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的协调与整合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张雅妹

武威市自然资源局 宁夏石嘴山 7330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其中,建立统一的城市用地管理标准、按需限制城市建设规模是建筑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协调的重要措施;加强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和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空间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协调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建筑规划;国土资源管理;空间规划

正文

引言: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之间的协调与整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筑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的协调和整合只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才能实现城市十分健康地发展。

一、 建筑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的协调

(一)建立统一的城市用地管理标准

建立统一的城市用地管理标准是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的协调的重要措施。实现统一城市用地管理标准有助于规范土地利用和规划实施,提升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一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其能够实现城市建设与国土资源的协调利用。通过统筹考虑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土地、水资源等各项资源的供需状况,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能够合理布局城市发展的空间范围和方向,以确保城市建设与国土资源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这包括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和保护用地的比例,调控城市扩张的速度和方向,合理规划土地的功能区划,以实现城市发展与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是定期检查用地分配和规划实施情况。城市用地的规划、分配、使用和管理应当遵循透明、公开、公正的原则。对于已分配的土地,需要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推动规划实施和土地使用达到最优效果。如果发现有违规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向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保障城市用地的合法性、保护性和科学性。

三是优化土地管理政策,强化绿地、耕地保护。优化土地管理政策,是城市用地管理的重点内容。要实现不断优化土地管理政策,需要探索社会化管理、市场化管理、法制化管理等多种可行的管理模式,维护土地和环境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土地保护意识和战略思维,积极推动绿化和耕地保护,利用土地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

(二)按需限制城市建设规模

城市人口和经济之间的紧密关系导致城市扩张和建设规模快速增长,为了控制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的需求,必须按需限制城市建设规模。

具体而言,按需限制城市建设规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城市建设总量控制指标。通过制定城市建设总量控制指标,合理规划城市的建设规模和节约用地,完善城市用地管理标准[1]。同时,可根据经济和人口发展情况,调整城市建设总量控制指标,保证控制指标的适切性。

第二土地用途管制可以确保不同土地用途的协调和平衡。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的不同需求和用途如商业、住宅、工业等需要得到合理的规划和调控。通过制定土地用途管制政策和规划,可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不同土地用途之间的协调。例如,将商业区与住宅区合理划分,避免商业活动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同时鼓励混合用途区域的发展,使城市更加便利和宜居。

第三,将城市建设规模与城市资源融合度挂钩。建设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城市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为此,可以根据城市资源融合度制定相应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和配置资源,以达到合理利用和最大化效益的目的。

,细化建设指标,优化建造的品质和效益。城市建设的数量与质量应相互促进。细化建设指标,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通过加强建筑品质的管理和提高建筑质量 ,可促进城市建设的高效、稳定和健康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在城市化管理中,城市建设规模得到了把控,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地的消耗,降低城市不必要的建设,还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实施质量,确保城市的健康发展。同时,城市管理者还应注重宣传与引导,提高公众的认知度,促进公民自发行使环保和城市发展责任,这样可以保证城市整体建设的可持续性和多元化发展。

二、 空间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的协调

(一)加强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

加强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空间开发总体规划。空间开发总体规划是城市空间规划的基础和顶层设计,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在制定空间开发总体规划时,需要全面了解城市的基本情况和资源条件,并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需求,结合城市规划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总体框架和空间开发总体规划。

2.研究评估土地利用潜力和空间条件。土地利用潜力和空间条件是制定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城市的空间规划,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对可开发和可利用城市空间的情况进行考量,制定合理的空间开发计划和措施,并对城市建设的后期发展和改造提出规划前瞻性的建设思路。

3.修筑城市管控语言,减少乱搞建设。诸如发达城市对其建筑规划和发展的细节进行严格管控,通过制定安全标准、规范实施、质量检查等手段,保障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2]。同样,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空间规划而言,要引导、鼓励并落实有关控制性总体规划,通过掌握最低使用标准,维护公共和集体资源的合理使用,使城市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和公共资源的持续性。

(二)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空间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协调的重要方面之一。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要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实践:

第一,修筑立体交通网络,缓解拥堵。城市交通状况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合理规划交通空间布局,缓解交通拥堵,对城市居民居住环境和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优化空间配置,保障土地利用的有效性。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能够充分保障土地利用效果。优化空间配置主要涉及城市用地的控制和分配,保障各项建设规划的合理实施。

第三,通过市政工程开发前瞻性研究,避免空间浪费。在城市化进程中,市政工程建设是不可避免的任务,但是,其过度消耗土地资源,浪费空间,极大地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进行前瞻性的研究,避免市政工程建设过度浪费土地资源,保障空间资源的可持续配置。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的协调与整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建立统一的城市用地管理标准、按需限制城市建设规模、加强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措施,才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需要充分认识到各方面之间协调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城市化进程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琳,陈龙乾.建筑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J].建筑结构,2023,53(08):180.

[2]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环境(2018-2019)Ⅱ[J].建筑设计管理,2020,37(10):25-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