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王雪科 郭志豪 李佳佳

北京城建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

后浇带施工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有不同的技术要点,施工人员对程序和技术要点的把握差异性,都会影响到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工程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稳定的环境因素和现场施工因素,也会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项目技术和施工人员要全面掌握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工序要点,了解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常见因素,合理规划施工程序,确定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以严格执行施工程序、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为目标,落实后浇带施工技术。


关键词

土建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正文

0引言

在土建项目工程建设施工当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发挥出的作用和效果非常明显,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建筑工程项目基础结构部分产生不均匀沉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当中,主要使用的材料是混凝土,若建筑工程项目没有设置后浇带,在混凝土成型之后产生变形,会造成建筑基础结构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基础施工质量和稳定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对后浇带施工部分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后浇带施工顺利完成,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稳定性,为后续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后浇带的概述

后浇带是指在土建工程中,技术人员针对实际情况,对钢筋混凝土裂缝进行改善,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从而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同时,结合现场实际,对混凝土墙、横梁、底板等进行修补,留下临时的带性缝。后浇带的合理布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建筑的整体平面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后浇带的浇筑应在温度较低时段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水泥。在加入铝粉时要注意控制铝粉的用量,以保证其强度符合预期要求,防止在连接过程中产生裂缝。对于超长底板,应首先对其强度进行分析,再结合后浇带各部位的强度等级,以保证其安全、防水性能达到要求。在后浇带施工中,常采用沉降后浇带、伸缩式后浇带,主要用于主楼、裙房的连接点,可改善连接的整体效果。在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中,常采用伸缩式后浇带,这对提升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应用中,后浇带可以防止因温度的改变而产生的影响,从而降低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结构拉裂问题。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设计原则及应用形式

在房屋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对整个房屋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房屋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工程项目在施工前的设计时,工程中所涉及到的高层建筑、低层建筑以及项目周边环境的整体性都是应该考虑进去的因素。在项目施工前,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才能保证在施工技术设计方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还应考虑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地基发生沉降的情况,依据实际中的施工情况来对建筑物内部结构的应力进行准确化的计算。另外,房屋建设施工中的技术人员需要充分应用到后浇带技术使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进行分开作业,依据地基的实际浇筑量对实际中的浇筑时间进行准确的测定,并规划出详细的浇筑实施表,使后浇带技术在施工中能够顺利进行。

后浇带施工技术一共有三种应用形式,分别是:解决高层建筑与底层建筑的差异沉降所实施的后浇带施工;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以及养护期间,因为收缩的应力过大造成的开裂等问题实施的后浇带技术的施工,可以有效防止对建筑物本身造成损坏;避免因为过大的温度应力造成的开裂的后浇温度带施工,可以有效解决因为温度问题而形成的混凝土缝隙。

3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

3.1防裂作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于土建工程,能达到防裂效果。土建工程的主体结构在建造中会消耗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由于长期使用,其结构会因温度的改变而产生收缩、膨胀等问题。然而,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力有限,若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对最终的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土建工程的最终验收无法通过。因此,在土建施工中,技术人员要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地布置施工缝,并按图纸规定调整后浇带的宽度。在后浇带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将建筑物分成若干块,采用热胀冷缩的原则,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确保振捣工作的均匀性,防止混凝土中产生气泡。最后,对各部件进行合理的连接,以提高结构抗缝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3.2释放温度应力

在土建工程中,采用后浇带技术,可以及时地解除温度应力,改善结构整体,防止构件发生严重的收缩。在高温下,混凝土构件的内部温度会急剧上升,在此过程中,混凝土的内部会产生温度应力,从而产生从内到外的压力。而当混凝土的承载力较低时,则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开裂,影响整体的稳定性。因此,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应注重温度应力的设计,适当预留后浇带,以改善整体性能和承载力。

3.3裙房处理和基础设计

设计人员利用后浇带技术不仅可以对裙房的处理和基础进行设计,还可以更好地解决裙房处理、基础设计方面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在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施工是一种较为困难的工程,而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使施工质量得到最优化和提高。裙房的处理和基础的设计都会受到地面和重力的影响,从而使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降低。在土建施工中,应加强对后浇带施工工艺的改进与优化,将土建工程分成几个部分,再进行设计。在工程中,应对基础沉降进行严格的检测,并对其进行整体承载力分析,以不断提高计算精度,为以后的加固奠定基础。另外,浇筑混凝土还能将结构各部位进行有效的连接,充分考虑因沉降引起的内应力,对主体结构、裙房、后浇区等进行设计,从而达到改善工程整体质量的目的。

