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正文
前言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风险因素多等特点。在现代建筑工业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传统的施工图预算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最终导致工程投资超过工程概算,工程造价对工程投资失去控制的局面的出现。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将松散的、碎片化的管理组织模式整合为集中式的组织模式,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纳入到同一业务流程,强化对建设工程资源的全面管理,促进不同建设阶段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的和谐统一,避免“三超”工程的出现,进一步提高的造价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1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和现实意义
1.1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念
与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相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具有明显的集约化和系统化,以建设单位投资目标为核心提供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念明确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管理的服务时间,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服务的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期,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另一方面是业务内容,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为建设单位提供系统化的工程造价服务及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1.2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提出了“全面工程造价”的理念,利用专业方法和技术控制工程造价成本、资源利用以及进行风险管理。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各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整体集成,打破了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的固有框架,有效识别建设工程项目资源的流动方向和主要的控制因素,优化建筑产业结构,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
2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2.1缺少高素质专业人员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其具体实施需要与经济、现场、组织等方面相结合,需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因此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严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实际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专业技术人员因受自身业务能力的约束依然无法有效解决复杂性的问题。
2.2施工过程中问题突出
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业务流程多、设计深度不足等因素导致工程设计变更频繁出现,工程造价同时也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部分建设单位合规经营意识不强,致使变更文件办理不及时,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部分变更导致人工成本、材料价格和机械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动,进而加大了工程造价管理难度,对整体工程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严重影响。
2.3造价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工程造价管理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 长期存在“重现场,轻管理”的思想。部分建设单位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和工程业绩,没有真正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内部缺乏完整的造价管理体系。在实际工程结算过程中,部分建设工程项目未严格落实造价管理制度,对基础资料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归纳,部分施工内容缺乏依据无法进行结算,导致工程造价与工程实际成本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无形之中对工程造价管理造成了影响。
3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控制要点
3.1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决策阶段是项目前期重要组成,包括投资立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环节。项目建设目标和投资决策对项目投资及项目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项目的技术要求和经济指标,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秉持“先论证后决策”的原则,运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对项目建设背景和使用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对项目前期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完善投资分析,深化可行性研究,优化投资方案,纠正投资偏差,通过多方案比选切实做好投资估算工作。
3.2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研究资料表明,设计费用仅占整个项目投资的1%左右,但对工程造价影响高达75%以上,直接影响了项目的投资效益。因此,设计人员在项目设计阶段需要充分将设计、工程质量、建造成本等相结合,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投资限额。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基础上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通过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减少因设计变更导致建造成本大幅上升情况的出现。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及时掌握主要材料市场价格,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对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和判断,合理预留预备费,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灵活控制。
3.3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核心阶段,同样也是项目成本最大、风险因素最为繁琐的环节。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要从合同管理、现场施工和工程监理等方面着手控制,做好建筑实体、工程措施费用的动态管理工作,准确把握预付款及进度款的支付与扣回等内容,避免其提前与延后。充分利用“赢得值法”对项目实施进行实时跟踪,对出现的进度偏差和费用偏差主动寻找原因,通过调整资源分配的方式予以解决。强化对施工变更的管理,遵循实有序开展、节约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借助现代化软件对变更引发的关联成本进行计算,科学预判成本变动范围,实现对变更风险的有效管控。重视合同管理,熟悉并利用合同条款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纠纷,避免索赔事件的出现。
3.4项目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阶段,是最终确定工程投资成本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对竣工结算书进行编制和审查,将现场施工签证与竣工图、监理日志及隐蔽工程记录相对比,剔除多余工程量、违规签证、不合理措施费、高套定额、高套取费等费用,并根据政府发布的材料市场价合理调整材料价格;严格落实合同履行情况,妥善处理索赔与反索赔事项,保证各方合法利益;建立并完善项目后评价制度,通过对项目前期设计概算与实际竣工结算的比较,围绕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促进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对项目投资和建筑行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项目的投资决策、项目设计、建设施工和竣工结算等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明确各环节的重点任务,加强风险识别和应对,并对所有环节进行优化,实现项目建设各环节投入资源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承鑫.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期工程造价的分析与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
【2】 张燕.建设项目各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J】建筑与预算,2019(7)20-21
【3】 郑浩平.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0(6)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