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智能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运用;
正文
引言
目前,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有了很好的发展势头,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使得自动化技术表现出一种自主性、智能化的时代特点。今后,智能技术将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相互结合,为各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使电气设备可以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进行数据的集成,得到相关的分析和技术判断,针对电气设备故障时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和复杂问题,给出对应的解决办法,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运用智能技术,制订出相应的对策,这一技术在电气工程行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1智能化技术的基础理论
智能化技术属于综合性、系统性特点兼具的技术,并涉及控制学、信息学、生物学等众多领域学科,应用空间相对较为广泛,对众多行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当前,在电气工程行业发展进程中,有关智能化技术应用多以人工智能设备为主,依托无人操作模式,面对有难度、危险性的工作,可安全有效完成。由于智能化技术存在明显的复杂性特点,所以,有关人员必须具备充足的专业理论知识、严格标准的综合素质。通过对计算机的科学控制,完成设备的精准控制。智能化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所演变而形成的全新实用型技术,经过进一步的科学优化与系统完善,促使其关键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并成为电气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智能化技术具有的优势在于:首先,依托智能化技术,有关电气设备运行可对此完成全面实时监控,在运行状态异常、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故障做到快速准确掌握,并完成快速维修,为维修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关键性的基础数据,保证维修工作顺利开展,为设备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其次,依托智能化技术能够促使企业间保持紧密联系,充分了解和掌握客户具体的标准需求。智能化能够完成对信息的系统调配与协调沟通,促使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总之,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对智能化技术的科学运用发挥着关键性的影响和意义。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意义
(1)精简人力成本、降低人力资源投入。传统电气控制系统需依托人工操作控制诸多电气设备、仪器,这将加剧人力的耗费,尤其是在电力系统相关运行数据的诊断方面,要求诸多工作人员相互系统合作,共同执行。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无需大量人力资源投入,即可更高效分析、自动诊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相关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其中,远程操控功能能够更显著地降低人力管理资源的投入。(2)有效降低控制操作失误次数。数字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将促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更有别于传统人工操作方式。它将基于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并及时调整系统运行参数,管控预定操作程序,因此,不会受制于人工主观因素影响,控制准确度更高。(3)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将促使计算机在预定程序基础上完成系统操作,以保障更及时地获取系统运行数据,更快速地做出评估反馈工作,从而显著提高系统控制效果。
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具体实践使用
3.1PLC技术与智能控制
在当前智能化技术应用体系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是实现顺序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成熟运用,在对其顺序控制进行改进后,PLC自身顺序控制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在提升控制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节能的现实要求。数字控制系统的各个工作步骤都是单独的,且各工作步骤又是相互依赖的。由于PLC能够实现对电气工程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控制要求,可信度和稳定性好,而且逻辑的所有操作都必须经过程序完成,从而获得了良好的运行环境,可以对工程的所有流程实现逻辑运算和指令管理,在现场使用时能够完成对多种节点的同步控制。
3.2故障诊断
(1)运用智能技术,构建一个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诊断平台,并确定测试后的设备的失效部位和失效原因,从而可以进行精确的自动分析和测试。(2)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实施更好的操作,成功地解决故障现象,降低设备故障对电控系统工作效率的影响,对平台的功能进行优化,提升系统的运营效率。(3)设立装备失效电子记录:设立装备失效电子记录,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实现对设备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管理。
3.3电气设备优化中的应用
针对电气工程设备,由于有关因素所产生的作用应向,较易发生相应的故障,重点加强设备优化显得尤为重要。这对电气设备优化、技术创新有着严格标准,但整体优化明显过于复杂,且设计效率难以充分保证,失误概率明显较高,对有关人员同样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所以,有关人员需了解掌握计算机、电气和机械等领域知识,同样需保证实际经验充足,面对智能化技术,要做到科学合理运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技术的重要价值。同时,科技创新发展,计位于电气设备优化方面,计算机技术等也获得了广泛重点应用,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支撑。
3.4电气控制配电自动化
在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供电自动管理过程中,其中电能的高效传送作为工作循环中的关键过程,在无法完成目标容量的供给时,就要对电力进行更加科学的合理分配,通过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了供电系统中监控信号、负载管理工作、调度和故障分析技术的智能化,可针对实际需要进行合理优化调度,以适应各个区域的需要。利用故障分析技术能够预见供电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从而进行供电系统智能化管理。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的远程控制,可以直接替代传统电气控制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人工直接控制所引起的风险,在确保电气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了对资源的全面优化配置,为配置人力资源和提升生产效率提供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领域中,智能技术已经变成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一个重要支点,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变成了工业制造领域中的主要技术,智能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了工业生产设备甚至整个生产系统中。要想让控制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就必须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价值和优点发挥出来,让这一技术形成半自动化的双向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实现劳动力解放的同时,推动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伟强.智能化技术加持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气时代,2022(07):96-99.
[2] 程亮.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研究,2022,7(09):226-228.
[3] 闵轩,左小琼.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实际运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40(03):63-65.
[4] 江清泉.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楼宇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2(01):123-124.
[5] 宗鹏.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思路与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24):159-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