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李明军

(珠海市红海幕墙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

虽然近年来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得到了行业内广泛关注和研究,各种管理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如何更准确地进行造价预结算,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施工成本管理,仍然是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当前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优化预结算与成本管理提升项目效益,已经成为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深入分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二者的关联性,研究如何通过改善造价预结算来优化施工成本管理


关键词

造价预结算;施工成本管理;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体系

正文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其质量不仅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影响到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完成。造价预结算是基于工程量清单的工程成本核算,通过预估和预控工程成本,以合理确定合同价款,达到优化投资、降低成本的目的。而施工成本管理是针对施工过程中各种成本因素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管理,以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两者虽然工作重点不同,但都是对工程成本的管理,都以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为目标。

一、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理论与方法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是一个核心的、多层次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涉及到建筑工程全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因素,通过预先核算,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依据。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预结算要根据工程的设计图纸和相关的施工规范,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通过详细计量来确定工程量。(2)预结算要根据确定的工程量,参考市场上的材料、设备和人工价格,以及其他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来预估工程的成本,不仅要考虑到工程的直接成本,还要考虑到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其他的间接费用,如项目管理费用、设计费用、资金成本等[1]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有单项工程费用法、总价包干法和参数法。其中,单项工程费用法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对每一个工种或每一个部分的工程进行详细的成本核算;总价包干法是在对工程的总体规模和特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经验或类似工程的成本,一次性确定工程的总成本;参数法是根据工程的某些参数,如建筑面积、结构形式等,通过参数模型来预测工程的成本[2]

二、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挑战与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性,如大规模、长周期、多专业交叉、复杂环境等,导致施工成本管理的复杂性增加,管理难度提高。工程项目的预算经常出现超支现象,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大型和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成本管理的困难尤为突出。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例如物价波动、汇率变动、政策法规调整等,都可能引起成本预算的误差,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施工成本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在市场环境变化和竞争压力下,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是施工成本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施工成本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成本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但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技术,如何避免技术风险,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也是施工成本管理需要关注的问题。人才和技能方面,由于行业人才的流动性大、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建筑企业在人才和技能方面往往存在不足,如何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如何提高员工的管理技能,也是施工成本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4]

三、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和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效果的策略和建议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预结算与成本管理效能

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升预结算与成本管理效能的关键。具体来说,数字化工具和智能化技术,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都在大大提升预结算与成本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对于大数据分析,其通过深度挖掘海量的市场数据,能够提供对市场趋势和价格波动的精准理解,为预结算和成本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而云计算技术则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和高效协同,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在大量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和关系,能进一步提高预结算和成本控制的精度。此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现代建筑行业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实现工程信息的全面、精确、动态管理,能大大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高度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建立合理的数据管理和使用机制,避免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5]

(二)建立完善的造价预结算和成本管理体系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建立完善的造价预结算和成本管理体系始终是提升预结算与成本管理效果的基础,有效的体系需要包括制度建设、流程设计、人员配置、信息系统等方面。制度建设需要对预结算与成本管理的原则、标准、程序和责任进行明确,以便提供管理的依据和指导,流程设计则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特性、市场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设计出合理的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高效和顺畅[6]。在人员配置方面,要求必须保证预结算与成本管理的专业性和专职性,配备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在信息系统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集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决策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三)提高建筑企业员工对造价预结算和成本管理的认识和技能

建筑企业要对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实现对预结算与成本管理的全面掌握和精准操作,包括了解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基本流程、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等,以及掌握各种预结算和成本控制的工具和技术,使得员工能够对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预结算与成本管理。同时,鉴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预结算与成本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企业还需要对员工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的深入培训,使得员工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术进行预结算和成本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企业还需要设立职业发展通道,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设立绩效奖励机制,对员工在预结算与成本管理中的优秀表现给予物质奖励,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这两个方面都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预结算的准确性、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以及管理体系和技术手段的完善程度等。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管理效果,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方可实现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成本管理的高效、精确、透明,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银合,冯常耕.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探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10):141-143.

[2]李会芳.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施工成本管理的相关探讨[J].居业,2023(04):109-111.

[3]王迪.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相关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1):85-87.

[4]郭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02):190-192.

[5]李娜.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J].四川建材,2023,49(01):215-216+224.

[6]魏晨芳.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商讯,2023(01):160-16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