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供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建设用地供后监管;问题;对策
正文
前言
建设用地供后监管是指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对建设用地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管理的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供后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目前建设用地供后监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等。基于此,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建设用地供后监管的效能和水平。
一、建设用地供后监管的重要性
建设用地供后监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建设用地是有限的资源,需要合理规划和利用。监管可以确保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符合规划要求,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维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监管可以确保建设用地的开发过程中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3)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往往涉及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监管可以确保建设用地的开发符合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的需要,避免出现利益输送、腐败等问题,保障社会的整体利益。(4)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如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等。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和制止这些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公平正义[1]。(5)提高建设用地的质量和效益:监管可以对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监督和评估,促使开发者提高建设用地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建设用地供后监管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维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防止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提高建设用地的质量和效益。只有通过监管,才能实现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用地供后监管存在的问题
2.1闲置土地问题
(一)闲置土地的定义:根据《闲置土地处置办法》闲置土地是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
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百分之二十五,中止开发建设满一年的国有建设用地,也可以认定为闲置土地。
(二)闲置土地的影响:闲置土地的存在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首先,闲置土地的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其次,闲置土地容易成为城市的“烂尾工程”,给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此外,闲置土地还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藏身之地,增加治安隐患。
2.2低效用地问题
(一)低效用地的定义:低效用地是指在建设用地供后阶段,由于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这些土地可能存在闲置、空置、未充分利用等情况,无法实现其最大潜力和价值[2]。
(二)低效用地的影响: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无法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增加城市扩张的需求,导致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消耗;低效用地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导致城市功能的缺失和不平衡发展;低效用地的开发和利用不当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三、建设用地供后监管的对策分析
3.1闲置土地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土地利用监管: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监管力度,确保土地按照规划用途进行合理利用。建立健全土地利用监管制度,加强对土地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闲置土地问题。加强对土地出让合同的履约监管,对未按规定时间开发利用的土地进行追责和处罚。
(二)推动土地流转和再利用:鼓励土地流转,促进闲置土地的再利用。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提供土地流转的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引导土地资源向效益较高的领域和企业流转。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支持,降低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鼓励土地流转的主体参与。
(三)加强土地用途变更管理:加强对土地用途变更的管理,确保土地用途变更符合规划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土地用途变更审批制度,加强对土地用途变更申请的审核和监督,严格控制非法用地和乱用土地的行为。加强对土地用途变更后的监管,确保土地按照变更后的用途进行合理利用。
3.2低效用地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各类建设用地的分布范围和比例,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效用地的出现;鼓励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例如,推广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利用等方式,增加土地使用密度;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土地整理、流转等方式,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加强土地规划和设计: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相一致;引入先进的土地利用评估技术和方法,对土地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布局;加强土地利用设计的细化和精确性,确保土地利用设计符合实际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3]。
(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广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鼓励合理用地,避免浪费和低效用地;加强土地利用监管,严格控制违规用地行为,减少低效用地的出现;加强土地利用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低效用地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鼓励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用地供后监管是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存在着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土地利用监管,推动土地流转和再利用,加强土地用途变更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规划和设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只有通过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才能实现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牛常领,齐共同;乔相飞;王海银;綦春峰;乔新.建设用地供后全生命周期监管方法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2:7.
[2]刘芳,魏小武;李嘉瑜;伍灵晶.深圳市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制度构建研究[J].规划师,2020:6.
[3]覃廉洁.加强土地供后监管,提高土地管理利用效率[J].《数码设计》,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