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邓新喜,刘卫杰

远瓴致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进行研究,文中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合理的编制预算;提升设计合理性;准确计算工程量;提升预算编制人员水平;合理预算材料价格;编制合理的合同;利用先进的技术,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

正文

建筑工程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在工程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如果产生预算超支问题,会影响工期以及建设质量,不利于工程建设效益。因此,应该加强造价控制工作,分析超预算原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优化工作效果。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第一,预算控制能力不足。当前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成本管理意识较弱,使得管理的效果不够理想。比如,在设备管理方面并未关注成本问题,使得很多材料选用都有成本高、质量较低的情况,导致超出预算[1]。再比如结算过程中没有落实好成本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控制额外成本,最终导致超出预算。第二,不可抗力因素。有很多不可抗力都会影响到项目建设的成本,如经济形势变化、自然灾害、社会环境变化。大规模的项目,一般建设周期较长、规模较大、施工组织复杂、有很多的参与方,虽然造价人员前期对预算实施了大量的推算,然而还是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尤其是自然及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不可抗力会让项目无法全面依据预算落实。比如新冠病毒的产生,使得国内在建工程停工时间超过一个月,工程造价中除了常规的内容之外,还要增加疫情防控方面的费用,而且材料以及人工的费用都有变化。再比如,如果是海外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可能会因为政策或是战争而产生显著的变化,影响到工程的正常建设,增加工程项目的造价,最终超出预算范围。第三,主要材料和人工成本变化较大。对于大型的项目,一般建设的周期超过两年,持续时间比较长。在工程建设前期,造价人员会推算人工和材料成本预算,然而材料价格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其具有动态性特征,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涨幅度很难全面依据预算进行,难免会产生特殊情况,使得工程最终的造价超出预算范围,影响了项目的盈利,甚至是严重亏损。第四,预算编制人员专业性不足。造价预算编制涉及到工程质量以及组价,对于预算编制人员的业务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并未有效地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价定额,使得工作中产生露项、工程量偏差较大的情况,不利于造价控制[2]。可见,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的业务能力,对于造价预算具有重要的影响。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

    2.1合理的编制预算

    合理的编制预算,有利于提升造价管理的效果,因此,有关单位要注重预算人员培养。预算人员除了需要全面、具体的掌握工程情况,还要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可以对市场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判。预算人员应该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了解其他相关的知识,如,经济政策、经济学知识,从长远及理性角度看待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及趋势。在编制预算前,应该先到市场开展调研,具体的掌握机械、材料和人工费用,从专业角度预判未来变化,合理的预计预算[3]。预算编制和实际差距越小,越能够加强造价控制,可以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企业的效益。

    2.2提升设计合理性

    在造价控制中,设计变更对于造价的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超预算的问题,因此,要想加强造价管控,就需要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减少后期的变更。设计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阶段之一,可以为施工提供依据和规范,是项目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意图的依据,要想减少变更问题,设计人员在工作之前就需要先到现场实施勘察,全面的了解相关的情况,依据建筑物属性以及用途等,提升设计的效果;还要具体掌握行业和企业的有关规范标准,提升设计标准的规范程度。在设计中需要思考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制定应急方案,特别要注意隐蔽工程,注重细节方面的设计。通过优化和完善设计,能够减少变更问题,促进施工的顺利开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避免造价超预算[4]

    2.3准确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是工程造价的依据,要想准确的计算预算造价,就需要正确的计算出工程量,造价人员需要全面、仔细的对相关资料进行研究,还要经常到现场,尤其是对于部分重大隐蔽工程,需要注重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施工中发生的情况,掌握具体发生的工程量,再结合有关规定计算出造价,加强对造价的控制[5]。建筑工程建设中包含较多内容,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在计价方面自然也就要多次性,建设中相关阶段的造价也能够对项目的整体造价进行实时的反应。施工是重要阶段,因为外部条件发生变化,设计时期没有考虑全面的问题一般就会暴露,让设计需要进行调整,自然造价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造价工程师需要及时研究工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促进目标的最终达成。

    2.4提升预算编制人员水平

    这项工作对于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升编制人员的专业性。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有关知识,例如法律、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等,坚持加强业务能力,规范工作行为,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预算编制工作。除此之外,企业应定期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例如集中培训(如图1所示)、组织交流会、专家讲座等,为造价预算编制人员讲解最新的知识以及经验技巧,提升预算编制人员的业务能力,优化及创新工作手段,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预算方式,充分发挥出预算在造价管控中的作用[6]。除此之外,为了避免造价超出预算,需要把握规律,找出超预算问题的管控方法,便于碰到问题后,及时地进行应对。

