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实践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备;实践
正文
1机电一体化系统技术概念与应用优势分析
1.1机电一体化概念
机电一体化是拥有自己特色的一个全新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其中机械也达到了智能管理优势。机电一体化在向着全新的方向发展,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技术产品,使整个系统的工程立足于全新的思想观念,找到正确的出发点,把电子信息等相关技术进行有效合成,从而达到系统的最优化。机电一体化将机械性能有效地规划和运用在这其中,对核心能力等各方面进行清楚把控,能够使电子化合成向着系统的方向发展,也能够为一体化技术的机械承载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1.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优势
(1)重量小,操作便利,体积小。对于一体化技术的半导体程序与电路能够优化机械运行系统,减少机械总体质量,缩小体力,在工厂中逐渐缩小占地面积,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使其操作更加便利。(2)运转迅速,提高整体运行效率。机械运用集成电路,不仅提高了运转速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械设备的敏感度,从而提升了整体工作成效。(3)可靠性。对于激光技术和电磁工作系统的使用,让传统机械装备检测能力更好,由以往接触式变成非接触式的状态,既为机械维修增加便利,也提高机械使用性能。机电一体化系统运用中可以发现具备监测、报警、维修等工作技能,可以高效且迅速解决生产运行的突出问题。而且相较于传统机械设施,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全系数更好。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工程机械设备相关性分析
在我国现代化整体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各个行业也走上了创新和改革的道路,最新的技术以及全新的理念不断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使其向着全新的方向发展,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进行有效融合,能够最大程度凸显出融合这一技术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智能制造技术一般情况下采取的是多项技术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接收相关信号和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因此,将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设备制造过程中,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工程机械设备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技术手段。为了使机电一体化得到合理创新和改进,智能创造技术必须相互补充,以便实现密切联系。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应用策略
3.1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传感器检测技术
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研发的传感器检测设备,依托网络信息和计算机技术控制系统的优势,通过转变非电量信号,在工程作业中利用电量信号清晰明了的显示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使机械设备自身的抗干扰性和抗冲击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增加了这些设备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有效保障设备自身的安全和生产质量。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特点,在技术应用中,应保持机械设备传感器部件的温度在40°~130°合理范围内,把它的温度浮动幅度控制在1%以内,同时还要充分保证传感器的良好密封性和耐磨性。为了控制好传感器的温度,可以引入更为精密的微控制器等电子设备作为传感器的技术支撑,通过它的自动温度补偿调整,保障机械设备生产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传感器检测技术是推动我国机械生产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形式。
3.2机械工程故障诊断中的机电一体化应用
工程机械设备生产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有效提升了工程机械设备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实际作业生活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的工程机械,具有省燃料,噪音小的优势特点,可以改善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同时提升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
3.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床加工中的应用
在机床加工生产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先进的技术软件,可以提升机床生产零部件的精度和质量,同时增加机床机械设备的数字化程度。机床生产中除了应用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外,还应用这项技术进行相关的电路功能改良,充分发挥了相关技术软件的优势作用,降低了环境因素对机床生产的影响程度,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床加工行业的应用,为机床生产功能的高效发挥提高了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车床扫描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和机电技术结合的Z80-CPU软件系统的技术优势,不仅简化了生产过程,而且提高了机床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机床的实际生产操作,需要有机结合它的连续控制功能和差补功能,按照自动化控制的机床延伸的坐标轴方向设置机床道具的工作方向,同时它的辅助传动系统必须保持高效运行,避免出现任何差错;还要防止机床丝杠中的滚珠因过度摩擦产生破损。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机床设备的生产加工,需要控制好设备运行情况,杜绝爬行失稳状况的发生,同时保证它有对抗各种拉力的良好性能,从而有效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益,保证生产出优质高效的机械零部件。
3.4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工程机械设备的自动和半自动化生产
虽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工程机械设备生产中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但在现实生产中,由于受资金和规模成本的影响,许多机械制造企业并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管理,还存在相当多的半自动机械设备生产作业形式。不过,实际的生产操作人员的数量却得到了大幅削减,极大的降低了工程机械生产的人工劳动量。相关企业要认识到自动化、数字智能化取代机械化,是工程机械设备生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技术转化升级中,相关企业和人员应该肯定并重视机电一体化对自身生产的重要促进作用,引进该项技术逐步提高机械生产的受控力度和自动化水平。相关人员在机械生产实际操作中,还可以利用微机系统进行相关的技术调控,设计机械设备生产运行轨迹,对其发出指令,完成生产操作任务。操作人员还要设置好传达指令的交互传感系统,完善系统的工作性能,促进机械设备发挥出最大的生产功能。自动化是工程机械设备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基石,可以大幅提升机械设备生产的精准度。
结束语:在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含量较高、生产任务较重等现实问题,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关工作人员要立足于技术体系角度,不断研究新的发展思路,确保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始终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提升相关领域发展水平的同时,为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文娟.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21(5):188-189.
[2]刘欢,万清香.探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设施农业中的应用[J].河北农机,2021(3):40-41.
[3]黄小华.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21,52(4):165-166.
[4]陈国斌.基于机电一体化的矿山机械工程优化方法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1(2):49-50.
[5]王佳琦.机电一体化在化工工程机械中的运用:评《化工机械基础》[J].热固性树脂,2020,35(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