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施工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协同机制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李建国

甘肃公航旅路业有限公司 单位邮编:730000

摘要

在工程领域,工程造价、施工管理与成本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与实现经济效益的三大支柱。随着项目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提高和复杂性的增加,三者之间的协同作业显得尤为重要。施工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与质量,是项目执行的核心环节;而造价与成本管理则贯穿于项目始终,对资源分配与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一套高效的协同机制,将工程造价、施工管理与成本管理紧密融合,不仅能够提升项目执行效率,还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争取利润最大化。本文旨在探讨这一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与实践路径,以期为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工程造价;施工管理;成本管理;协同机制

正文


随着工程行业逐渐步入存量时代,市场发展放缓成为必然趋势,这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这一背景下,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工程造价施工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协同一体化,显得尤为重要。施工管理作为项目实施的直接载体,其进度与质量直接决定项目的整体表现;而造价与成本管理则是全面控制着项目的经济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三者往往存在信息孤岛、责任不清等问题,导致协同效率不高。因此,深入研究工程造价、施工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协同机制,打破壁垒,促进信息共享与责任共担,对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造价、施工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协同机制构建重要性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传统的单一管理模式已显现出明显局限性,难以满足当下工程管理对于高效、协同与精细化的要求。工程造价确保项目经济利润的基础,施工管理项目实现经济利润的核心环节成本管理达成经济利润的保障工程造价、施工管理与成本管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构建这三者有效协同的机制,已成为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协同机制的构建,首先能够显著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通过协同机制,可以实现工程造价与成本管理的无缝对接,确保施工管理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影响能够同步传递,从而有效避免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

这样,项目管理团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施工管理而造成的工程造价成本变动,进而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协同机制还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高效调度人材机生产要素。通过实时掌握工程进度与资源消耗情况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与资源配置,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闲置浪费。

二、工程造价、施工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协同机制构建路径

(一)精益化施工管理驱动造价与成本协同优化

精益化施工管理作为现代工程管理的重要理念,其核心在于通过持续改进和降低损耗,实现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在推动工程造价与成本协同优化的过程中,精益化施工管理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强调对施工流程的全面梳理和优化,通过识别并消除非增值作业,如窝工、材料浪费及重复施工,来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并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这种管理方式促进了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无缝对接,确保了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共享,有效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

精益化施工管理还注重现场管控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精准把控,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符合预定目标,从而减少了因质量问题或进度延误导致的成本超支。此外,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也是确保成本可控关键保障和前提条件标准化作业和持续改进是精益化施工管理的另一大特点。通过制定并执行统一的施工标准和作业规范,可以减少返工和浪费,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持续改进的理念鼓励项目团队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提升施工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寻求工程造价的提升,实现造价与成本的协同优化。

(二)信息化平台整合工程造价施工成本数据链

信息化平台在整合工程造价、施工成本数据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构建协同机制的重要基石。为了确保工程造价、施工成本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是首要任务。这一标准不仅减少了信息孤岛现象,还提高了数据共享的效率,为企业和项目决策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可靠的信息支持。在统一数据标准的基础上,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成为核心环节。借助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一个集成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它涵盖了项目造价管理、施工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多个模块。这一平台使得企业和项目能够实时掌握造价变动、项目进展和成本发生情况,为协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它还促进施工与设计采购劳务相关方的紧密合作,优化供应链管理,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上的数据资源建立信息库,强化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并利用这些分析结果指导工程造价调整、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成本控制的实施。这不仅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为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一定程度及时预警潜在风险。

(三)目标成本责任制下的多方协同管控机制

目标成本责任制作为一种高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其核心在于设定清晰明确的目标成本,并将这些目标成本细化分解至各个责任主体,从而实现成本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面管控。在构建协同机制的过程中,我们应紧密围绕目标成本责任制,着力构建一个多方共同参与、协同作战的成本管控体系。此体系的关键在于明确目标成本的责任体系,即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合同条款,科学合理地设定总目标成本以及分阶段的目标成本。随后,我们需要将这些目标成本进一步细化,分解到人工、材料、机械等各项生产要素上,并贯穿于从选用到使用的整个流程中,确保每个环节的责任都清晰明了,流程透明可追溯。为了有效推进这一体系,我们还应定期举行生产经营分析会议,通过会议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与组织协调,确保项目管控措施得以有效落实

同时,实施动态成本控制是重要保障。项目执行中,需定期对比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及时发现偏差并纠正。根据工程量变化价格波动等因素动态调整目标成本和控制策略,确保成本可控。此外,建立成本考核与激励机制,对成本控制成效显著的责任主体给予奖励,激发各方积极性和创造,共同实现项目成本的优化和控制,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争取最大化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施工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协同机制是确保工程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通过构建科学的协同框架、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可以显著提升造价合理性项目执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成本,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持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工程造价施工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协同机制将更加完善,为工程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林霖.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探析[J].汽车周刊,2024,(06):178-180.

[2]赵元平.工程预算在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中的运用[J].大众标准化,2023,(08):151-153.

[3]李颖.公路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21):47-49.

[4]王世东.公路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策略研究[J].居舍,2022,(04):133-135.

[5]张柏玲.公路造价预算及成本预测的有效措施[J].交通世界,2021,(19):161-162.DOI:10.16248/j.cnki.11-3723/u.2021.19.0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