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徐根茂

浏阳市教育局 410300

摘要

为了提升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效果,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文中先分析了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重点,之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包括准确、熟练把握工作依据;明确施工范围;健全预结算审核管理体系;审核不合理的预算方案;注重工程量虚报审核;加强费用虚设审核;加强材料价格控制,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正文


    预结算审核属于建设工程项目造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工作效果关系到工程的建设成本。为了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工程管理和预结算审核,采取合理的审核措施和方法,确保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1、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重点

    在审核中需要把握工作重点(如图1所示)。

图片9.png 

1 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重点内容

    第一,工程量审核。这是审核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工程量审核包括造价预算以及造价结算的工程量审核,审核阶段不一样,工作重点也存在差异。比如,在造价预算工程量审核中,就需要基于设计图纸基础上,将其和工程环境相统一,开展审核工作。在这一阶段审核工作中要以合同为主,确保审核准确性。其次,造价结算工程量审核比较繁杂,这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审核中增加了负误差以及正误差的审核概念[1]。正误差就是在工程建设中,施工量少于预算工程量,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预算中产生误差,或是计算工程量时未依据具体标准实施。而负误差就是实际工程量比预算工程量多,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预算中产生计算范围的差距,或是建设中产生设计变更。通常预算阶段的误差允许范围在3%-5%内,在概算中的误差范围是5%-10%。因此,在工程量审核中,需要基于事实基础上,通过计算工程数量、预先调查等方式,提升工作的准确性。第二,材料费用审核。这也是审核工作中的重点,要想提升材料费用审核的效果,就需要先清楚材料使用量。审核人员在审核时,需要依据工程量大小,计算材料使用量,并在计算时结合经验,把用量材料套用到工程量公式中。第三,竣工结算审核。工程施工结束后,审核人员需要清算工程的费用和价款,并编制技术文件。在这方面的审核中,要把握好几个重点:首先,在工程审查以及验收中,结算人员应该保证项目数量都是准确的,不要产生重复审核以及漏项的问题。其次,验收相关清单项目,将清单核算和财务进行结合,明确和记录清单中的相关内容。在计算承包总价时,需要依据合同,若是其中缺乏调价的内容,就要依据合同内容实施核算。除此之外,在结算工资时,也要按照施工前签订的条款,反复核对工资,不要产生错误[2]

2、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重视度。很多企业对这项工作都缺乏重视程度,没有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同时用精准的造价预估方式控制成本的能力,并未全面意识到其对建筑成本的影响,导致最终项目利益受到消极影响。还有的企业为了利润,不考虑建筑品质和人们的生活需求,这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都造成了消极影响。第二,人员能力不足。企业中的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较低,专业性不足,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无法确保预算结果的准确性。还有一些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业务能力有限,导致预算结果和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建筑资金链,导致企业损失严重。要想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工作的效果。第三,工作要求不健全。国内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在行业监管方面还不健全,法律法规方面并未做出严格的规定,这也让一些企业对审核工作缺乏重视[3]。现阶段企业建筑工作中并未形成系统的审核体系,对审核工作的开展具有不利影响。因此,有关政府部门就需要注重造价预结算审核,对有关政策进行完善,构建健全的监管标准,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指导。第四,计量材料取得不及时。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中,材料计量对行业标准而言很低。随着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施工中也涌入了很多新的材料,对材料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新材料的价格,并没有清楚的标价。此外,一些材料价格是有关机构制定的,使得工程实际建设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给造价预结算审核带去了消极的影响[4]

3、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策略

    3.1准确、熟练把握工作依据

    第一,熟练的掌握预算审核依据。为了更好的落实预算审核工作,人员在工作前需要熟练的掌握工作依据。首先,参与设计方案编制,掌握设计意图,了解设计文件;其次,参与招标方案编制,掌握招标重点,熟悉掌握招标文件;再次,收集和项目有关的计价依据及办法、地方造价机构颁发的造价信息、主材和设备价格等;最后,勘察工程的现场,比较招标、设计文件和现场的情况,注重和招标与设计人员的交流。第二,熟练掌握结算审核依据。在结算审核开始前,人员要加强送审材料的清点以及接收。首先,编制结算材料接收清单,确定收集材料的范围。其次,对于收集范围内的所有材料,依据按照类型进行清点,同时核对资料的编号连续性。再次,逐项核对有关资料的签章、签字手续。第四,核对变更材料内容的可靠性、完整性。最后,了解施工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内容,如价款调整、合同模式等[5]

