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徐海斌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

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对于保障道路的安全和顺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简析,探讨其中的关键要素和技术措施。介绍了公路桥梁过渡段的定义和作用,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详细讨论了路基和路面的施工技术,包括地基处理、填筑和压实、排水设计和施工等方面。


关键词

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正文

一、引言

公路桥梁过渡段是连接桥梁与普通道路之间的重要部分,起到平稳过渡和缓冲交通流的作用。在公路桥梁工程中,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对于确保道路的安全和顺畅至关重要。然而,过渡段的施工技术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如地基处理、填筑和压实、排水设计等,需要综合考虑工程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等因素。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路桥梁过渡段的定义和作用

(一)公路桥梁过渡段的概念

公路桥梁过渡段是指连接桥梁与普通道路之间的路段,通常包括桥头、桥尾和跨越特殊地质或地物的区域。过渡段的长度和形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是线性过渡段、曲线过渡段或复合过渡段。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设计目的是平稳过渡交通流,确保车辆在从桥梁到普通道路的过渡过程中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公路桥梁过渡段的作用

平稳过渡桥梁与普通道路之间的高度差。由于桥梁的高度通常较大,车辆从桥梁上下来会面临较大的高度差,过渡段可以通过逐渐升高或降低路面,使车辆在垂直方向上的过渡更加平稳,减小车辆的冲击和震动。过渡段提供了车辆的水平转向和纵向调整的空间。在桥梁与普通道路连接处,由于桥梁与道路之间的几何形状和纵向坡度的差异,车辆需要进行水平转向和纵向调整。过渡段的设计可以提供足够的转向半径和调整长度,使车辆能够平稳转向和调整速度,确保行驶安全。过渡段还可以起到缓解交通流的作用。桥梁通常是交通流量较大的区域,而过渡段可以将交通流平稳分布到桥梁和普通道路之间的过渡区域,避免交通流堵塞和拥堵,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三、路基的施工技术

(一)地基处理

在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施工中,地基处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直接影响到路基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

对于软弱地基,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和加密。加固可以采用物理加固方法,如灌浆加固、桩基加固和地基搅拌桩等,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加密则通过填筑和压实工艺,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排水性能。这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填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并进行合理的压实控制来实现。

 

对于存在地面沉降的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地基处理。这可以通过预压和预加固等方法来纠正地面沉降问题。预压是指在地基上施加预压载荷,使地基产生一定的弯曲变形,以改善地基的稳定性。预加固则是指在地基中安装加固设施,如灌注桩、钢板桩和地下连续墙等,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二)填筑和压实

填筑和压实是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填筑是指将合适的填筑材料进行逐层加铺,以达到设计要求的路基高程。填筑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可行性等因素。常见的填筑材料包括天然土、砂土、碎石、砂砾等。填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均匀性和紧实性。均匀性是指填筑材料在路基截面上的分布均匀,避免出现局部高低差和松散区域。紧实质是指填筑材料在填筑过程中的压实效果,以提高填筑材料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压实可以采用振动压实、静压和碾压等方法,根据填筑材料的特性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和工艺。

(三)排水设计和施工

在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施工中,排水设计和施工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确保路基和路面的排水畅通,减少水分对路基稳定性和路面耐久性的影响。排水设计应考虑路基的纵、横向排水。纵向排水是指在过渡段的纵向路面坡度和净高度设置合适的条件,以保证雨水和路面积水快速排除。横向排水则是通过设置适当的横向坡度和排水设施,如排水沟、雨水口和排水管道等,确保路面上的积水能够迅速排除。

四、路面的施工技术

(一)路面结构设计

在公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中,路面结构设计是关键的一环。合理路面结构设计可以确保路面的强度、平整度和耐久性,以满足交通运行和使用要求。

路面结构设计应考虑到交通荷载、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一般而言,路面结构包括基层、底基层、面层和附属设施等部分。基层是路面结构的承载层,底基层是为了均匀分布荷载并提供水平支撑而设置的层,面层则是直接接触车辆和交通荷载的层。

在过渡段的路面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桥梁与普通道路之间的高差和过渡段的长度等因素。过渡段的路面结构应平稳过渡,确保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二)材料选择和加工

材料选择和加工是过渡段路面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路面材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交通荷载、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等因素。常用的路面材料包括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等。

对于沥青混合料,需要选择合适的沥青和骨料,并进行合理的配合比。沥青混合料的加工过程包括烘干、筛选、搅拌和铺设等步骤。烘干是指将骨料进行除尘和除水处理,以提高混合料的质量。筛选则是将不符合要求的骨料进行筛分,以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和质量。搅拌将沥青和骨料进行充分混合,以形成均匀的混合料。最后,将混合料铺设在路面上,并进行压实处理,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并进行合理的配合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工过程包括配料、搅拌和浇筑等步骤。配料是按照设计要求将水泥、骨料和掺合料进行准确的配比。搅拌将配料进行充分混合,以形成均匀的混凝土。最后,将混凝土浇筑在路面上,并进行养护处理,以确保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施工工艺和要点

在过渡段的路面施工中,施工工艺和要点也是至关重要的。施工工艺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施工工艺包括沥青混合料的铺设、压实和养护等过程。铺设时应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和厚度的一致性。压实是指通过振动压实或静压等方法,提高沥青路面的密实度和强度。养护是指在路面铺设完成后进行适当的保养和维护,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包括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和抹光等步骤。浇筑时应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充实性。养护是指在浇筑完成后进行湿养护或化学养护,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耐久性。抹光是指通过机械抹光或人工抹光等方法,使混凝土路面平整光滑。

、结论

在公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中,综合考虑路基和路面的施工技术是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的关键。通过合理处理地基、填筑和压实、设计和施工排水系统等步骤,可以建立坚固稳定的路基,并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和材料,以确保过渡段的耐久性和平稳性。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应注重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技术,并加强施工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公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质量和效果。通过持续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可以不断提高公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技术水平,为交通运输提供更安全、顺畅和可靠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健.基于三维数字建模的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8,18(3), 136-141.

[2]王亮.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2017, 34(6), 178-183.

[3]吴志强王勇黄磊.高速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 2018,35(10), 195-2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