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初探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
正文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它的性能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而混凝土浇筑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对混凝土浇筑工艺进行严格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从而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准备
1.1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在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中,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泥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水的重量与水泥重量之比,单位为克/立方厘米,而在实际工程中,水灰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时用水量、砂石质量、外加剂品种和用量等。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中用水量会随着水泥用量、砂用量和水灰比的变化而变化,而砂石料用量则是在水泥用量确定后才能进行计算[1]。为了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必须控制好水灰比,如果混凝土中水灰比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灰比和砂石料用量等多方面因素。
1.2混凝土运输和进场
混凝土运输必须在混凝土搅拌站或料斗下进行,并且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确保每一车的混凝土都能够顺利地运到施工现场,如果在运输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运输时间过长、运输距离过远等,要及时与混凝土搅拌站或料斗下的施工人员联系,通过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进场之前,施工人员要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如果发现存在不合格的原材料则不能使用,在混凝土进场后要对其进行相关检验,比如检查其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是否符合施工要求等,对于检查合格的混凝土要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和运输。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混凝土搅拌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配置和配比,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还要加强对配料计量的控制。另外,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环境的温度满足要求,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置,同时还要加强对工人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工人操作水平和管理能力,保证施工质量。
2混凝土浇筑工艺方法
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很多,有分层浇筑、连续浇筑等,在浇筑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选择最适宜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2.1分层浇筑
分层浇筑是指先在下部浇筑混凝土,然后再在上部浇筑上层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它适用于较厚的混凝土结构或某些浇筑高度较高的工程,如墙、柱、梁、楼板等。若采用分层浇筑时,其分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且不宜大于1m。在一般情况下,如不能保证各层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时,不宜采用分层施工。当必须进行分层施工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采用分层浇筑方法,可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水化热温升和收缩裂缝的出现[2]。但下层混凝土的凝结和收缩易使上一层混凝土产生拉应力,故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如施工现场条件不允许采用分层浇筑时,也可采取连续浇筑的方法。如钢筋密集、模板支架高度较大时,宜在钢筋外侧浇捣混凝土或埋设管线,然后从侧模或底模上往上浇灌。
2.2连续浇筑
连续浇筑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连续地从一个施工部位运送混凝土至另一个施工部位,它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在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混凝土从拌和料开始到浇筑完毕的时间尽量短,即浇筑工作在一天内完成。连续浇筑法施工时,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的压力最大,其水灰比要比分层施工时大,因此必须减少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和振捣次数,以减少对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应加强人工振捣,连续浇筑法一般适用于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和预应力结构等,如图1:
图1混凝土浇筑
2.3斜向浇筑
斜向浇筑是指混凝土从料斗落下,沿斜面逐渐滑升直到模板顶部的浇筑方法,混凝土斜向浇筑一般适用于大面积的施工,特别是对于长、大、重、深的工程。在混凝土中掺加掺和料,可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使混凝土强度提高,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及掺和料的质量,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尽量小些,但不应小于100 mm,掺入外加剂后可降低坍落度在100~200 mm之间。混凝土浇筑时应使新浇筑的混凝土与模板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于振捣,混凝土在初凝前应及时进行二次抹面,以便使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但这种方法常使施工缝位置难以控制,应特别注意[3]。
2.4混凝土振捣
振捣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非常重要,而混凝土振捣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振捣是通过振动棒来实现的,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通常需要将振捣棒插入到混凝土中,然后在振捣棒的作用下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如果振捣不充分会导致其质量不达标,因此需要对振捣棒进行合理选择。振捣棒的直径和长度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振捣效果,通常情况下,需要选用直径为30 mm的振捣棒。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一般在50~60 cm之间,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如果振捣棒距模板太近可能会出现漏振现象,因此需要控制好插入深度,同时振捣棒不能在同一处停留时间过长,否则容易影响到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二次振捣,这是为了有效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在进行第二次振捣时也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振捣棒不能接触钢筋和模板;其次是振捣棒不能插入到钢筋上面。在进行二次振捣时,如果发生漏振现象需要对振捣棒进行适当调整。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抹面。为了有效避免出现气泡问题,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面处理,在混凝土表面抹平之后需要洒水养护,一般情况下养护时间需要控制在7~14d之间。在进行抹面时最好是采用平板式抹面机来进行抹面处理。
如果不能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振捣,很容易导致出现蜂窝现象。
2.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能够尽可能不产生裂缝,可以使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提高,从而保证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以外,还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养护。第一,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要先在其表面均匀地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并固定好。塑料薄膜上需要再均匀地铺上一层草帘或者麻片等物,并在草帘或者麻片上均匀地撒上适量的水。第二,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需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养护,比如可以对混凝土表面覆盖湿草帘、薄膜,并采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喷洒一些水或者是其它类型的水分,可以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等。如图2:
图2混凝土养护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第一,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其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进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尤其是水泥和砂、石等,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第二,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其中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如果发现原材料中含有不合格成分或者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抽样检查或者复检的方式,对原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4]。
3.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施工的核心内容,为了提高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必须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一般由技术人员进行确定,其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的强度、体积稳定性和易性等。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来对其进行确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要求使用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普通混凝土,为了避免因配合比错误而导致出现质量问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各项配比参数,保证混凝土材料后续浇筑施工质量和稳定性效果。
3.3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管理、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管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首先,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合理的浇筑,避免出现漏浆、分层以及离析等问题,进而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其次,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加强对模板的管理,避免模板变形或者是变形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再次,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以及运输距离,避免出现跑浆现象。最后,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3.4做好混凝土浇筑温度监测
温度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做好温度监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进而掌握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需要对混凝土内部的中心温度进行测量,并且在其周围设置温度观测点,通过对不同位置的温度点进行实时监测,从而确定不同位置处的中心温度以及表面温度,进而为后续混凝土浇筑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出现裂缝,则需要对温度进行进一步监测,进而确定裂缝产生的原因。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稳定性,因此需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进行合理选择,有效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技术要点控制工作,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主体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同喜.研究如何做好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J].居舍,2020(35):159-160+162.
[2]杨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0(11):61-62.
[3]毛旭,王巧南,张立国.城市中心超高层建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溜管浇筑施工技术[J].混凝土,2019(10):100-106.
[4]王泽,胡诚家,王洪涛.如何实现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探述[J].中国标准化,2019(16):5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