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崔毅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5

摘要

建筑结构的检测方法比较复杂,但对建筑的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每一个检测环节。建筑工程检测体系的建立,必须严格遵循检测程序,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测工作。取材的样品、检测资料是质监部门的保证,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监督,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检测计划,再制定出具体的检测程序。总而言之,对主体结构进行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达标的重要先决条件。基于此,本文对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正文

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结构本身的质量缺乏安全保障体系的支撑,尤其是主体结构上的质量问题更为突出。所以必须采用有效的结构检测手段作为安全保障体系,使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达到规范的要求,从而保障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采取何种方式可以在科学视角下完成对结构主体质量的评价和测量,加强对验收阶段的掌握和控制,是减少结构隐患的关键。

一、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应用分析

(一)光纤传感技术

光纤传感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测量结构内部应力和应变,它可以实现分布测量,并且可以将测量信号全部或部分传输到远端处理,从而实现对测量信号的全域测量。从传感原理上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光纤微损技术实现应力和应变的测量。该方法采用光纤传输结构内应力、应变,通过光纤输出光强的变化反应结构内应力、应变的变化。但缺点也很明显,变形器体积过大,不容易嵌入;第二,采用双折射光纤干涉技术。通过在该结构中嵌入双折射光纤,使之和压力并联,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第三,利用双光纤的出射光干涉。在结构表面和内部分别嵌入两个光纤,由于变化不一致,导致光纤内的光程差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结构检测[1]

(二)超声脉冲检测技术

超声脉冲检测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向建筑结构发出,经过折射后产生数据,从而得出检测结果,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检测方法[2]。超声脉冲检测技术可以在检测结构表面时屏蔽检测中产生的干扰因素,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该首先选择合适的位置来放置检测设备,达到对检测结构的全面覆盖,之后才开始检测工作,通过检测吸收与反射的脉冲信号,来判断检测位置的达标情况,从而达到检测结构的目的。

(三)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

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探测建筑物内部构造的新方法。先进的红外摄像电子设备可采集建筑结构内部混凝土的连续辐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温度场图像,以直观反映结构状态,以便于对混凝土的损伤及时调整。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能够在不触碰到建筑主体的前提下,得到准确的探测图像,对建筑结构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且适用于多种温度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快速扫描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探测效率,还能和遥感探测相结合,为建筑结构检测带来更多方便[3]。虽然红外成像检测技术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但是在混凝土防水和装饰面层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雷达检测技术

雷达检测技术经常应用在大型建筑工程中,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电磁波发射到建筑物内部,电磁波遇到不同的介质后,会发生不同的反射,从而反映出不同的信号信息。雷达在接收到反射波之后,根据反射波的方向、强度和回波时间等信息,就可以判断出结构内部的损伤和缺陷。雷达检测可应用于复杂的结构,如钢筋布筋、地下管线、混凝土内部结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但由于雷达设备的购置费用较大,采用雷达检测技术的成本较高。此外,在建设项目中,如果需要对雷达波进行高强度、全方位的检测,则需要使用体积较大的雷达设施,给检测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二、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发展趋势

(一)检测范围会更加宽泛

传统的建筑结构检测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建筑结构的性能来进行的,如材料的变形状况、强度等。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端材料被应用,这些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建筑结构进行检测的范围越来越广,而且随着检测内容的增加,还可以排除更多的安全隐患,降低建筑事故率,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4]。另外,随着人们对建筑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将对建筑的舒适性进行检测。可以看出,人们对建筑检测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范围也会越来越大,今后的检测单位要抓住用户的需求,以用户为导向,扩大检测范围,丰富检测内容。

(二)升级和创新检测技术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检测技术必然会越来越精细,人们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检测技术的精准性和便捷性也将成为今后重点升级的内容。这就需要检测技术人员在传统的检测技术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来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并根据工程需要加入新的检测技术,来解决实际中的工程问题,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三)检测流程的规范性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是检测数据准确的前提。因此,检测机构应当重视检测标准体系的完善,对于一些标准不全的情况,应当及时加以完善。对于一些拥有检测标准规范的机构,也应该落实现场的检测技术,对混凝土、钢结构、砌体的检测,都应该有相应的检测标准,对灾后建筑的检测标准也应该加强落实到位[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建筑本身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别是对于公共设施来说,影响更大。通过严格的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对施工流程进行检查,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防止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在施工完成之后,进行验收检测。相关人员应加强学习,并与实际检测情况相结合,合理应用检测鉴定技术,从而为检测鉴定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泓森,王峰.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镇建设,2018(12):24.

[2]张珊,杜新明,李杰,等.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J].房地产导刊,2021(11):274.

[3]李晓鹏,李艳,季长征.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探究[J].城镇建设,2021(9):68.

[4]汪银广,梁磊.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浅述[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11):293.

[5]潘硕.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装饰,2021,470(9):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