图片4.png 

1 培训活动现场

    2.5合理预算材料价格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较多,包括决策、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等,建设周期较长,施工中会用到很多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且标准存在差异,不同环境下的市场行情和材料价格不一致,使得企业的效益受到消极影响,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对此,预算人员应该准确地了解市场信息,基于收集和整理信息、分析和勘查等,按需按时按量购买各种物资,确保预算价格、收费标准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第一,预算人员需要认真的分析设计图纸,结合计算公式,仔细地规划相关材料的标准、用量以及价格,确保每种材料的质量符合项目建设要求,优化配置资源,防止产生资源不足或是过多的问题。第二,预算人员应该全面地把控和监督材料用量和标准,到现场考察,了解市场情况等,结合图纸需求购买材料,减少外在因素对于成本的影响,以免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将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第三,因为市场波动影响,每个厂家提供的材料在质量和价格方面的差距较大,这就需要人员结合项目的需求,谨慎地选择合作厂家,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同时和生产厂家签订供需合同,减少市场变化对于材料价格的影响,提高企业的效益。

    2.6编制合理的合同

    要想减少由于材料价格变化或是不可抗力等因素对于造价的影响,就要制定清楚、科学的合同内容。在工程报价时,需科学的量化有关风险,考虑风险评估费用。同时合同条款需按照运用的技术方案、社会经济环境、工程项目规模等,清楚规定计价方式和支付方式。对于施工阶段产生的一些常见问题,例如对于变更等问题,需清楚的说明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在施工中,要依据合同中的审批流程逐项明确。在投标过程中,若是招标文件或是合同中出现有一些特殊语句,如所有风险、无限风险,规定超出投标人能力外的风险内容或是风险幅度、范围,应该协商修改或是规避。如果材料价格变化较大,应该避免使用合同模式或是在合同中约定材料超出合理范围之外的费用。另外,应采取一些工程保险措施,对不可抗力风险进行分散,如果发生不可抗力问题,就要依据合同约定实施索赔。

    2.7加强设计变更、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控制

    第一,按照原设计程序进行实地勘测,落实好图纸会审和交底工作。第二,对于工程变更问题,应该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在确保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施优化,否则会影响成本预算。施工技术的变更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减少超预算问题的产生。在对工程变更进行管理中,应该严格的审核设计方案,了解现场情况,判断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并且综合的分析工程变更的合理性,在了解相关情况之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方案,同时记录下施工中的相关数据信息,并且及时的分析以及审核,尤其是变更信息要重点审查。第三,规范变更程序(如图2所示),依据签证原则,采取有关人员会签制度。第四,对于现场签证,应该加强管理力度,仔细的核实其内容,防止产生重复签证的问题,在签证中应依据流程开展工作,例如签证单内容是不是和图纸内容、定额内容、合同内容重复,是不是和现场情况一致。确保签证内容符合规范、具体,防止产生模糊的问题。特别是关系到工程的关键部分,应该准确、完整的进行变更描述。

图片5.png 

2 变更管理流程

    2.8利用先进的技术

    BIM技术就在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造价管理中运用,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该技术具有多种优势,其运用能够结合项目的相关信息构建虚拟的建筑三维模型,运用数字化技术,把建筑物构件的各种信息集成到信息库中,如,专业属性、空间信息、状态信息、几何信息等。该技术具有可视化优势,可以把工程项目各阶段的数据信息都集中储存到数据库中,给不同阶段以及各部门的工作提供数据信息,促进相关方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提升施工的效率,最大程度的减少成本。该技术还能结合工程的建设情况,及时的对数据信息进行更新,给造价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最后,其在数据收集方面的优势很大,有效的运用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可以为预算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节省其工作时间,还可以提升数据的系统性及可靠性,帮助造价管理人员更好的编制预算方案,提升其精细化及科学化。可见,该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可以加强成本的控制,防止造价超出预算,从而提高项目的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若是产生造价超预算问题,会影响工程建设效益,引发一些质量问题。因此,企业应该提升重视程度,认真分析造价超出预算的原因,了解各种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工程支出超出预算范围,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刚.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探究[J].居业,2022(05):119-121.

[2]蒲海霞.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建材,2022,48(05):215-217.

[3]刚永鹏.试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居舍,2022(11):158-161.

[4]齐琳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财经界,2020(01):77.

[5]宁秀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探讨[J].居舍,2019(29):1.

[6]苏井惠,汪志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试论[J].建材与装饰,2016(36):120-1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