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预算;工程成本;措施
正文
1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概述
经济预算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涉及的收支内容进行预算,并对执行以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在提高建筑工程经济预算规范性和项目管理水平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成本控制工作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节约成本、控制支出的同时也要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这都是建筑成本控制工作中需要考虑和开展的重点。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是支撑建筑工程的关键部分,具体实施过程中,将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可以将前后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并确保最终建筑工程成本管控效果,相应工程项目施工也能顺利、高效执行。
2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开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1)贯穿性,即在建筑项目实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都要充分考虑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尤其是针对物资采购、施工安排、财务管理等重点环节,要以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为基础,使之与建筑工程所有环节紧密连接起来,促进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2)综合性,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内容非常多,如资产管理、工期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综合性特点十分明显,工作人员必须对此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以对建筑工程实施全面管理与控制。
(3)全员参与,实现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目标,仅靠单独部门及人员发挥作用无法达成,需要全体工程建设人员参与其中,并在各单位、部门及人员积极合作和相互协调下,制定和落实具体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方案和措施,也为实现经济预算指标打下坚实基础。
3成本预算的控制内容
3.1机械设备的控制
工程项目当中的机械设备也需要纳入成本预算当中。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费用的管理当中,超过10%~20%的成本用在机械设备上。建筑工程关于机械设备的成本预算,应该严格根据实际的建设目标和项目来进行严格把控。通过对机械设备的核算方法以及对现场施工所需要的设备数量进行系数分化,才能更好地建立高效的机械成本控制,形成科学化的管理。
3.2工程项目材料的控制
建设工程当中对于成本预算的关键因素就是材料成本的控制,材料成本占据成本预算大部分费用。因此,提高材料成本的控制效果也就成为建筑工程成本预算控制效果的关键。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充分对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考察和调研,对材料的价格和型号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对各工程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等多个角度进行严格的分析。通过优化采购结构、减少运输成本以及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来实现对于建筑材料的有效成本控制。
3.3安全方面的成本控制
由于建筑工程包含了许多学科,所以需要关注的要点和影响因素复杂多样。而其中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是现场管理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建筑工程的安全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通过高效的安全管理,来提升对于安全控制的成本效力。
4加强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管控的策略
4.1 强化全寿命周期管理
要对项目工程建设设计前、设计阶段、图纸技术选择阶段、施工阶段、投放使用阶段、后期维护阶段等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在项目工程设计阶段,要对影响成本管控和造价预算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采取针对性手段来加强工程造价全寿命周期控制。在项目工程施工阶段,要定期对各环节进行检验,并做好投入使用后的验收工作。
4.2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控制度
施工企业不能盲目照抄其他企业造价预算和成本管控体系,应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成本管控体系,从而对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建立造价预算和成本管控体系的过程中,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长远利益进行有效考虑,构建长效化的体系,切实提升管控体系与自身企业的匹配度。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确保造价预算和管控体系的正常运转,从而切实提高造价预算和成本管控工作的质量。最后还要让企业的各部门、所有工作人员参与造价预算和成本管控工作中,保证相关部门能够动态实时地掌握企业造价预算和成本管控工作的实际情况。
4.3 大力推行限额设计
建筑企业需要参与项目设计,限额设计是企业实现有效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要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大力推广限额设计。建筑企业在保证项目设计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要求的同时,要完善奖惩措施,在合理的激励机制体系下,激发设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设计方案更科学、合理,切实提升企业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能力。
4.4 完善成本责任分配制度
现阶段我国许多建设企业虽然已普遍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但是成本管理责任制度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制度总体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建筑企业需要对成本管控工作实施责任分配制度,将成本管控任务细化到各部门并落实到实际负责人,防止出现责任不明而相互推脱的情况。同时还要建立针对成本管理工作的监管部门,动态监管成本管控工作。这不仅可以防止出现成本管理失控情况,同时还能对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防止进一步造成企业经济效益损失。
4.5 实时监督市场走势
为了切实提升施工企业造价预算和成本管控能力,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施工企业相关部门要能对市场走势进行实时监督和动态掌握。通过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部门来对市场材料、设备的价格走势进行动态收集和有效分析,选择在材料和设备价格合理的阶段进行购买。同时还要派专门的工作人员采取调查报告的方式对市场的价格情况进行调研,通过有效分析市场材料价格的走向来给企业材料采购部门提供合理的采购意见,保证企业采购部门能够提高对市场价格的掌握能力,有效实现成本控制。
4.6 灵活选择合适预算方式
在项目造价预算阶段,工作人员需要摒弃老旧的预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发展特点,并对实际施工项目现场情况以及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进行分析,灵活选择合适的预算方法来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切实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工程项目造价预算环节出现重大问题的情况,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形象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同时,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在预算阶段,明确项目的预算类型,并通过对比不同的预算方案,最终选择最合理的成本预算编制和控制技术措施,保障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对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成本预算工作,加强对于成本预算工作的精准性和控制力度,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单位成本预算能力来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建设行业的竞争,为建筑施工单位争取更好的市场资源和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1]李杰.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分析[J].中国产经,2021(7):163-164.
[2]梁晓峰.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25.
[3]谢威.建筑工程预算分析中数学方法的应用:评《建筑工程预算》[J].工业建筑,2020,50(1):206.
[4]何励敏.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155-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