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关键词
房屋建筑,标准化管理,问题,对策
正文
引言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结合科学有效的标准化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文件,对于提高施工建设水平、建设效率具备显著的功效。项目方应当明确各项标准化的管理条款、管理制度,同时建立起标准化的管理架构,实现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问题更加科学合理的控制,减少在施工期间的各类矛盾冲突问题,提高施工管控效率。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的重要课题,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这一课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这主要是因为现代建筑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而且各种工艺技术同时应用于同一建筑结构中,所涉及的专业也更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设备、原材料、人员、气候、环境等都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而质量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管控,采取科学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处理,从而确保证各项施工作业符合设计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材料因素
原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如果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质量问题,或者由于不严格的质量检查,致使不合格的材料流入工地,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会使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出现明显的安全风险。可以说,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管理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不仅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过程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把控,同时还要对原材料在采购、运输、入场、存储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与管理。
2.2管理因素
作为一种隐性因素,管理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存在没有直观的体现,他本身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却又真实存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对于施工操作人员的管理、对于施工进度的管理、对于施工质量的检查、对于资金成本的管理等。通常来说,高效的管理模式能让工程项目质量得到提升,也能在此基础上节约建筑工程的成本,展现出更加优良的管理效果,让工程项目的品质得到升级。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策略
3.1开展全过程、全时段的质量标准控制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期间,应当明确全时段、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标准控制体系、控制机制,在前期项目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以及后续的施工竣工、结算验收等各个环节需明确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关键指标,在图纸会审期间,建设单位需要对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的工作指标进行有效整合,开展全方位的图纸会审,对设计图纸本身存在的缺陷、遗漏的问题进行有效检查,在评审期间强化管理控制,优化细节部分;另外也需要主动开展前期策划,实行质量标准预控管理体系,主动参与到二次深化设计环节,对施工设计中的深度和精细化问题进行严格把控,组织各单位对项目结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评审、评估,施工单位在前期设计期间需要对建筑工程中所涉及的管线安装以及综合布局情况进行有效评估、评判,对管线交叉部位的安装策略进行有效设定、优化,并且与多个单位整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完善技术交底,通过对各细节部分的操作要领进行有效传达,从而提高前期的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
3.2引进标准化的监管机制
所谓标准化的监管机制是指,各主体单位、各机构部门均需要配合监督管理部门所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能够主动参照当前质量管理标准来完成质量控制。相关监管单位在该过程中须开展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活动,在监管期间严格参照工程量清单以及“质量标准化管理检查表”,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化控制工作。相关监理单位还需要参照相关检测表,认真细致地审视组织、设计、管理的标准,完善监管实施方案,同时做好严格把关,对检测、验收进行全方位控制,并且在监管过程中也需要加大监督管控力度,并且推行一套成熟完善的标准化做法,使得本地质量标准化监管工作能够正常合理地进行。在此期间,监理单位也需要连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开展一体化监管,对施工期间的施工单位、个人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有效整治处理,并且赋予相关监理单位相应的人事考核权、评分权,连同多个机构打造标准化的监督管理办法,进而增强监管工作的威慑力,保证监管工作能够正常合理进行。
3.3优化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机制。责任的履行要在管理办法中有明确的体现,不同的施工人员对不同的项目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分级管理中要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实施激励政策,根据施工人员的具体工作表现予以奖惩,以此来增强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工作责任心,规范其施工行为,以确保施工质量。第二,管理人员必须强化管理技能。在管理工作中,要选用技术过硬的施工技术人才,要求其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经过专业技术考核后,才可持证上岗。同时,管理人员要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第三,构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指标体系。建筑企业可依据施工管理情况、施工标准、设计要求等建立规范、标准、科学的施工管理目标,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技术、岗位等要明确要求,突出施工重点,并按照施工的质量目标,制订管理方案,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3.4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1)施工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环节施工作业的质量标准,为质量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并为建筑工程质量优化提供保障。(2)明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流程,将质量控制贯穿工程项目始终,全面做好质量管理。(3)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在施工过程中,上至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下至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明确各岗位质量管理责任,从而保证各岗位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要求落实质量控制工作。(4)完善质量奖惩制度。通过奖惩制度,对质量管理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罚,通过将建筑工程质量与各岗位工作人员薪资待遇挂钩的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措施,也是提高施工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建立科学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审查和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荆新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探究[J].四川建材,2022,48(3):88+90.
[2] 朱安合,高强,冯飞鹏,李莉,王意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0):184-185.
[3] 李志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9(2):69+71.
[4] 宋程亮.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策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2):156.
[5]马俊.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36):115-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