3.4沉降差控制

在土建工程中,要有效地区别各种结构,在施工中可以结合结构、基础设施等,促使其逐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后期的施工中,可采用后浇带作为临时分隔,采用分段施工方法,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在主体结构完工后,合理地使用混凝土,使其上下层整体增强,确保结构的稳定。在施工的各个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构承载力在不同的情况下也有很大的差别。在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中,应正确、高效地进行沉降的计算,并从基础、土质、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确保在施工中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尽量避免因沉降差异过大而影响结构稳定性。所以,在施工全过程中,必须合理地调节压力差,以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发挥作用,有效地防止沉降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4房屋施工中建筑后浇带技术的应用

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良好的施工前准备工作是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应做好充分的后浇带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首先,为了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应在后浇带正式浇筑开始前,将施工平面上所存在的建筑污染物清理干净,如碎石、灰尘等,并对施工平面进行浇水,最后对后浇带预留缝两侧的混凝土表面进行磨平处理。在上述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还需在施工平面上均匀地涂抹一层素水泥浆,涂抹完成后加涂一层处理剂。只有做好充分的后浇带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后浇带与原混凝土之间的牢固粘合,防止后浇带两侧出现裂缝及渗水问题的发生。

4.2合理选择施工时间

实践表明,房屋建筑砼构件会在施工结束后的60天内完成收缩,因此,对于裙楼结构与高层建筑的后浇带施工,应在完全完成沉降后再进行。另外,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后浇沉降带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沉降,实现裙房与主体建筑物之间的链接,因此后浇带的施工应在地基落降完成后进行。通常情况下,后浇温度带的施工时间也应在砼构件完成浇筑的60天后进行,相关施工负责人员可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情况合理调整施工时间。

4.3选择合适的浇筑材料

后浇带浇筑施工所需的材料直接决定着后浇带的结构强度。由于房屋建筑在施工完成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而为了防止沉降问题的加剧,就需要在进行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时选择最合适的浇筑材料。通常情况下,所选择的后浇带浇筑材料应为不易收缩的,并在浇筑过程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保证后浇带浇筑的顺利施工。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后浇带的整体强度,在进行垂直浇筑施工方式的后浇带浇筑时,后浇带施工人员应做好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工序,做到充分振捣,防止后浇带出现裂缝现象。

4.4模板支护

在明确了后浇带的施工位置、浇筑材料后,为了防止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出现主体混凝土结构出现坍塌、漏浆等问题,就需要施工人员在预留的后浇带施工位置中架设模板。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意同时安装底面与侧面的模板,同时,当主体结构的混凝土体积过大时,还可以通过在模板中增加钢丝网的方式提高模板的抗压能力,并用方木对模板进行二次加固处理,从而提高后浇带浇筑后的成型效果。由于绿色施工的要求,一些模板会进行反复的使用,在这一过程中,模板可能存在开裂、漏洞等问题,这需要施工人员在模板安装前对模板进行细致地检查,避免一些开裂、翘边等模板进场。

4.5选择合适的浇筑类型

进行房屋建筑的后浇带施工时,一定要在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通常情况下,广泛使用的后浇带浇筑方式为垂直浇筑与水平浇筑两种。使用垂直浇筑的方式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浇筑材料进行填料处理,并且需要注意避免对原混凝土材料造成破坏;使用水平浇筑的方式时,施工人员应时刻观察模板的变形情况,一旦发现模板存在变形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另外,在完成后浇带浇筑后,施工人员应对后浇带的凝固状态进行观察,检查其是否符合整体质量要求。

4.6浇筑温度

严格把控浇筑温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后浇带在浇筑完成后产生裂痕。在后浇带浇筑材料、施工方式都已经明确的前提下,为了保证后浇带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粘合程度,就需要严格把控后浇带浇筑的施工温度,避免其发生断裂现象。通过实践可知,10℃是后浇带浇筑的最佳施工温度,在这一温度条件下,后浇带材料可以达到最佳的膨胀收缩状态,因此,温度比较高的季节,应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房屋建筑的后浇带施工,从而使后浇带达到最大的结构强度。

