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隐患;
正文
引言: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作为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施工设备,具有数量多、种类多、价值高等特点,对于工程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问题,给工程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问题。本文就基于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1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重要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投入,可以说机械设备的投入程度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都会按照“谁使用、谁保养”的原则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这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施工成本,还可以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对于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建筑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1.2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方法不够科学有效。其次,由于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导致有些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得到有效地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最后,由于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导致责任划分不清。
二、安全隐患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影响
2.1 安全隐患的定义和分类
安全隐患是指由于人们的疏忽或过失而造成的,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潜在危险。安全隐患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物的不安全状态:指机械设备本身存在的缺陷和隐患,如机械设备使用前未进行必要的检查、未按规定进行检测和维护保养、机械设备存在质量缺陷等;人的不安全行为:指工作人员由于思想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违反操作规程或违规作业,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如不戴安全帽、登高作业时未系安全带等。对于机械设备本身的缺陷和隐患,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消除,而对于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则需要在事后进行整改。
2.2 安全隐患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影响
安全隐患的存在,会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极大地影响,从而增加了项目成本。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使用时间较长、零部件磨损严重、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等因素而出现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使用该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不仅会使该设备的寿命大幅缩短,而且还可能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损坏,进而影响建筑施工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管理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2.1 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如高处坠落、触电等,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从而降低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损坏率。此外,由于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和相关规定,并对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2.2 设备损坏和停工的风险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损坏不仅会对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而且还会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在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避免设备损坏和停工的风险。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设备运行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出现安全隐患的设备,必须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对于已经出现严重安全隐患的设备,必须及时进行报废处理。此外,在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管理过程中,还应该要制定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机械设备损坏和停工风险。
三、建立基于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模型
3.1 模型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基础上,通过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构建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同时,要遵循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原则,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各阶段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一个基于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模型。同时,要注重模型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统一,对模型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最后,要结合当前我国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对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使模型能够更加完善、有效。
3.2 模型的关键要素和指标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模型中最关键的要素包括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设备使用和维修养护等五个方面,因此在该模型中,有两个关键指标:设备管理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设备档案、设备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该指标的优化,能够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隐患问题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人员培训、技术人员素质和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书等方面。
结语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很强的工作,对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重视对设备的科学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不断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慧,王婷婷,程学北.建筑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探究[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24,37(04):131-133.DOI:10.13824/j.cnki.cmtm.2024.04.045.
[2]杨佳伟,蒲俊,吕作龙,等.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件技术研究与应用[J].建筑机械化,2024,45(09):157-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