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下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的探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范民

宁阳县文成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71400

摘要

农村公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使得农村公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此,文章在分析了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的基础上,就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和养护技术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提升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养护技术

正文


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公路建设工作,对农村公路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使得农村公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因此,加强农村公路病害防治工作和养护技术措施探究十分必要,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1.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

在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公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这些病害对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对这些病害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必须要从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入手,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防治。

首先,裂缝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类型,主要是由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温度的变化、沥青材料老化等原因导致的,它会使路面丧失连续性,影响交通安全。裂缝病害的出现会对道路的整体结构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路面的整体破坏。其次,车辙和沉陷也是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类型,主要是因为道路承载能力不足、结构设计不合理或使用过度等因素导致的。车辙会造成车辆行驶困难,沉陷则会影响车辆安全。这两种病害如果不及时进行养护,会对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再次,破碎和剥落也是常见的病害类型。主要是由于沥青结合料的质量问题、施工技术不到位或者交通荷载过大等因素导致的。破碎和剥落病害会降低路面的平整性,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也会影响路面的美观,对道路使用者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最后,水损病害也是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需要重点关注的病害类型。水损是指由于雨水侵蚀、积水不排、路面材料渗水等原因,导致路面破坏的现象。水损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于农村公路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扰[1]

2.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2.1设计和施工

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路面材料和合理的路基处理方式,同时设计出有效的排水系统以防止路面水损。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保证施工质量。例如,对沥青混凝土的铺设厚度、沥青的用量等细节应严格控制,以防止出现裂缝、车辙等病害。另外,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从源头上防止病害的发生。

2.2路面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首先,应根据路况、交通荷载以及地区气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例如,高温多雨地区适用于高稳定性和良好耐水性的沥青混合料,以防止水损和裂缝病害。其次,对于不同的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选择不同级别的沥青混合料,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满足需求,抵抗车辙和沉陷病害。最后,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以确认其质量稳定性,防止因材料质量下降导致的病害发生。

2.3病害早期检测和预防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定期的巡查制度,及时发现路面的微小变化和初期病害,比如裂缝的出现、车辙的形成等。同时,配合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对公路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对潜在的病害进行准确预警。在预防方面,需要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提前规划和采取相应措施,例如优化材料选择、提升施工质量、改善排水系统等。此外,加强对驾驶员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过度载重、高速驾驶等行为对路面的损害,共同保护公路设施。通过早期的病害检测和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从而降低维修成本,延长公路寿命,为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保障[2]

2.4病害修复和养护

在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中,病害的修复和养护是最后但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旦发现病害,如裂缝、车辙、沉陷等,应立即进行修复。对于裂缝,可以采用热封补、冷封补等方法;对于车辙和沉陷,可以采用铣刨再铺设、局部切割修补等方式进行修复。这些修复技术应根据病害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路面材料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修复方案。至于养护工作,应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养护制度,包括定期的巡查、清扫、排水、填充裂缝、喷洒防护层等,旨在防止病害的再次发生和扩展。

3.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3.1封裂技术

在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中,封裂技术是一种重要且常用的方法。当路面出现裂缝时,封裂技术能有效防止裂缝扩大,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具体来说,封裂技术是使用专用的封裂材料,如沥青胶或改性沥青,对裂缝进行填充并封闭,从而防止水分和杂物进入裂缝内部,导致裂缝扩大或路基的破坏。在进行封裂作业时,需要首先对裂缝进行清理,确保裂缝内无杂物和水分,然后再进行封裂材料的注入。封裂技术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养护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封裂技术,可以保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完整性,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

3.2热再生修补技术

热再生修补技术主要适用于局部破损的路面修复,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主要通过专用设备将破损路面加热至一定温度,软化老化的沥青混合料。然后,再加入新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使新旧材料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路面修复材料。最后,将修复材料铺设于破损区域,并通过压实等工艺恢复路面的平整性和强度。热再生修补技术具有节约材料、减少废料产生的优势,同时能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提高路面质量。通过科学应用热再生修补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修复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破损部分,提升路面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3]

3.3薄层覆盖技术

薄层覆盖技术用于修复早期病害和改善路面性能该技术核心思想是在现有的路面上铺设一层较薄的新沥青混合料,以恢复路面的平整性和防水性。通过薄层覆盖,可以有效修复路面的微小裂缝和起伏,提升行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同时,新的沥青混合料能够为路面提供更好的防水保护,防止水分渗入路面结构中,减少水损病害的发生此外,薄层覆盖技术能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和频率。在应用薄层覆盖技术时,需要根据路面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和施工工艺,确保覆盖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牢固和质量可靠。

结语

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加强对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和养护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分析,有效提升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效果,提升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为促进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江文.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养护[J].中国储运,2023(04):92-94.

[2]花二涛.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3(08):31-34.

[3]杨建华.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分析与病害处治[J].四川水泥,2023(02):206-2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