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质量管理的路径探索
摘要
关键词
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措施
正文
1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重要意义分析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对农田灌溉的管理。农田水利的最根本作用是为农业的发展和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若农田水利灌溉质量差,农业生产用水供应不合理,灌溉用水没有保证,或水量控制不到位,都会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导致粮食产量显著降低。因此,改善农田水利的品质,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量具有重大意义。在推进节约型农业发展过程中,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是十分必要的。缺水是当前中国农业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我国,缺水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客观现实,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根据现实条件,进一步转变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特别是要持续提升农田水利灌溉的品质,改善和改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达到节水型农业的目的。为了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必须改善我国的农田灌溉条件。随着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更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这对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水平,并推进各种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1]。
2农田水利灌溉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农业和农业的发展比较滞后。尽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相对滞后,很难有效地满足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农田灌溉的需要。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少资金,尤其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作为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许多地区在与之有关的投资上存在着巨大的缺口,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需求。另外,我国现行的农业灌溉费用管理体制尚不完善,许多地区对农业灌溉项目的投资在短时间内无法收回。农业灌溉的管理不力。虽然我国的农业灌溉已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但是农业灌溉的质量仍然受到很多的限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三:一是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的主体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中的农业生产不能很好地发挥农业生产的作用;第二是灌区及节水率较低。在许多地区,农业灌溉都是采用土质沟渠导水的方法,但是,这些土质沟渠极易出现渗漏、破损和淤泥等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的养护和修复,许多沟渠就无法再持续下去了。第三,许多地区的农业灌溉工作缺乏规划,农业灌溉的时间安排和灌溉水量的分配不合理。缺乏对各类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当前,在中国,沟渠灌溉被广泛采用,但其最大的问题是渗水问题,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因为各类新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费用比较高,所以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还比较少见,这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十分不利[2]。
3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措施
3.1采用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耕地灌溉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的顺畅和高效,需要对管理方式进行优化,科学地设计和调整灌溉管理方式,在保证灌溉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也要保证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的前提下,因为各个区域所面对的问题不尽相同,并且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如果采用了统一的方式,不仅会造成灌水管理的成效达不到预期,而且还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应该建立起一种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农业灌溉管理模式,工作人员要前往现场,对环境参数进行收集和总结,并运用大数据技术与信息手段,来实现对信息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建立健全的灌区运行机制,既能提高农田灌溉工程运行的可靠、稳定度,又能对农田灌溉工程的实施起到一定作用。在进行调研管理时,有关部门要根据农业人员目前的用水状况,确定耕地灌溉的各项要求,并据此进行水利灌溉计划的选取,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还会对后续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加强人民的节约意识,采用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对灌溉行为进行调节和运用,不仅要保证农民对水资源的需要,而且要根据农民的经济收入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定价,从而对水资源的使用进行控制。例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农户的真实经济状况,来制订阶梯式水费定价的管理模式,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状况来决定自己的用水计划,从而减少用水费用,提升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3]。
3.2建立并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
有关部门在进行农业灌溉管理时,要建立科学、合理、健全的管理体制,强化对农业灌溉工作的控制。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中,对按照“计划供水、分段计量、合理调配”的基本原则来进行管理工作,并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职责范围进行了规定。与此同时,在对农田水利灌溉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坚持“先付款,后供水”的管理原则,防止出现“关系水、人情水”等问题,禁止转移或隐藏用水,禁止以权谋私及擅自削减用水等违法行为。
3.3加强农业灌溉的财政投资
有关部门要强化对资金的控制,采用融资或招商引资的方法,扩大筹资渠道,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推动耕地灌溉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保证资金的分配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另外,有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募集、借贷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从而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3.4加强宣传,提升农民的参与意识
农民是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最大受益者,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他们对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意义有足够的了解,让他们更好地参加到有关工作当中,从而保证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宣传的时候,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需要建立一个宣传部门,不定时地到乡村进行相关的知识普及,将最新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引入到乡村,并对农户们所提的各种问题进行现场回答,以保证农田水利灌溉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此外,农业灌溉管理部门还需要对乡村进行调查,以掌握各区域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从而决定农业灌溉的最优时间,并与农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以防止因灌溉不够及时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农田灌区的科学管理,是保证农田水分高效、持续地开发和使用的重要环节。目前,某些区域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许多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经费不足、新技术和新装备缺乏等问题。为此,需要采取一种更加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增加对农业灌溉的资金投入,并增加对农业灌溉的宣传,提高农户的参与意识,从而使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工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建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质量管理的路径探索[J].南方农机,2023,54(08):167-169+176.
[2]吴春帮.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6):96-98.DOI:10.15979/j.cnki.cn62-1057/s.2022.16.032.
[3]王雪梅.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有效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5):95-97.DOI:10.15979/j.cnki.cn62-1057/s.2022.15.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