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杨兰伟

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晟远地产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方法。通过3D建模、数据共享、数字化设计和信息管理,BIM技术可以全面、精确地模拟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并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支撑。针对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方法,本文从整合模型数据、制定BIM标准、细化施工图细节、进行冲突检测和施工过程优化以及进行设备、物料与资源计划等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

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

正文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人们住房需求的不断增长,混凝土装配式住宅作为新型建筑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具有质量可控、施工效率高、环保节能等优势,在满足人民居住需求的同时,也可以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方法,从而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1.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早期阶段就进行数字化建模,实现从模型到生产的全流程数字化设计、预制、生产和施工,并且可以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和冲突。在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中,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协调各个专业之间的交互作用,方便构件的拆装和设计计算,避免因为设计上的问题使得施工的成本增加以及工期延误等情况的出现。

此外,BIM技术还能够对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通过BIM技术,可以记录预制构件的分布、类型、数量等信息,为后期的日常管理、维护、锁定、清理等提供便利[3]

2.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方法

2.1前期技术策划阶段

项目目标明确:包括建筑面积、层数、建筑风格、使用功能等方面的确定。

技术策划书编制:根据项目目标编写技术策划书,明确项目所需的资源、技术规范、施工标准、时间安排等。

BIM技术应用规划:充分挖掘BIM技术的价值,如设计协作、构建质量管控、施工协调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应用规划。

工作流程制定:通过BIM工具和软件确定工作流程,确定利用BIM技术的时间节点、任务分配、规则和标准。

团队组建和职责分工:建立一个有序、协调的团队,并为每位成员分配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建立好沟通协作机制。

技术支持和培训:提供专业BIM软件培训和技术操作指南,确保团队的技术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

数据管理和需求搜集:BIM技术需要大量数据支持,因此需要确定数据的来源和管理方式,规范数据格式、存储和交换方式,并进行数据需求搜集。

项目实施计划:根据前期技术策划,确定项目实施计划,将整个项目分解为阶段性任务,控制时间节点,保证设计进度,并准备好纠正错误方法和施工指引方案等[1]

2.2方案设计阶段

建立BIM模型:利用BIM软件,根据前期技术策划阶段制定的计划和工作流程,建立整个建筑模型,包括立面、平面、剖面及细节等。

进行模型协作:利用BIM模型的数据分享功能,实现多方协作,使设计人员、施工方、工程师、业主等可以同时对建筑模型进行讨论和修改。

模拟分析和优化:通过BIM软件进行建筑性能模拟,例如热工仿真、结构仿真、光影仿真等,以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设计。

三维可视化和vr/ar技术的应用:利用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可以直观地展现建筑设计效果,而且还可以通过VR/AR技术实现真实的交互体验。

建立施工详图:根据建筑模型,在BIM软件上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施工图、构造图、材料清单、质量管控等,确保施工过程可控,并提高工序效率。

项目管理与监管:根据BIM技术,进行整个工程的管理与监控,确保并规范工程流程、材料配备和施工验收等。

2.3初步设计阶段

项目背景调研:从建筑需求、场地要求、财务预算等角度,开展项目背景综合分析,以明确项目需求和限制条件。

进行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和限制条件,进行建筑形态、功能布局、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初步设计,从而得到初步的建筑方案,即概念设计方案。

建立BIM模型:采用BIM软件,对概念设计方案进行三维建模,并结合项目需求和场地限制等要素,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进行性能分析:利用BIM软件的分析和仿真工具,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进行性能分析,包括热工性能、机电性能、采光通风性能等,并做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制定初步施工图:根据BIM模型,制定初步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构造细节等,以及各种相关的材料、设备和技术规范,使设计方案能够顺利转化为施工图纸。

制定可行性分析报告:结合以上步骤和成果,制定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建筑方案可实施性的分析、项目成本的预估和盈利预测等[2]

2.4施工图设计阶段

整合模型数据:根据概念设计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的成果,加入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所有相关信息和数据,包括构造、技术和材料等,以确保模型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制定BIM标准:按照现行的BIM方法和标准,规定施工图设计的思路、流程、内容和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指导,以使得BIM标准与规范要求得到有效的落实。

细化施工图细节:在模型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建筑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构造细节图和施工详情等,以使得各项要素能够更加准确且全面地表达出来。

进行冲突检测:使用BIM工具进行模型冲突检测,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构造等方面的不同发生冲突,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并缩短工期。

施工过程优化:利用BIM工具开展施工过程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工人负担,避免在线修补和重复工作,从而控制建筑成本和缩短工期。

进行设备、物料与资源计划:根据需要的材料、设备以及人力资源等信息,建立资源计划,并用BIM工具进行模拟和评估,从而形成适合实际情况的优化方案。

结语

本文介绍了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已经成为住宅产业的一个重要趋势。而BIM技术作为数字建筑的核心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从建筑设计开始就进行数字化建模,实现从模型到生产的全流程数字化设计、预制、生产和施工,降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制造、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和不可控因素。

参考文献

[1]赵海亮.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砖瓦,2023(04):51-53.

[2]赵炫.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中关键技术及工程造价优化途径的探索[J].建设监理,2022(09):70-72.

[3]雷嘉敏. 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PC构件深化设计及信息化管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