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动态控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蔡鑫

浙江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315100

摘要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动态控制是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的关键。在建筑行业,项目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设计和施工的质量,更在于对整个建设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本文将探讨影响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系列全过程动态控制的方法,旨在为建筑项目管理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动态控制

正文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进度管理非常重要。进度管理、品质管理与成本管理体系共同构建了管理体系。目前,不少管理人员重视成本与品质的管理,而忽略了进度管理,同时也缺少行之有效的进度管理手段,由此造成了无法及时完成施工的现象。因此,若要克服上述这些问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全过程动态控制管理。

一、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施工因素

施工因素包括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组织和施工人员的技能等多个方面。施工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减少返工,从而缩短工程周期。施工组织的有效性也对工程进度产生重要影响,合理的施工组织可以确保各施工环节有序进行,避免因组织混乱导致的工期延误。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经验也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施工队伍能够熟练掌握施工技术,有效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1.2 资金因素

资金是项目顺利进行的血液,其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按计划推进。资金的及时到位是保证施工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员工资支付等基本需求的关键。资金短缺可能导致施工暂停,从而延误工期。资金管理的效率同样重要,合理的资金分配和使用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浪费,确保工程进度。资金的筹措方式也会影响工程进度,如贷款、垫资、合资等不同筹资渠道,其筹资成本和时间周期不同,对项目进度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1.3 方案因素

方案因素涵盖了项目的设计规划、施工方案、材料选择和施工技术等方面。设计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可行性和效率,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从而避免工期的延误。施工方案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它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等,这些都将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其次优质的材料可以减少施工中的损耗和维修,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1.4 外界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条件,如气候、温度、降雨等,会直接影响施工活动的开展。例如,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施工暂停,从而延误工程进度。政策法规的变化,如建筑法规、环保要求的更新,也可能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因为它们可能需要项目团队调整施工计划以适应新的法规要求。市场供需状况,包括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等,同样会影响工程成本和进度。社会经济环境,如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也可能影响资金的筹集和分配,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二、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动态控制的方法

2.1 优化组织设计

良好的组织设计能够确保项目团队的高效运作,从而对项目进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优化组织设计意味着明确各个团队成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和目标。这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减少因职责不清导致的混乱和延误。优化组织设计还涉及到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项目团队需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分享信息和反馈,确保所有成员对项目进展有清晰的了解。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团队协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2.2 合理的施工与检查措施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个施工阶段的目标、时间节点和所需资源。这有助于项目团队对施工进度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施工过程的监控提供了基准。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避免质量问题的累积,减少返工和修复工作,从而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例如,使用预制构件可以缩短现场施工时间,使用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确保施工团队、监理单位和项目管理团队之间的信息流通畅通,任何问题和变更都能得到及时的沟通和处理。

2.3 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

纠偏措施的实施需要基于对项目进展的持续监控和评估,确保任何偏离计划的情况都能被迅速识别和纠正。项目管理者应建立一套预警系统,通过定期的进度报告和现场检查,实时监测施工进度和质量标准。一旦发现潜在的偏差,预警系统应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启动纠偏流程。纠偏措施的制定需要具体、针对性强,并且可执行。管理者应根据偏差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这可能包括调整施工计划、增加资源投入、改进施工方法或重新分配任务等。沟通是纠偏过程中的关键,所有相关方,包括施工团队、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商等,都应被及时告知偏差情况和采取的措施,以确保各方协同工作,共同解决问题。

2.4 建立健全的全过程动态控制机制

全过程动态控制机制需要从项目启动之初就开始建立,包括明确项目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立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这些基础工作为后续的动态控制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依据。该机制应包含实时监控系统,以跟踪施工进度、成本消耗、资源分配和质量控制。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项目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从而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全过程动态控制机制还应包括风险管理计划,以识别和评估可能影响项目进度的内外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这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和潜在的负面影响。沟通和协调也是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团队、承包商、供应商和监管机构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确保信息的透明流通,促进问题的快速解决。

2.5 各层人员的培训与配置

通过专业培训可以提升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施工技术、了解项目管理流程,以及熟悉质量控制和安全规范。这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少错误和事故,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能够确保项目团队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来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任务。这包括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分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劳动力,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或短缺。培训与配置还涉及到团队成员之间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期望,可以促进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这对于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至关重要。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可以激励团队成员,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这对于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以及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全过程动态控制是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的关键。通过对施工因素、资金因素、方案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深入分析,以及实施优化组织设计、合理的施工与检查措施、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建立健全的动态控制机制和对各层人员进行培训与配置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项目进度,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措施,项目团队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成功率,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成功交付。

参考文献

[1]陈海杭.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全过程动态控制对策[J].居业,2024,(03):212-214.

[2]罗卫,孙传艺.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全过程动态控制的应用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5):247-248.

[3]罗孟渝.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动态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5,(05):1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