4.7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

作为房屋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室中底板、墙体、顶板的后浇带施工也是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中的重中之重。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施工必须保证防水性能,因此在进行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施工时,应对垫层结构进行加宽与加深处理,如将垫层两侧宽度增加到400毫米,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后浇带结构的稳定性与牢固程度。为了提高房屋建筑的防渗水能力,需要将防水层涂抹与防水材料放置在最底层,同时在房屋建筑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设置一道距后浇带施工位置5厘米左右的防水墙,避免污水流入到后浇带结构中,如若污水已流入到后浇带结构中,应及时利用抽水泵将污水抽出。另外,应在后浇带位置墙外侧设置外墙挡土墙,从而为土方回填的及时性提供保障,保证后浇带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4.8后浇带完成后的保护措施

房屋建筑中的裂缝不仅影响建筑整体的美观程度,同时也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防水性,通常情况下,新旧混凝土的连接部位是裂缝的高发部位。为了更好地提高后浇带与建筑主体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整体性,需要加强对后浇带施工完成后的养护工作,具体表现为每完成一条后浇带的浇筑施工,就对其进行相应的养护,防止后浇带收缩而与原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低温天气的情况下,需要相关负责人员在后浇带上加铺保温层,防止后浇带中的水分结冰、膨胀所导致开裂问题;在遇到高温天气时,需要对后浇带进行定时洒水,避免后浇带干裂。后浇带完全凝固完成后,需要对其强度进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合格后,将模板撤离,并在后浇带与建筑混凝土结构连接出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语,避免人为的踩踏。

5质量控制要点

5.1后浇带止水钢板的质量控制要点

止水钢板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确保其密封性,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确保其施工质量。一是止水钢板质量验收。施工中使用的止水钢板应满足结构完整、无锈蚀、无裂缝和孔眼,其宽度和厚度均要达到施工要求。二是止水钢板焊接作业。作业之前检查止水钢板的朝向,其迎水面应朝向外侧。测量止水钢板和主筋之间的距离,精准下料,切割数量足够的短钢筋,然后以短钢筋作为连接件,将一头焊接在止水钢板上,另一头焊接在地下室侧墙的钢筋上。焊接时要注意控制电弧和焊接时长,避免将止水钢板烧穿。

5.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要点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作业中需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防止出现离析现象。根据工程经验,混凝土制备搅拌、运输以及现场等待过程都可能造成混凝土离析,骨料和水泥浆液分离,骨料沉淀在下方,这种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难以保证后浇带的浇筑质量。因此,作业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混凝土是否离析。另外,钢丝网模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其受到混凝土侧向压力作用时,有可能向外扩张,从而导致后浇带尺寸出现偏差。为了有效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可在钢丝网模板中增设细钢筋,以提高其侧向承载力和强度。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墙体结构早已硬化,混凝土中含有骨料,与既有结构的粘合性较差。因此,可在老结构和微膨胀混凝土之间铺设1道水泥砂浆层,厚度控制为50mm,以提高新旧结构之间的结合效果。

5.3后浇带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后浇带施工结束后可作为主结构的一部分,无论后浇带设置在墙体上还是顶板上,都要进行面层处理,面层施工也影响着后浇带结构的防水性,尤其是在先做后浇带后做防水层的工序下。后浇带面层施工的关键是凿毛和防水层铺贴等,其中凿毛可提高面层施工材料和后浇带结构层之间的粘结效果,能提高面层的防水性,防止面层过早损坏脱落。

结束语:由此可知,只有应用过硬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才能有力化解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沉降不均匀等现象。因此,在后浇带施工环节中,一定要在工程项目的检查、监督以及管理方面有所加强,保证后浇带项目的施工项目能够高质量的圆满完成,最终才能保证整个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稳固性以及安全性,为建筑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保证建筑企业良好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少丰.土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2,20(4):151-153.

[2]于理想.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2):266-267.

[3]王可新.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J].建筑与装饰,2021(8):188.

[4]邢慧龙.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5):210-211.

[5]邵军伟,简染豪.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J].河南建材,2021(7):111-113.

[6]言劭.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4):150-151.

[7]雷衍发.现代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1,17(9):46-47.

[8]申欲斌.土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2,4(4):33-35.

[9]赵占国.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结构设计与土建施工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0):1566.

[10]邓荣雨.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J].城镇建设,2021(7):7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