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及其控制
摘要
关键词
EPC模式;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控制
正文
引言
在EPC模式下,造价成本管理人员应当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进行有效管理,有效调整建筑工程造价的各个因素。对于工程总承包企业来讲,需要大力推进并完善EPC模式的应用,并且将EPC模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有效调整管理细节,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为项目创造更大的效益。
1EPC概述
EPC总承包模式,指的是总承包单位从建设方承担工程项目后,负责承揽整个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并全面负责把控项目建设质量、安全、进度和造价等,最终向建设方提交一个竣工验收符合合同约定、满足使用要求的合格建设工程。在EPC总承包模式中,需要深入剖析造价的影响,进而落实好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如果设计方案无法达到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那么后期就会形成更严重的资金浪费。设计中还需注意设计变更问题,设计变更往往会延长施工周期,同时加大成本控制风险。因此,采用EPC模式需处理好设计、施工间的关系。
2EPC模式下建设项目工程存在的造价风险
2.1施工地形较为复杂,设计项目缺乏专业的管理手段
因EPC项目承包方式的特殊性,其所有实施阶段工作内容均归属到承包方当中。当下大部分项目现场情况较为复杂,建设方在进行前期决策过程中也通常仅考虑理想状态,实际上前期策划方案可能存在与现场地理环境不一致的问题。例如较为复杂的地形地貌,现场场地整体标高不一致,或存在地下水和自然积水的影响,或因土体土质的不良导致整体承载力不够等。无论是哪种问题所导致的前期地形问题,其均会影响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一方面为了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需要进行场地平整等工作;另一方面当现场地形情况较为复杂时,水电保障、进场运输等费用会上升。此外由于各个项目的实际条件不同,根据现场地形情况,此费用难以进行预估,若地形复杂,则综合管理的难度更大。
2.2设计方案暂未敲定,引发造价成本管控不力
设计决策的一系列工作内容是影响建筑造价的主要因素,EPC项目将设计工作的内容同样划分给承包方,结合当下行业内常用的招投标形式和总价合同的合约模式,这就要求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就需要承包方进行必要的前期预算,并提出造价管理。显然未开始设计工作就进行造价管理的有关内容是具有明显难度的,而这也是当下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设计方案仍未完善时就需要对项目总价和各个阶段成本投入进行规划,最终极有可能导致明显的数据偏差,甚至造成项目运营亏损的问题发生。
3针对当前建设工程造价风险的应对策略
3.1需实地勘察,并逐步完善工程设计造价风险防范机制
在进行工程项目造价预算方案提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前期准备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实地勘察环节。在项目招投标阶段之前,通过全面的实地勘察,能够了解当下工程项目的现场状态,同时以此为基准制定预算,并按照预算指引的内容开展招投标工作;项目施工工作正式开始之前,通过全面的勘察作业,可了解目前实际情况,以此为基准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以及必要准备工作的开展。通过实地勘察,在进行设计方案出具以及工程施工准备的过程中,都能够考虑到场地情况不同所带来的额外施工影响,从造价管理的角度来看,也可对现场内容更加清晰的了解,并以此为基准进行编制预算,确保后续造价管理具有充分的应用意义,以提高项目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3.2施工设计人员应加强培训,需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
对于工程总承包项目而言,人员自身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显然在EPC工程总承包的模式下,针对人员的能力需求也是更具有综合性的。从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业人员需具备一定的施工管理经验和设计专业知识,在项目前期设计及后续施工的过程中,均按照技术管理的有关内容开展必要的管控工作,充分了解到造价控制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在进行人员选取及团队组建的过程中,也可按照各个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选取具有相关经验和从业资质的人员,主导造价管理的相应工作。从业人员需具备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明确工程项目的设计环节及施工环节都有可能对造价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3.3加快施工图纸的设计进程,明确施工设计建设范围
施工图纸是设计方案的最终体现,上文中也已经简要提及,在施工工作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解读,同时以施工需求为基准进行设计深化工作。为了使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应当加快施工图纸的设计进程,主要是指在开展过程中,要将设计深化工作前置,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节奏,确保各个分项工程均进行了有效的设计方案深化。通过明确工程项目设计建设范围的形式,知悉各个分项工程的具体工程量以及所需要的工程资源类型,并以此为基准进行造价管理方案的完善。
3.4积极调动各部门人员,尽快优化施工图设计方案
加强部门间的协同管理,同样是在进行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的重点问题。必须知悉,对于大型工程项目而言,工程项目的造价影响因素是极为复杂的,在完整的组织架构下,各个工作的负责团队之间也需要积极进行协调,面对工程项目的设计及施工需求,需要做出快速响应。整体协调速度的增加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以此为基础增强项目针对造价风险防范的反应能力,避免因方案解读失误或人员自身能力不足导致的工程造价管控失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优化与工程设计有关的内容也是EPC总承包模式所具有的显著优势,能够按照实际施工需求和现场状况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以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3.5注重设计项目合同细则,制定完善的施工材料采购计划
针对工程项目的总承包而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样会有诸多合约的发起,如机械租赁、资源采购等都需要通过设计相应的合同内容,以此保障项目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工程造价控制的背景之下,注重合同细节的确定也是十分重要,例如可通过约定合同所涵盖内容及各方职责的形式,避免资源供应方未提供相关服务或质量不佳,也可减少应用风险;针对大型工程项目而言,工程材料的采购是分批次进行的,在造价控制核心需求下,通过制定完善的施工材料采购计划,也可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优化,其主要实现途径为按照现场实际需求进行各类资源的统筹,在保障项目资源供应充足,确保项目施工推进的同时减少资源存量,以降低仓储成本,同时避免材料长时间存放造成的质量风险。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经济背景不断变化的时代下,项目造价管理的难度也直线上升,当下对于大型工程项目而言,需要通过细致化的成本管控,才可确保自身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EPC模式能够将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环节整合在一起,并确保其实现有机融合,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有利于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也可减少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造价风险。
参考文献
[1]鱼永芝.EPC模式下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造价控制[J].城市建筑,2021,18(27):190-192.
[2]周婉.EPC模式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防范策略探析[J].居业,2021,No.164(09):104-105.
[3]李帅,王雅荣,张玲.基于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EPC项目管理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No.225(09):72-73.
[4]王先娥.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造价和成本管控[J].中国集体经济,2021,No.683(27):5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