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及施工成本管理问题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施工成本管理
正文
引言
若成本控制能力弱,就会损害施工企业效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一些施工企业对成本控制认识不足,难以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位,因此,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无法占据主导地位。
1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成本控制不合理
现阶段,有很多建筑企业和施工企业在实际的成本管理工作中,都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控制成本方面,没有对实际的施工工作进行过多的关注,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建筑项目中的施工环节,在实际实施的时候没有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这些都会导致后期在进行成本管理时有一定的制约,很难更好地开展工作。目前,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时,应用的实际管理办法比较表面化,没有具体的针对性,使得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在进行建筑工程报价、招标以及投标等工作时,有些相关人员在设计和组织工作内容的时候不够认真,对其他外界影响因素以及突发情况没有充分考虑进去,这对实际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1.2对成本管理认识不足
从工程项目的高层管理者到项目施工的基层员工,各级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重要性认知不够,对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举例说明,在整个工程施工进程中,基层施工人员认为施工成本管理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应是上层管理者所要操心的事情。而对于高层管理者又认为施工成本数据的偏差应该由财务部门负责解决,也不是自己本职工作。最终使原本应该是所有员工参与的成本管控工作,完全割裂成只是财务部门应该承担的工作,而财务人员又不能时刻在施工基层,所以最终导致施工成本管理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说明了施工企业对成本管控工作认识不足,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机制建立不完善,其未彰显工程的经济价值。
1.3目标不够科学,缺乏长远规划
结合施工企业发展情况来看,项目管理目标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施工企业发展期间,缺乏完善的成本预测制度,且成本控制机制不够合理,在运行过程中难以有效改善。(2)虽然部分施工企业内部已经实现了成本预测机制,亦建立健全控制制度,但并未落到实践中。(3)施工企业未将工作人员绩效和评价挂钩,弱化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企业内部出现浪费现象。
2加强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对预结算与成本控制的协调
在建筑工程项目推进过程中,想要切实实现工程预结算能够与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首先应当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体系。建筑企业首先将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结合工程预结算工作协同开展。以控制预结算为核心,对现有的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体系进行全面的革新。根据不同的施工环节,对应相应的预结算项目,通过两项工作的联动协调,来充分保障将施工成本控制在预结算标准范围之内,确保其施工管理方案能够与预结算的实质性内容保持高度一致。与此同时,在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施工方案、施工要点、工程量等比较容易出现变动的内容进行重点关注,避免成本控制与预结算之间的数值出现过大误差。
2.2注重工作人员素质提升
首先,加强对工程造价预算和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培养,提高其职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推动工程管理的发展。其次,注重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了解行业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最后,注重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工作人员的自我管理和职业规划,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使之更好地适应工作发展的要求。
2.3强化管理环节的成本管控
首先,要对工程项目施工的物料成本管控加以重视。杜绝在施工过程中过度损耗建材物料,负责人应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加强物料监管力度。可利用套定额的算法核算该工程项目中相关物料的使用数量,同时,材料专项监管员工要依据项目进度节点有计划地发放施工物料,确保每个节点的物料发放数量准确,工程中如钉子等定额损耗数目,要对其进行包干管控。其次,还要管控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的机械成本,在管理中,主要是进行台班单价和台班损耗的换算。工程企业的机械的成本管理落实在人工、机械折旧、场外运输和机械大修等;如果是外借租赁的机械,根据租赁合同明确机械的相关信息,了解其具体使用情况,对细节加以记录。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排相关机械设备的专业维修、保养人员随时待命配合调度,目的是避免机械运转工作中出现突发问题,延误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展。
2.4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的建筑工程有着更大的施工规模,其施工过程中包含的工作内容比较多,施工现场环境也非常复杂,这就导致建筑项目在施工中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并且问题类型也比较复杂。在这种大环境下,对其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实际进行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先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这是当下对建筑工程监督提出的全新标准。预结算工作在这种新要求下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对施工环境进行监督也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利用预结算工作得到的相关信息和实际成果,可以更好地对工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分析,通过得到相关内容,不仅可以及时判断建筑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还可以使建筑工程中的所有环节都能得到顺利的沟通。
2.5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
土建工程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土建工程项目运行发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尝试科学、合理地应用各种先进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将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应用其中,以此有效提升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的效能,并通过对管理流程进行有效的改进与优化,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结语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繁荣发展背景下,建筑数量与日俱增,规模也在持续壮大,建筑工程单位若想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则需重视增加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可见,通过强化成本管理,增强成本预算能力,对建筑工程单位未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应引起建筑工程单位管理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佳.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预算的作用分析[J].居舍,2021,(06):127-128.
[2]潘会.浅析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预算的有效作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185+187.
[3]代丽.土建工程造价失控的主要原因及应对实践[J].低碳世界,2023,13(1):147-149.
[4]王彦聪.如何加强土建工程造价管理[J].大众标准化,2023(1):127-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