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干部管理模式探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池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邮编0240676)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干部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管理模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下企业干部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通过分析当前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干部管理策略,以期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时期;企业干部;管理模式;探究

正文


企业干部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在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及流动等方面对干部进行管理的系统化方法。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侧重于经验传承与等级制度,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员工多元化需求。因此,探索符合新时代特征的企业干部管理模式,对于激发干部潜能、增强组织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企业干部管理模式的挑战

1.单一化选拔机制

当前,许多企业在干部选拔上仍依赖于传统的“论资排辈”或“领导意志”,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多元化的选拔渠道,导致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干部队伍活力不足。

2.忽视个性化发展

在培养过程中,部分企业忽视干部的个人特长和职业发展规划,采用“一刀切”的培训方式,难以满足干部个性化成长需求,影响了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3.考核体系不完善

考核是干部管理的重要环节,但现有考核体系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短期业绩轻长期发展,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难以准确反映干部的真实能力和贡献。

4.激励机制僵化

激励机制的僵化主要体现在薪酬分配、晋升通道等方面。传统的“铁饭碗”和“论资排辈”思想束缚了干部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难以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二、新时期企业干部管理模式的变革趋势

1.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发展

新时期的企业干部管理应更加注重干部的个性化需求与职业发展,通过定制化培训计划、灵活的工作安排及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目标的双赢。

2.强化绩效导向,实施精准管理

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将干部的工作成果与绩效紧密挂钩,实现精准激励与约束。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干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3.推动组织扁平化,增强团队协作

通过减少管理层级、优化组织结构,推动组织向扁平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决策效率。同时,强化跨部门、跨领域的团队协作,促进知识共享与资源整合,形成强大的组织合力。

三、新时期企业干部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1.构建多元化选拔机制

企业应打破传统界限,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内部推荐等多种渠道广泛吸纳人才,确保干部队伍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在选拔机制中,首先需要明确选拔标准和程序,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面试、笔试、能力测试、绩效考核等,以全面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潜力。同时,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评估工具,发掘现有员工中可能被忽视的潜在力量,并适时将他们调动到关键岗位。推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常态化,采用“公开选拔”、“公开提名、多轮推荐、差额选拔”、“多轮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等选拔方式,变原来的“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招聘等方式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建立“多元化”干部储备机制,通过择优比选,拓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选任方式。例如,通过单位推荐、组织遴选、专项考察、统筹比选等方式,精准掌握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名单,并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和紧缺专业年轻干部信息库。构建多层次的人才梯队结构,包括高素质创新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和高水平操作人才。通过定期组织职工推荐后备干部活动,并通过长期坚持,充分发挥下属单位的作用。在干部管理工作中要加大基础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干部任用条例、干部人事制度等,让干部选拔制度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消除员工对这些政策产生的质疑。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一个科学、公平、透明且高效的多元化选拔机制,从而吸引和保留具备关键技能与潜力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2.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

管理者需要与员工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职业发展目标、兴趣爱好、潜在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这一步骤是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基础,有助于确保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员工的个人特点和职业发展规划,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这包括培训课程、实践项目等。培训内容应根据企业需求和员工特点进行定制,以满足不同员工的个性化需求。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如在线培训、视频培训、互动式培训等,以更好地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这些形式可以增强员工的学习体验和参与感。通过整合企业内外的培训资源,推进实施分层次、分类型精准培训。例如,可以利用高校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新知识新技能等培训。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交流机制,为干部提供多样化的工作体验和岗位轮换机会,拓宽其视野和知识面,增强其综合素质。基于全面人才画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能力和需求,进而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规划和培训措施。这包括职业路径、职责范围、薪酬待遇等,从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培养过程中,应定期评估培训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将干部教育培训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通过认真收集梳理各部门、各领域的培训需求和干部个人培训需求,为年轻干部“量身定制”培训计划。这样企业可以实现干部管理模式的创新,并有效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从而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3.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差异化激励。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差异化激励,将市场化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要细化考核内容,根据不同干部的职责和工作特点,合理设置可衡量、可比较、能定责、可追责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应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确保全面评价干部的工作表现。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采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和任期考核等多种方式,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可以引入体验、模拟、案例等教学模式,提高干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要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促进干部改进提高。考核结果应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透明性。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差异化激励,对于优秀干部给予晋升职级、加薪奖金、培训发展等正向激励;对于不合格的干部采取扣减绩效、降职、免职等约束措施。这种差异化激励能够最大化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进而释放组织活力。构建多元化的激励模式,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如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特殊贡献奖金等;精神激励如职业发展空间、荣誉表彰等。通过全方位的激励措施,满足不同干部的需求,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制定明确的激励制度执行细则,细化激励标准和程序,确保制度在操作层面无歧义、可执行。同时,加强激励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权威性和执行力。通过提供培训发展机会和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留住优秀人才。新时期企业干部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更好地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从而提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总而言之,新时期下,企业干部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构建多元化选拔机制、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企业应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员工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干部管理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企业干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杨芳.中外企业文化,2022

[2] 提高企业干部管理水平的思考和建议. 孙琳.航天工业管理,2018

[3] 新时期企业干部管理工作探讨. 毕涛.办公室业务,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