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力营销”管理模式的相关探讨
摘要
关键词
互联网+;电力营销;管理模式;难点要点;解决策略
正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并且成为各行各业的主要技术,重要性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互联网背景下也就需要结合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对传统的作业形式进行转变。互联网+电力营销作为结合互联网以及电力营销的作业,也就成为电力企业的关注重点。互联网以及电力营销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再加上二者的涉及面均较为广泛,所以实际的作业环节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互联网+电力营销作业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隐患以及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推进二者的融合。
一、互联网+电力营销概述
(一)互联网+电力营销的概念
互联网是指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联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利用互联网具备的优势特点,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已经逐渐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而电力营销则是电力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以满足人们的电力消费需求为目的,通过电力企业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经营活动,提供满足消费需要的电力产品和相应的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1】。互联网+电力营销就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电力营销的作业,相较于传统的电力营销来说,互联网技术的加入是对传统电力营销的升级,使得传统的作业程序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并且借助传统作业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升级。
(二)互联网+的特点
电力企业要想落实互联网+电力营销,还需要对现阶段的互联网+特点进行研究,以保证电力营销和互联网的结合。特点之一是跨界融合,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加其他行业,所以互联网+就实现了跨界作业,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点之二是创新驱动,传统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资源驱动经济增长模式较为粗放,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难以为继,要求相关行业必须要实现创新驱动。互联网和传统作业的结合就能够借助互联网进行各项作业的开展,对其作业形式以及作业方案进行调整,具有很强的创新性;特点之三是结构的重塑,互联网下的社会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各行各业在进行作业之时就需要结合新特点进行作业,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特点之四是开放性生态的特点,互联网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信息孤岛现象逐渐减少,化解了制约创新的阻碍因素;特征之五是连接性,互联网下的作业信息交流十分便捷,连接一切逐渐成为互联网+的发展目标。
二、互联网+电力营销的优势
(一)推动电力体系的升级
在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提升,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能源行业的发展也就面临很大的压力。电力企业作为能源的主要生产者,如何在新时期科学合理地进行电力配送以及电力营销也就成为管理人员的研究重点。结合互联网建立起互联网+作业形式,就能够借助互联网对居民的电力需求进行了解,从而协调资源配置,推进电力行业的发展。而且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定位也由传统时期的电力提供单位转化为电力服务单位,电力企业的服务能力也是影响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2】。借助互联网技术,电力企业就能够通过平台的搭建和电力用户实现实时的交流,在协调电力配送的基础上积极听取用户的意见,以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满足了客户需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用户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出现转变,部分客户在进行消费时对于服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传统的电力企业作业形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互联网+电力营销的作业形式就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强和客户的交流,在掌握客户电力需求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服务形式以及电力配送进行调整,满足客户需要。
(三)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作业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随着电力用户的增加,采用传统的人力营销方式不仅营销的效率较差,还很容易出现各种失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网上营销也就成为营销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相较于传统的营销模式来说,网络营销的传播速度更加迅速、检索更加便捷、用户互动体验更加优质、运营成本也较低。而且互联网营销还打破了传统人力营销环节存在的时间空间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电力作业进行了解,服务质量更强。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网上营销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在保证电力营销作业质量的基础上推进了社会的发展【3】。
三、现阶段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营销理念较为陈旧
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的推广性作业,作业人员需要凭借优秀的作业形式以及新颖的作业手段吸引顾客,推进电力企业的发展。但是现阶段作业人员往往只能够照本宣科地进行营销作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电力营销的蓬勃发展。