    3.2明确施工范围

    建设工程施工内容较多,包含很多的专业,要想提升预结算审核的精确性,就要做到几点:第一,先清楚施工范围,对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为造价的核算提供依据。第二,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设计方案中的内容实施核算,如人员数量、机械设备、材料数量等,合理的对成本进行估算。第三,整合相关的统计数据实施核算,明确划分工作范围和内容,细化审核工作。先清楚施工造价范围,之后再开展核算工作,除了能够提升审核工作的效率,还能够减少错误的几率,提升审核工作的质量[6]

    3.3健全预结算审核管理体系

    为了促进预结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就需要制定完善的预结算审核管理体系。在审核预结算时,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对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应该提升对该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依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预结算审核工作要求,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升其科学性及合理性。同时还应该配置合理的奖惩体系,将管理机制的落实情况和人员的利益进行结合,进而让管理机制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让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可以清楚造价成本目标、成本控制对象等等,科学的减少施工成本。在建立预结算制度时,需要重视招投标文件审核、成本计算以及工程量计算等等,依据国家有关的政策落实工作,提升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3.4审核不合理的预算方案

    现阶段,不断有新的工艺产生,若是在施工中合理的运用,就可以提升施工的效率,减少物力以及人力,例如,纳米技术可取代钢筋,且成本较低。新技术的运用可减少工程成本,然而还有部分企业在设计规划方案时,仍运用之前的固定金额计算预算,导致预算不合理,这就需要审核人员提升重视程度,加强对不合理方案的审核。

    3.5注重工程量虚报审核

    部分施工企业存在虚报的问题,这是预结算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使得工程量与审核计算的工程量不一致。例如部分嵌合物的运用情况,每面墙嵌合物都要两面实施,工程师在计算中却忽视了一面,导致错误问题,在施工中使用量与预备数量存在较大差异。还有人出于获取利益的目的,制定虚假的报备计划,审核人员要注重这些可能产生的问题,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

    3.6加强费用虚设审核

    施工费用虚设是预结算中常见的一种问题,这会导致施工成本提升,因此,审核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提升重视,深度调查及研究费用虚设问题,进而预先制定防范对策,以便产生问题后可以及时的解决。比如在工程施工中,报备中写了很多的材料,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并没有用到所有的材料,甚至是现场缺乏一些材料,还有在报备中填写了设备,而施工中并未使用这些设备。除了材料和设备虚报之外,还有人员劳务费虚报的问题,例如一些项目要求白天施工,然而企业却将这些项目写入夜间施工中,增加了劳务费用,而工人拿到的只是白天加班的工资。因为虚报费用的问题,导致工程增加了一些虚有的费用,还有一些人从中牟利,这些都不利于工程整体的造价控制,因此,审核人员在工作中就需要加大对费用虚设问题的审核力度。

    3.7加强材料价格控制

    在控制造价预结算时,材料费用在造价中占据的比例很大,因此,材料费用的控制十分重要。对此,在对材料价格实施审核的过程中,就需要注重几方面的内容:首先,依据施工图纸,全面的对材料的相关方面实施审查,包括规格、型号、数量;其次,结合当地施工文件,有效的明确材料的价格;再次,在对材料价格实施审核中,需要依据现阶段市场价格开展,注意查看材料费中有没有涵盖采保费及运杂费。最后,在审核大型建筑工程材料价格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施工进度实施审核,这是由于大型项目的施工时间较长,材料价格的变化较大,只有及时的做好审核工作,才能更好的把控材料成本。

    3.8加强造价全过程的监管

    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加强全过程的造价监管,这就要求工作中不能只是给出一个预算总金额,还需要给出各项施工环节的预算估算。在项目建设中,要依据预算结果选择材料以及施工,加大监督工作的力度,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减少成本。建筑工程建设中,会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出现一些无法控制的变化,因此,在各预估环节,就需要思考到突发情况的可能,在审核工作中合理的增加一些预算金额,避免在施工中出现无法控制的问题。在施工阶段,要尽量依据预估方案实施采购。对人工以及材料成本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监管要注意时间的掌握,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性,处理好成本和质量、进度之间的关系。企业要注重组织核算人员进行培训(如图2所示),不断的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确保工作的效果。

图片10.png 

2 培训活动现场

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建筑行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建设工程项目开展中,预结算审核具有重要的意义,落实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提高项目效益。因此,应该引起重视,认真分析实践中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优化造价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温芯星.浅析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21(27):179-180.

[2]曾晓润.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四川水泥,2020(04):224.

[3]郑云龙.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四川水泥,2019(11):223.

[4]范宁.浅析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7(06):140.

[5]魏园园.论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13):138-139.

[6]庞中学.浅析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6(05):1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