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检测主要技术发展特点探索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刘忠

深圳市港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

建筑工程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为人民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起步发展较晚,是一种新型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因此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深入研究,优化和完善检测技术水平。基于此,本文通过某工程实例,对建筑工程主要技术发展特点展开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特点

正文


1 引言

建筑工程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住宅、办公楼、同时园林景观等不同种类的建筑同样属于建筑工程,工程竣工后通常需要使用工程检测技术,其主要目的在于评估工程质量,物理性能是否符合标准,并且全面分析相关数据,判断建筑结构是否出现变化。建筑的质量和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完工后的建筑工程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迅速,类型也越来越多,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有助于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2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一大趋势下,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建筑工程数目越来越多,这也为工程的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检测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紫竹妖目的为确保建筑工程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建筑工程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性能以及建筑承载能力等的检测,该项技术的类型繁多,但是因为我国检测技术起步发展事件较晚,很多检测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且尚且还没有一个关于建筑工程检测的统一标准规范,这也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我多诸多建筑工程的广泛应用,并且为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相关技术人员急需改善和优化现有检测技术,弥补缺陷,解决问题,采取有效地解决措施。总体来说,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研究成果,但是未来仍需要不断提高检测水平,特别是需要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3 工程检测实例

3.1 工程实例

某办公楼建于2020年,结构为6层错层式砖混结构,东西长度和南北长度分别为56.31m18.02m,层高2.70m,基底标高-4.600m,地基承载力160kPa。该工程根据8度抗震设防,每层均设置圈梁,外墙四角步,内外墙交界位置和纵横墙交接位置具有构造柱,同圈梁相交,该办公楼所使用的材料为C20混凝土、水泥砂浆及混合砂浆。

3.2 回弹法检测

使用回弹法完成检测,按照回弹法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将10个检测区域设置在待检测结构构件上,将其大小设置为0.04m2。在每一个检测区域分别测取16个回弹值,并得出其碳化深度之。分别消除3个最大值和最小值,平均其余10个回弹值,根据回弹值的平均值及碳化深度值得出强度换算至,将其最小值作为构件强度推定值。并且还需要钻取混凝土芯样完成修正。根据测试结果可知第5层轴顶板的强度为12.9MPa,未达到设计要求,其余混凝土强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使用回弹法还能够检测砖砌体中砌筑砂浆的抗压强

度,将10个检测区域分布在试样单位上,最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承重墙作为测量区域,通常情况下检测区域的大小应为0.2m2~0.3m2。每一盒测量区域弹击12 点,每一个测点连续弹击3~4次,记录最后一次回弹值。测取碳化深度值。根据检测结果可知砌体灰缝的砂浆强度高于设计强度,变异系数不足25%,因此砂浆具有良好的匀质性,能够满足设计需求。

3.3 红外热像技术

红外检测技术指的是通过红外辐射检测建筑工程的一种新型技术,该项技术的主要原因为处于绝对零度环境下的物质会发生分子运动,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则会辐射出红外线,如果物

质内部具有缺陷,那么其表征则会导致热传导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物质表面温度具有一定的差异,使用红外线检测设备能够明确物质的缺陷位置,目前建筑工程中多选择红外热像检测仪。该工程同样适用该设备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可知墙体存在渗漏情况。除此之外,该项技术还可以用于墙体剥落、房屋保温气密性以及火灾混凝土损伤情况等的检测。

3.4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上文提及现如今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建筑工程的广泛应用,其中超声无损技术便是一项应用十分广泛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被应用于岩石抗压强度的监测,进而对岩石的性质展开评

估。其主要原理为:超声波在传输时需要遵循波的传播规律,在检测路面的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将超声波发射到材料介质中,在反射波及相关技术的辅助下,对路面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在检测路面的过程中,将传感器设立在检测区域的不同位置,基于对超声波传播时间、速度及位移变化情况等合理计算其波速,波速及介质的参数同材料的弹性、抗压强度及折压能力关系密切,同样使用超声无损检测技术还能够及时发现介质存在的缺陷。该工程使用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通过检测可知路面存在一定的损耗,抗压性能不佳。

3.5 频谱分析检测技术

频谱分析检测技术主要是基于不同建筑工程介质中传播表面波的频率。将一个垂直力作用于路面上,这样便能够形成一个振源,并将其作为中心顺沿地表深度向四周扩散,对力锤重量

进行调整或者使用不同的锤头能够得到具有多种频率成分的瑞雷面波信号,在不同检测区域安放传感器能够检测波传播频率,通过相关分析技术便能够有效测定不同深度分层介质力学的参数。

3.6 雷达检测技术

该项技术是一项新型建筑工程检测技术,通过高频电磁波对地下结构体进行探测,适用于路面质量的监测、地下管线检测以及岩溶地质勘探等方面,同时还能够对建筑工程内部结构进

行有效检测,能够检测建筑工程内部复杂的组件,具有极强的穿跳投能力并且能够对混凝土的脱粘及裂缝分层进行无接触检测,优势明显。同时该项技术也是当下建筑工程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对混凝土内部进行有效判断,查看其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并且基于雷达波检测技术及雷达发射功能,检测人员能够通过发射的具体方向以及微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混凝土内部异常情况。并且检测人员还可以通过微波接收信号的情况,对混凝土内部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对建筑物质量、地质结构、混凝土缺陷等方面检测的广泛应用。该工程中使用雷达检测技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全面检测,发现5层轴顶板的强度较低,混凝土强度未能满足实际要求,存在一定的缺陷。

4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未来发展前景

现如今我国科技发展寻思,检测技术的种类越来越多,并且无损检测技术逐渐成为主流,适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建筑工程的广泛青睐主要原因在于该项技术方

法不会破坏建筑结构,并且适用范围广。当下关于检测技术的研究仍在继续,不断推动着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加大研究力度,有效结合理论和实践能够更好地提高技术水平。并且当下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也为检测技术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为了能够解决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企业方面需要选购合理地设备,确保工程检测的质量,完善相关标准规范,提高检测水平。

5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传统检测技术应无法满足建筑工程检测的要求,无损检测技术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检测中能够保留建筑结构的完整性,评估施工质量。同时在检测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合理地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韩炜洁.强震灾害后建筑修复工程施工场地稳定性检测方法研究[J].灾害学,2020(2):44~47.

[2] 夏传江.进行建筑工程检测的必要性及工程检测要点分析[J].砖瓦世界,2020(14):139.

[3] 吴园平,李汇丽,王世淼,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探微[J].砖瓦世界,2020(16):101.

[4] 张国强.试论钻孔抽芯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的实践运用[J].四川水泥,2020(7):345+338.

[5] 邢慧颖.影响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相关因素与防范策略分析[J].砖瓦世界,2020(14):15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