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聂达伟

山东博仲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 曲阜 273100

摘要

建筑工程有着参与主体多元、规模大、组织调度相对复杂等特征,其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率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在当前建筑行业快速转型、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效率低、精细化程度差,逐渐难以满足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而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则能有效应对这些问题,通过有效地获取、处理、储存和传输各类建筑工程信息,显著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

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正文


1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1.1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筑数量及规模都大幅增加,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仍比较滞后。这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起步比较晚有很大关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建筑行业发展是数量规模的爆发式增长,而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对建筑功能及空间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大量资本进入建筑行业发展催化了竞争白热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弊端逐渐凸显。如何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成为制约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难题,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是有效的解决路径。但实际过程中,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并不高,而是将大部分的资源投入在施工工程进度上,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技术单一模式传统,建筑施工管理中资源共享也比较少,不同部门或施工环节之间交流沟通不够顺畅,最终降低了建筑工程整体的管理效果。

1.2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小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筑工程管理中也不例外。但由于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发展起步较晚,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仍不够深入,主要应用在建设前期的基础管理工作中,施工过程管理仍无法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工程项目,其信息化意识淡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比较落后,主要依赖人工管理。信息化技术可以贯穿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竣工结算全过程,尤其是在施工安全及质量管理中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实际过程中大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对其把握程度不深,未能有效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贯穿施工全过程管理。

1.3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程度不深

当前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应用在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中。信息技术与行业发展相互结合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也不例外,其也为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效。部分认识到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企业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相当大一部分建筑企业忽视信息化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与工程管理结合程度不深,演变成表面化或流于形式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没有充分挖掘出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以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为例,要控制工程造价成本必须严格执行工程预算,而影响预算的因素较多,其中施工材料的市场供需关系对价格波动有极大的影响,对施工材料市场价格变动的预测、采购和质量控制是关键,传统管理模式下预测的准确性较低,而应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等可以快速了解市场发展动态和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及时将各个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到预算编制及执行中,从而提升整体的管理效率与质量。

2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提高对信息化技术的重视程度

新时代背景下,项目工程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信息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各项经济数据的存储及分析,方便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获取数据,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效率。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推进时,各项经济数据会有新的补充和调整,经济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对相关经济数据做好校对工作,避免因经济数据更新不及时而延误建筑工程项目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宣传及指导,通过系统培训帮助相关人员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使其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灵活高效运用信息化技术。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化技术处于不断更新迭代状态,相关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种技术,而是应当适应信息化技术的更新,及时学习新的先进技术。对于特定建筑工程项目,需要从信息化技术出发,开发设计有效的定额管理软件及工程量计算软件,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在软件的加持下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

2.2组建精通信息化技术的人才队伍

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要提高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组建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现有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指导,鼓励他们掌握信息化技术,并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熟练应用。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可以与相关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为企业未来提供优质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此外,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人员也应改变传统认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价值,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实现项目工程经济效益最优化。考虑到建筑工程监理习惯了传统的监理模式,要利用座谈会及培训活动,帮助工程监理人员认识到工作模式创新的紧迫性,让监理人员熟练应用信息化技术,从而促进监理模式创新。建筑企业还要结合实践,通过信息化技术与传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创新管理系统,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

2.3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

由于信息化技术更新迭代,信息化设备也层出不穷,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设备,加强信息化设施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经济管理人员要适应建筑工程项目要求,做好适应性工作。建筑单位可以优先采买基础设备,让经济管理人员使用基础设备推进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强对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指导,待经济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后,再次采买高精度的信息化设备。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还体现为加强相关信息软件开发投入。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因此,项目工程负责人应当研发有效的信息软件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例如,利用信息化软件测量地基距离和地基深度;再例如,在项目施工时不断试验并完善软件;或是在工程监理时,利用信息化软件协调建筑工程工作,真正发挥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作用。

2.4构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数据库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内容复杂,数据分析难度较大。面对高强度的信息数据,建筑企业通过构建信息资源数据库,可以有效提升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率,同时减少信息遗漏问题,这对推进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有重要作用。为此,应构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数据库,真正实现信息化技术助力建筑工程管理。经济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借助信息化设备有效查询及收集相关信息数据,并将其归纳总结至信息数据库中,方便建筑工程项目各单位的信息共享。考虑到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起到重要作用,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因此,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构建要稳步进行。前期阶段,各部门应根据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需求,将相关信息数据上报给经济管理部门,由经济管理部门人员负责经济数据的汇集和存储。而在中后期时,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已相对完备,此时就应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搭建。经济管理人员除了要汇总各类数据信息外,还要依托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的传递与共享。换言之,经济管理人员要借助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对项目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最大化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益。

3结束语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项目质量,还能增强项目的透明度,促进各方合作。然而,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潜力,还需要持续的探索和创新,以此更为充分地发挥信息化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促进作用,助推我国建筑行业向现代化转型,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立群.探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广州建筑,2022(05):72-74.

[2] 王效玲.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1(15):74-75.

[3] 王远鑫,王振昊,邢济岐,等.现代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21):65-67.

[4] 董存虎.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住宅产业,2020(12):120-122.

作者:聂达伟 3708811982071258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