外,绝缘损坏还会导致电缆内部不同相或回路之间的短路,产生电弧或火花,引发火灾风险。这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1.2接头故障

电缆接头作为连接不同电缆段的关键部分,起到传递电能和保护电缆的重要作用。然而,接头故障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接头松动是接头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长时间的运行振动和温度变化可能导致接头部分松动,使得接触不牢固,进而引起高电阻接触或完全断开。这会导致接头处的电流集中,引起异常温升、热应力和局部放电等问题。接触不良也是接头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接头连接面的腐蚀、氧化、污染或不平整等因素可能导致接触电阻增加,影响电流传输和接触可靠性。不良接触还会产生热量,导致接头温升过高,进而进一步恶化接头质量。此外,绝缘损坏也可能导致接头故障。电缆接头的绝缘材料因老化、机械损伤或环境因素而损坏,导致绝缘性能下降。这会引起电缆接头的绝缘击穿、局部放电和漏电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设备故障或火灾。

1.3电缆断裂

电缆断裂指的是电缆导体或绝缘材料发生破裂,导致电缆线路中断的情况。电缆断裂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外力作用、电缆老化和安装不当等。外部因素如机械撞击、弯曲过度、挤压或拉力超过电缆承受范围,都可能导致电缆导体或绝缘材料发生破裂。如建筑施工、地下工程或自然灾害中的物理损伤,如重物压迫、挖掘机操作不慎等都可能导致电缆断裂。长期使用和环境作用下,电缆导体和绝缘材料可能发生老化、劣化和脆化。这使得电缆材料变得脆弱,易于发生断裂。特别是在高温、低温、潮湿、化学腐蚀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电缆老化的速度会加快,增加了断裂的风险。电缆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存在过度拉伸、弯曲过度、悬挂不当或连接不可靠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电缆发生断裂。这种情况通常与施工质量、操作失误或设计不合理等因素有关。

2 10kV电力系统运行中电缆故障诊断方法

2.1非侵入式方法

非侵入式方法是一种用于诊断10kV电力系统中电缆故障的先进技术,它通过监测和分析电缆周围的电场、磁场或声波等信号来判断电缆故障的类型和位置,而无需对电缆进行实质性的干预和破坏。首先,电场法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式方法之一。它基于电缆周围的电场分布来判断绝缘损坏的情况。当电缆绝缘受损或老化时,电场分布会发生变化。通过安装电场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电场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绝缘状态和定位故障位置。电场法的优点是无需断电操作,对电缆系统影响小,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绝缘问题。其次,磁场法也是一种非侵入式方法,适用于接头故障和电缆断裂的诊断。它通过测量电缆周围的磁场变化来判断故障位置。当接头松动或电缆断裂时,会引起电流的变化,进而导致磁场分布的变化。通过安装磁场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磁场信号,通过分析磁场的变化情况,诊断接头松动或电缆断裂的存在及其位置。磁场法的优点是可以对整个电缆进行监测,具有较高的故障诊断精度。此外,声波法也是非侵入式方法中的一种。它通过分析电缆传输的声波信号来检测电缆内部的故障。当电缆存在局部放电、绝缘损坏或接头松动等问题时,会产生特定的声波信号。通过安装声音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这些声波信号,识别故障类型和位置。声波法的优点是可以对电缆内部进行诊断,适用于检测难以直接观察到的故障。

2.2传统测量方法

传统测量方法是诊断10kV电力系统中电缆故障常用的手段之一,一方面,电阻测量用于检测电缆接头和导体的接触不良或断线。通过测量电缆接头或导体的电阻值,可以判断其连接状态是否正常。如果电阻值异常高或无穷大,表示存在接触不良或断线故障。电阻测量可以通过万用表或专用电阻测试仪进行,简便快速,适用于定位接触不良等常见故障。另一方面,绝缘电阻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电缆绝缘状况的传统测量方法。它通过测量电缆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值来判断绝缘性能是否达标。正常情况下,电缆绝缘应具有较高的绝缘电阻,以阻止电流的泄漏和接触。如果绝缘电阻值低于规定标准,可能表示绝缘材料存在损坏、老化或潮湿等问题。绝缘电阻测试通常采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可以在断电状态下进行测量。

2.3红外热像法

红外热像法是一种常用的电缆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利用红外热像仪对电缆进行热成像,检测电缆温度异常,以帮助定位故障位置。当电缆存在过载、接触不良或绝缘损坏等问题时,会产生异常的热量,导致局部温度升高。红外热像仪可以实时捕捉并记录电缆表面的热辐射图像,并将其转化为彩色或灰度图像,显示不同温度区域的颜色变化。异常热点将以明显的方式显示在红外图像中,使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电缆中的问题区域。红外热像法具有快速、非接触、大范围扫描的特点,使得在电缆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电缆进行红外热像检测,可以快速发现异常热点,帮助确定故障的位置和严重程度。通过检测和监控电缆的温度分布,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采取相应的维修和预防措施,以防止进一步的故障发生。

2.4智能诊断方法

智能诊断方法是一种基于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和分析算法的电缆故障诊断方法,旨在实现电缆故障的实时监测和诊断。其中,振动传感器是智能诊断方法中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它能够监测电缆的振动情况,通过检测电缆的振动特征,可以判断电缆接头是否松动或电缆是否存在断裂。异常的振动信号可能表示故障的存在,并可帮助定位故障的具体位置。振动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电缆的振动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避免故障进一步发展。另外,智能诊断方法还应用了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通过结合多种监测数据,如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实现电缆故障的诊断。利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技术,对电缆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故障模型和特征库。当监测数据与故障模式匹配时,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故障类型,并给出相应的警报或建议。此外,还可以通过故障预测技术,基于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提前预测电缆故障的潜在发生,以便采取预防性的维护措施。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研究人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应用各种诊断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创新。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电缆故障诊断,才能及时发现、排除故障,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参考文献:

[1]姜学瑞.电力系统10 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要点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21):67-69.

[2]孙勇.电力系统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02):71-73.

[3]吴文丽.10kV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J].通信电源技术,2019,(09):273-274.

[4]杨军,唐传明,邹海.10kV电力系统运行中电缆故障诊断方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8):14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