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罗松峰

惠州创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惠州市 516000

摘要

在建筑施工中,临时用电管理是施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进度。本文围绕建筑施工中的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分析了其管理需求和潜在风险,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从供电设计、设备安全、人员管理及应急预案等方面制定实施策略,旨在保障施工用电安全,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正文


引言: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往往涉及到很多机械设备、工序流程,这些设备和工序存在着交叉作业,再加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以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和安全隐患。

一、建筑施工中临时用电管理的需求与重要性

(一)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在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种类繁多,用电设备和工具使用频率高且环境复杂,因此存在较大的用电安全隐患。若管理不善,容易引发漏电、触电等事故,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规范安装用电设备和科学布设线路,并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查,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施工安全。制定并严格落实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措施,如合理的电缆布设、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定期检查等,不仅可以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可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秩序。因此,临时用电安全管理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措施,需从管理上严格执行。

(二)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临时用电事故不仅威胁施工安全,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工期延误,影响工程的整体进度。电力故障可能使重要设备无法正常运转,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项目进程被迫中断,进而对施工成本和项目进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施工前期,应对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进行科学设计和规划,并根据工程进展合理安排用电需求,确保供电的稳定性。通过严格的用电管理措施,如制定详细的用电方案、实施风险评估、加强日常监控等,可以有效防止因用电不当而产生的施工中断和设备损坏,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项目整体效益。

(三)符合安全生产规范要求

国家和行业规范对建筑施工的临时用电安全有明确要求,例如《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施工临时用电的基本安全措施和技术要求。这些规范为施工企业提供了统一的管理标准,确保施工活动的规范化与安全性。施工企业在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这些标准,从线路布置到接地保护等各个环节都应达到规范要求,以符合安全生产的法定标准。此外,严格遵守用电规范不仅可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还能帮助企业有效降低事故风险,减少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通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施工企业能够实现用电安全与施工安全的双重保障,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二、建筑施工中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设计临时供电系统

科学设计临时供电系统是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基础。在施工前,电气工程师应根据现场条件和用电需求,设计合理的供电系统方案,明确供电设备和线路布局、负荷分配及用电容量。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线路的安全负荷、电缆的长度与直径,确保供电线路不超负荷、设备用电需求合理分配。同时,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电气隔离和接地要求,避免供电线路交叉布设,降低短路及触电风险。施工单位应通过设计审查和技术交底,确保供电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临时用电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布设临时电缆和开关箱,确保电缆与设备连接稳定,避免漏电隐患。此外,合理设计的供电系统可通过备用线路设置和电源分区分配,确保用电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减少电力负荷集中或波动带来的安全风险,保障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加强用电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检查

定期检查和维护用电设备及线路是确保临时用电安全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和电缆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天气影响和人为因素破坏,导致设备故障和用电事故。因此,管理人员应建立设备和线路的检查制度,定期对开关箱、电缆、插座等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设备老化、损坏的部件应立即更换,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的用电事故。同时,施工方应配备专业电工负责设备和线路的日常维护,确保用电设备的运行稳定,减少因故障停工的风险。

检查时应注重开关箱的密闭性,电缆的绝缘性能及接地装置的可靠性。此外,还应严格控制临时电缆的布设位置,避免与易燃易爆物质接触。通过严格的检查和及时的维护,不仅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有效降低用电风险,使临时用电管理更加安全、规范。

(三)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

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是实现临时用电管理的基础。施工人员的用电行为对用电安全有直接影响,通过安全培训和日常宣传,能够有效增强他们的电气安全意识。在施工前,企业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临时用电安全教育,内容包括触电急救、电气设备使用规范、风险防范意识等。通过定期的安全教育,让每位施工人员掌握基本的用电常识和设备操作规范,并了解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标识。

此外,施工单位可以在现场设立安全标语和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用电安全。同时,实施奖惩机制,对于安全用电意识强、遵守规范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违规用电行为则及时纠正并施以处罚。通过规范施工人员的用电行为,能够有效减少不当操作引发的用电事故,保障施工用电安全。

(四)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用电事故的重要手段,能够在事故发生时为施工人员提供明确的处理步骤,降低事故危害。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特点和电气安全风险,制定详细的用电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断电、短路或触电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应对。在应急预案中,应明确事故的报告程序、紧急处置措施以及人员疏散方式,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应急步骤并能够快速反应。

在实际实施中,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用电事故处理,提升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演练,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断电、救护和疏散等基本步骤,确保事故发生时的高效处理。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在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绝缘工具、急救箱等,确保应急资源的充足和易于使用。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可以大幅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水平,减少因用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结束语建筑施工中的临时用电管理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设计、严格的检查、人员培训及完善的应急预案,能够有效降低用电风险,保障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应不断优化管理措施,确保临时用电安全标准的落实,为建筑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9):136.
[2]陈正一.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20,35(5):29-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