(二)营销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电力营销的管理制度直接决定电力营销的质量,所以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营销制度的重视,满足其发展需要。但结合实际来看,现阶段的电力企业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制度管理,其现有的营销管理制度难以满足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就影响电力营销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信息系统方面的问题
电力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其营销还存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电力营销的发展。首先是技术人员的问题,电力营销作为技术性较强的作业手段,需要作业人员掌握专业的技术才能推进发展。但是部分营销管理人员在选拔中由于缺乏重视,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很大的不足,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其次是设备的引进,部分企业忽视了对专业技术设备的引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营销的落实;第三是人员意识问题,员工在工作态度上不积极也是造成信息化系统存在风险的重要原因。
四、“互联网+电力营销”管理模式
(一)电子渠道一体化体系的建立
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营销以及互联网+的结合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的客户以及市场就需要建立起互联网+电力营销的电子渠道一体化体系。电子渠道一体化是集中电力配送、电力状况查询、缴费以及申诉等功能为一体的体系,客户的满意度是其主要追求,现阶段的体系已经逐渐建立起省、市、县三级推广网络,具有很强的优势。电子渠道一体化的建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公司进行市场开拓和客户关系管理,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从而实现电力营销的落实。
(二)数据协同
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电力营销作业的开展就需要结合这些数据进行作业,而要想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对电力营销进行落实,就需要电力营销人员对整体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实现数据的协同作业。现阶段数据协调主要由运营部门执行,通过协调电力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资产数据实现数据标准的统一以及数据质量的高效管理。实际作业环节,电力企业的作业人员需要针对基础数据进行集成,并且根据数据规划对企业内部的数据进行整合,方便后续的协调作业【4】。此外,作业人员还需要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确保数据动态的及时更新,实时了解电力客户的电力需要,并且结合客户基础数据对电力企业的作业状况进行调整。
(三)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
互联网+的主要特点之一在于信息交互的时效性,所以要想推进互联网+电力营销的落实,就需要架起那个电力企业部门之间以及业务之间的联系。首先,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需要对缴费业务进行升级,在保证缴费通道正常发挥功能的基础上扩大缴费的范围,降低用户的降费难度并且提升服务质量。而且缴费升级后还可以自动给用户推荐电量明细以及电费明细,实现电力营销的透明化,增加用户的可信度;其次电力企业的作业人员需要通过整合业务,实现线上申请,增加更多的支付方式,并且注重线上支付的实现,落实现场服务与线上信息的实时同步;然后是对各种咨询、投诉和举报的渠道进行整合和优化,互联网+电力营销的特点之一还在于实现了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交流,电力企业可以与用户实时交流,了解自身的不足【5】。在此基础上,作业人员就需要鼓励电力用户通过网络对电力信息进行查询,对于存在疑问或者是问题积极地进行建议,帮助电力企业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进,保证营销的顺利落实。
(四)建立数据库,进行精准营销
相较于传统的营销方式来说,借助互联网的“互联网+电力营销”不仅规模更大而且营销对象的选择更加精准。在实际作业环节,电力企业需要结合大数据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对内部的电力营销体系进行完善,首先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不同电力用户的电力使用状况以及电力使用偏好,再将收集到的信息统一存储到数据库中。然后,电力企业的作业人员就能够结合数据库进行信息分析,结合不同用户的用电特点分析其对电力的需求,进而调整服务策略【6】。比如电力使用量较大的客户为其推荐更加节能的用电套餐,对于信用良好电力用户给予电费超支的特权,使得电力服务更加的人性化,从而提升服务水平。而且数据库的建立还能够通过差异化的服务为客户提供符合心意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营销的效果。
结束语:现阶段电力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作业手段难以满足电力企业的需要。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力事业也逐渐引进互联网技术,对自身的电力营销进行升级改进。在实际的作业环节,“互联网+电力营销”存在很强的技术性,电力企业的作业人员要想实现该项作业就需要结合数据库建立、加强部门联系、数据协调以及电子渠道的建立等手段,保证互联网+电力营销的落实。
参考文献
[1]王自强. 浅谈如何在电力营销中引入互联网营销新策略[C]/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下册).,2021:360-364.
[2]洪绍斌,姚忠森,王桢,邵凤华,任景云,郭寻,王友权,王光凯,陈建. “互联网+”模式下的发电集团市场营销管理应用实践[C]/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2020年).,2021:523-526.
[3]蔡金彤,任鹏行,孟宪斌.基于“互联网+节能社交”的家庭能耗管理APP[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06):118-119.
[4]翟雨茜,高嘉伟,孙继科,张婕,刘钊.“网上国网”的“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模式研究[J].大众用电,2021,36(02):72-73.
[5]葛一统,向锋铭,余桂华,崔金栋,李晨雨.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研究[J].华电技术,2021,43(01):76-82.
[6]胡浩,李文杰,任旭,李文哲,秦小强. 试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力营销服务创新[C]/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2019年).,2020:745-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