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灌注桩施工工艺改进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赵鹏达

广东博嘉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 528000

摘要

灌注桩施工是建筑基础工程中的关键工艺,施工质量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和技术难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工艺改进措施。通过优化泥浆管理、提升灌注精度和改进质量检测方法,可有效提高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风险,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

灌注桩施工;工艺改进;施工质量

正文


引言:现阶段,在建筑工程灌注桩施工活动中包含较多的技术指标,工程单位、技术部门须完善现有的细节设定,优化当前施工活动管控流程,革新施工办法,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品质和效率,减少浪费和损耗。

一、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技术难点

(一)泥浆质量控制难

泥浆质量是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成桩效果及桩基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泥浆的配比、黏度和比重等指标必须精确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如果泥浆质量不达标,可能导致孔壁坍塌、桩体密实度不足等问题,影响桩基的承载力与耐久性。为此,施工方应严格控制泥浆的配比及循环使用次数,并定期对泥浆性能进行检测。然而,因施工现场的环境变化、温度波动等因素,泥浆质量的稳定性较难控制,给施工带来了较大挑战。如何确保泥浆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成为施工方在控制质量方面的一大难点。

(二)灌注精度难以保证

灌注精度是保证桩基成型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成桩质量有显著影响。施工时,钻孔的深度、垂直度和钢筋笼的安放位置都会直接影响灌注精度,继而影响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然而,受地质条件和设备性能的限制,钻孔过程中可能发生偏斜,导致灌注桩位置出现偏移,进而影响成桩质量。为确保灌注精度,需在施工中引入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如激光测距仪和垂直度检测仪等,以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但在实际操作中,因设备误差和地质复杂性,灌注精度仍然难以完全控制,成为影响桩基质量的一大技术难题。

(三)成桩质量检测难

成桩质量检测是确保灌注桩施工效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桩基的质量和后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常规检测手段如低应变法和超声波检测,虽能提供一定的检测数据,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准确性存在不足,难以全面反映桩体内部缺陷。成桩检测需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以免延误后续施工。然而,成桩质量检测技术的局限性使得质量检测的精准性和效率难以保障,影响了整体施工进度。如何提升成桩检测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成为灌注桩施工中的一大技术难题。

二、灌注桩施工工艺的改进措施

(一)优化泥浆管理,提高泥浆质量稳定性

泥浆质量直接关系到灌注桩施工的成功率和桩基稳定性。为确保泥浆质量稳定,施工方可以在泥浆管理中采用现代化的自动配比设备,以实现泥浆成分的精准控制。此外,通过使用性能稳定的添加剂,如黏结剂和抗沉淀剂,可以有效改善泥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对于泥浆的循环使用,应加强泥浆的沉淀处理,确保泥浆中的杂质得到清理,防止泥浆性能下降。同时,施工方应根据地质条件实时调整泥浆的配比参数,以确保泥浆在施工过程中的持续稳定性。通过优化泥浆管理,可显著提升灌注桩施工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泥浆性能进行测试,及时掌握泥浆的比重、黏度和含砂量等关键指标。在泥浆池中配置过滤系统和沉淀池,减少泥浆中杂质含量,从而提升泥浆循环使用的质量。通过科学化的泥浆管理,有助于防止因泥浆质量不稳定导致的孔壁坍塌、桩身不密实等问题,保障成桩质量。

(二)采用高精度设备,提升灌注精度

灌注精度的提升是确保桩基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高精度钻孔设备以及智能测量工具,如电子倾角仪和激光测距仪,以准确测量和控制钻孔垂直度和深度。此外,钢筋笼安放过程的精准性同样重要,可以通过使用导向架和定位卡具,确保钢筋笼安放的准确性。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钻孔数据的实时监控,确保钻孔与灌注操作的精确度,减少人为误差带来的施工偏差。

为进一步提升灌注精度,可在施工前对地质条件进行详尽勘测,了解可能出现的地质变化,提前制定应对方案。使用高精度设备辅助灌注操作,能够有效减少灌注偏移或不均匀问题,确保桩基承载能力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测量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灌注桩施工的精度,提升桩基结构的整体质量。

(三)引入先进的成桩检测技术,保障质量检测的准确性

成桩检测技术是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为提高成桩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引入新型检测技术,如声波透射法、孔内应变检测和激光扫描等,以更全面地评估桩身质量。相比传统的低应变法和超声波检测,这些新型检测技术能够提供更精细的桩体内部结构数据,识别出桩基内部可能存在的空洞、裂缝等缺陷。此外,可以通过建立实时检测系统,快速反馈检测结果,便于及时调整施工措施。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多种检测方法组合,以交叉验证桩体质量,并获取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检测过程中要确保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为后续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先进的成桩检测技术不仅提高了检测的精度,还有效缩短了检测时间,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加强施工管理和人员培训

灌注桩施工的质量与施工团队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施工管理和人员培训在工艺改进中不可忽视。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流程和操作标准进行规范,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有章可循。同时,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最新的工艺技术和操作规范。对于关键环节,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负责监督和指导,确保施工操作的专业性和精准度。

此外,可以通过引入激励机制,鼓励施工团队注重质量、减少失误,形成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培训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施工案例,让员工更好地理解技术改进的重要性和实践操作中的关键点。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可以显著提升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为灌注桩施工的工艺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语灌注桩施工工艺的改进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优化泥浆管理、提升灌注精度、改进成桩检测技术和加强人员培训,能够有效保障灌注桩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灌注桩施工工艺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提升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慕天.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幸福生活指南,2019(34):92.
[2]郭峰.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运用[J].商品与质量,2021(25):35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