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控制措施
正文
引言
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施工水平。一旦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失去控制,引发工程出现安全风险与安全隐患,严重情况下,威胁建筑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化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对材料与设备的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是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机械是提高生产力的基础,是将材料转化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硬件,两者在建筑工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安全的对策。例如,在对原料的处理上,采购的建材不能满足市场规定的要求;管理人员未按规定进入现场视察工作;或者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机械和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入场检验不到位,运行过程中缺少定期维修和保养的现象。建筑工程用到了很多的设备,而且在施工的时候,设备会出现老化的情况,如果没有妥善的处理,就可能会造成设备的损伤,甚至会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引起一些安全事件的发生。
1.2技术水平不达标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在各个行业中的渗透越来越广泛。而我国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各种新颖的技术层出不穷。许多建筑工程在具体施工时由于技术水平不达标,导致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难以提高。有些人员还会沿用传统的施工理念和施工工艺,使得整体工程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脚步。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是比较复杂的,管理人员与一线人员之间也存在对接工作。但由于对接不到位,导致管理者的具体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同时,施工进度是决定工程时间的关键因素,在施工时,时间紧迫,压力较大,会产生潜在的工程矛盾。许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在面对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时,无法灵活地应用,使得在具体施工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这也会在无形之中为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
1.3缺乏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然而,在当前的建筑管理中,大部分的建筑管理者对建筑技术缺乏了解,限制了其在建筑领域的发展。此外,因为管理层对于建筑技术等方面的了解不足,同时也缺少相应的管理实践,所以在工程建设开展过程中,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因为管理不当还会增加建筑工程的难度,从而造成工程进度的拖延,不但无法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反而会导致员工缺乏凝聚力,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2.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2.1加强材料的选择和管理
要加强对建筑材料采购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建立建筑工程采购管理控制流程。要求采购工程师重视建材使用情况,按照工程实际需求量购买。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供应商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重要条件之一,需要严格把关材料质量,保证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与标准。在材料运输过程中采用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发生损坏、丢失或损毁现象从而导致材料变质或者损坏。另一方面加强对于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制定准确、规范以及科学的检测程序,保障检测材料具有代表性。同时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材料检测的有效性,提升项目质量。
2.2基于BIM技术检查工程项目施工动态
首先,利用BIM技术,根据建筑工程各个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采集并整合施工材料信息,检查施工材料在尺寸、位置方面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达到项目施工材料质量监控的目标。其次,利用一些电子设备,采集并记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发送给工程项目监理与业主。通过监督与反馈的模式,实时共享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动态信息。项目施工现场质量动态管控流程,此管控流程有效地将施工单位、业主、监理以及分包单位连接起来,提高了施工管理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的效率。通过实时检查工程项目施工动态,减小工程施工中的不确定性,进而提升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质量、效率与水平。
2.3创新施工工艺技术
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新型的技术层出不穷,不仅是施工工艺的创新,这也是实现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开展具体的工程管理和质量管控工作时,要关注施工工艺的创新,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工程效率,确保工程质量,缩短施工时间。不少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者都认为: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引入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按照传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开展施工工作就可以。这种想法是片面且错误的。在一个行业内,不进步就相当于落后。为了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创新和学习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在使用时,也难以保证质量,严重的还会为工程项目带来问题和隐患。因此,建筑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自身的工艺技术符合项目要求,也能使得自身企业在行业内屹立不倒。
2.4增强施工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
以往的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有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意识,但由于施工场地庞大,而管理人员有限,无法面面俱到地排查安全隐患,所以时常会出现施工人员受伤的情况。基于此,管理人员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切实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一方面,管理人员可以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规范,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确保每个人都能进行安全施工,以此降低安全隐患。第二方面,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增加对施工现场的巡查次数,尤其要重点查看安全隐患较大的地方,及时发现遗留下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并予以消除,为施工人员打造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第三方面,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每个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只有施工人员亲自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主动进行安全施工。为此,管理人员可以组织安全讲座、安全知识普及,也可以为其讲解施工安全方面的典型案例。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工程项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完工、工程质量好坏以及成本费用是否能控制等方面。通过制定出完善并且行之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操作规范及规章制度并对其严格执行,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及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更好地完成项目目标,为社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尹晨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0):76-78.
[2]王若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4):54-55.
[3]尉双平.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研究[J].四川建材,2021,47(11):186-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