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赵明佩

安徽科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安徽省 蚌埠市 233000

摘要

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风险管理成为确保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探索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文章首先系统地识别了建筑工程项目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法律与合规风险。随后,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旨在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预期能够有效降低或规避项目中的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识别、应对策略、风险管理、项目成功

正文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因其规模大、涉及方多、环境复杂等特点,风险管理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有效的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准确评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是确保项目按期、按质、按量完成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研究,旨在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识别与应对框架,为实践中的风险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

 

1. 风险识别

1.1 财务风险识别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预算编制阶段的财务风险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如果未能充分考虑到各项支出的实际情况,预算就可能出现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后续施工过程中资金不足,无法满足项目需要,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成本估计不准确也是财务风险的一种体现,如果在编制预算时对成本估算过于乐观或者忽略了某些成本因素,最终实际成本超出预算,会对项目造成财务上的困扰。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资金流动方面的财务风险也需要引起关注。资金周转不灵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无法及时支付供应商或承包商,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导致项目停滞。支付延迟也是一个常见的财务风险,如果项目方未能按时支付工程款项,可能会导致承包商资金链断裂,影响后续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1]

成本控制方面的财务风险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原材料价格波动是一个常见的成本控制方面的风险,如果在预算编制阶段未能充分考虑到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因素,一旦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可能会导致项目成本超支,对项目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劳动力成本上涨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成本控制方面的风险,如果在预算编制阶段未能充分考虑到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可能性,一旦劳动力成本上涨,可能会对项目造成财务压力,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

1.2 技术风险识别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设计阶段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包括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图纸不准确等问题。如果在设计阶段未能充分考虑到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设计方案可能存在缺陷,导致后续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频繁的调整和修改,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另外,施工技术方面的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达标是一个常见的施工技术方面的风险因素。如果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设备故障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施工技术方面的风险因素。如果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设备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施工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影响项目的进度。

1.3 市场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项目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市场风险的识别至关重要。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影响项目的市场前景和销售情况。例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项目所在地的房地产市场需求量下降,可能会影响项目的销售情况,进而影响项目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竞争态势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风险因素。建筑工程项目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价格竞争等都可能对项目造成影响。如果竞争对手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或者实施了价格战略,可能会影响到项目的市场地位和销售情况,进而影响项目的盈利能力。

2. 风险评估

2.1 风险概率与影响分析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需要对已识别的各种风险进行概率和影响程度的分析,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例如,在面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时,需要分析各种财务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一旦发生的影响程度。比如,资金周转不灵可能性较高,而支付延迟的影响程度可能较为严重,因此在评估风险优先级时需要考虑这两者的综合影响。对于技术风险,需要评估设计缺陷或施工技术不足等事件发生的概率,并分析其可能对项目进度和质量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对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出哪些风险是需要优先应对的,以便项目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3]

2.2 风险相关性分析

风险相关性分析是评估不同风险之间相互关系和影响的重要方法。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各种相互关联和影响。例如,在财务风险和技术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财务不稳定可能导致项目无法及时购买所需的技术设备或者无法支付技术人员的薪酬,从而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在进行风险相关性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风险之间的潜在联系,以便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对项目的综合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2.3 风险容忍度分析

风险容忍度分析是确定项目利益相关者对风险容忍度的重要方法。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可能对风险有着不同的容忍度。例如,在面对可能发生的市场风险时,项目投资方可能更加关注项目的盈利能力,对风险的容忍度相对较低;而承包商可能更加关注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对风险的容忍度可能较高。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和容忍度,以便选择最合适的风险应对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项目风险,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3. 风险应对策略

3.1 风险避免

风险避免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这种策略旨在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彻底避免某些风险的发生,从而降低项目面临的风险程度。在实际操作中,项目管理者可以通过技术审查和预算调整等方式来避免技术和财务风险的发生。

以技术审查为例,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在项目启动阶段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设计缺陷和施工技术不足等技术风险的发生。通过技术审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问题,减少后续施工过程中的调整和修改,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预算调整也是一种常用的风险避免措施。在项目启动阶段或者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预算编制存在不足或者不准确的情况,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及时调整预算,确保项目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避免资金周转不灵和支付延迟等财务风险的发生。通过预算调整,可以更好地控制项目的成本,提高项目的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2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这种策略通过合同安排、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嫁给第三方,减轻项目本身的风险承担,从而降低项目面临的风险程度。在实际操作中,项目管理者可以通过与供应商、承包商等合作方签订合同,在合同中明确风险分担责任,将一部分风险转嫁给合作方。以保险方式为例,项目管理团队可以购买适当的保险产品,将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例如,可以购买工程一切险保险,将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损失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减轻项目本身的风险承担。[4]通过保险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合同安排也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转移措施。在与合作方签订合同时,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将风险合理分担给合作方,减轻项目本身的风险承担。

3.3 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这种策略旨在对于不可避免或者不宜转移的风险,采取一系列缓解措施,减少其对项目的影响,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在实际操作中,项目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式来缓解风险。以加强项目管理为例,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加强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风险对项目的影响。质量控制也是一种常用的风险缓解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加强对施工过程和工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减少工程质量风险的发生。

4. 风险监控与管理

4.1 风险监控机制建立

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至关重要。这一体系应当包括监测风险发生的迹象和影响,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风险。在实践中,项目管理团队可以通过引入专门的风险管理软件或系统来实现风险监控机制的建立。该软件或系统可以实时收集项目各个阶段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监测,以识别潜在的风险迹象。例如,通过收集财务数据、施工进度、供应链情况等信息,系统可以帮助项目管理团队及时发现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等各种风险的发生迹象,为及时采取措施提供支持。建立定期报告机制也是风险监控的重要方式之一。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定期向利益相关者提交风险监控报告,汇报项目风险的监测情况和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以增强风险管理的透明度和参与度。

4.2 风险管理流程优化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等多个环节。为了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项目管理团队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流程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例如,在风险识别阶段,可以引入专家咨询或利用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风险评估阶段,可以采用多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如敏感性分析、模拟仿真等,全面评估风险的概率、影响和相关性,以便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5]在风险应对阶段,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确保应对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通过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可以提高项目管理团队对风险的应对能力,降低项目面临的风险程度,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4.3 风险信息共享与沟通

在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良好的风险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对于有效管理风险至关重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情况直接影响着风险管理的透明度和参与度。项目管理团队应当积极推动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分享项目的风险信息和管理进展,以增强各方对项目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项目启动阶段,可以召开风险管理培训会议,向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者介绍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流程,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在项目执行阶段,可以定期召开风险管理会议,讨论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汇报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风险管理策略。

 

结论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可以有效地降低项目风险,保障项目顺利进行。本文提出的风险管理策略,旨在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套实用的风险识别与应对框架。实践表明,通过实施这些策略,不仅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还能增强项目对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项目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星.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137.

[2] 刘捷.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建材与装饰,2015,(52):160-161.

[3] 温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J].广西城镇建设,2021,(05):51-54.

[4] 玉树伟,廖小新.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大众科技,2013,15(10):36-41.

[5] 汤青.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居舍,2021,(36):145-14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