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
摘要
关键词
混凝土;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正文
引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房屋建筑的建设也在不断加速,所以不能忽视其建设的质量。在当今的建筑行业中,混凝土依然是建筑领域的核心材料,大部分现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均通过混凝土材料完成。一旦混凝土材料自身存有质量问题,将导致建筑之中产生大量安全隐患,这将对建筑的建设者以及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能够满足要求。
1对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意义
对混凝土建筑材料展开试验检测,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首先,通过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能够系统准确地计算出混凝土的质量,帮助相关人员全面了解混凝土的实际质量,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所用混凝土的质量符合现代建筑行业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其次,通过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可以帮助管理人员科学规划工程成本,如在实际工程中,当混凝土经过详细的试验检测后,就可以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的配比调配,从而帮助施工企业节约资金成本。最后,通过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能够帮助安全管理人员提前对安全隐患和事故进行预防,还能为建筑质量综合评价提供相应的保障,当施工接近完工时,需要通过混凝土质量试验检测进行验收,在完成验收工作后,便可确定建筑物的最终质量等级。由此,混凝土试验检测对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企业乃至整个建筑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2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基本内容要点
2.1混凝土强度检测
工程试验检测人员针对混凝土强度在全面实施检测工作时,重点应当考虑选择回弹检测方法。混凝土强度能否达到良好测试标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支撑体系坚固程度,因此测试混凝土强度的重要试验检测工作必须要得到重视。工程试验检测的具体操作人员应当将回弹检测仪器正确运用于判断测试混凝土性能,并且对于超声波检测手段、试块检测手段、钻芯检测手段以及综合回弹检测手段进行合理选择与使用。工程材料的检测人员应当能够正确操作使用回弹检测仪器,据此给出精确与完整的材料回弹性能指标数据,确保为混凝土的建筑施工操作全面实施过程提供指导。
2.2混凝土安定性检测
安定性检测方法主要有试饼法、雷氏夹法等,混凝土安定性检测是对水泥特性展开试验和判定,水泥在发生硬化的时候会出现不均匀体积变形的情况,进而可能导致进一步的裂缝和弯曲等问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开展安定性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检测人员首先要结合相关技术文件的标准规定展开安定性检测工作,并确保整个检验工作的合理性。
2.3混凝土密实度检测
密实度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性能参数,决定着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如果混凝土密实度不合格,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容易造成投入使用后的结构安全性问题。因此,在施工前还需要做好混凝土的密实度检测工作,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弹性波检测法。利用声波进行检测,如果材料有孔洞、裂缝等缺陷,将引起声波变化,进而判断其密实度是否合格。(2)热图检测技术。属于无损检测技术,灵敏度较高,能有效发现混凝土的内部缺陷。(3)电磁波检测技术。利用电磁波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测,根据其变速和反射情况判断材料中的缺陷。
3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3.1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公司为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有必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非常重要,是确保整个项目质量的关键。所以,在此期间,建筑公司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正确的奖惩制度,对在施工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违反规定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惩罚,并借此警告员工不要仅仅依靠自己的工作经验,而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每个员工无法仅依照自己的经验保证项目的质量。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员工的工作态度,并保证每个部门的施工人员的行为都符合标准,以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
3.2把好材料质量关
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原材料,如水泥、外加剂、细集料、粗集料等。这些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配制过程中,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水泥和外加剂等材料必须要有质量保证书和合格证,同时也要根据相关的材料标准对材料进行实际检测。要调查砂石和水的材料供应来源,并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不能使用含杂质的原材料。在水泥材料的检测当中,要检测水泥的参数,保证其参数符合施工的标准和相关规范。另外,也要检测水泥材料的强度、耐久性以及工作性能。通常情况下,水泥的强度要高于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其2~5倍左右的强度。在检测粗集料、细集料的过程中,要着重检测其洁净程度、耐久性、坚硬性和细度模数等。针对粗集料还要检测其压碎值、含泥量、针片状含量、有机物含量等,并且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能超过35mm。
3.3加强取样的质量控制
检测人员应做好混凝土取样的准备工作,通过科学方法选择合理的取样工具,并将其分类、做好标识,规范填写每项材料的相应送检委托书。为了避免后续操作中的混乱,还应事先判断测量器具的合格程度。在样品的保管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本身的特性,很快会发生性能上的变化,因此,要加强对样品时间的控制,尽量保证样品在试验过程中的均匀性,避免出现离析现象。另外,在进行混凝土取样时还应注意随机性,以扩大选取范围,从而保证数据的普遍性。
3.4提升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自身业务素养
材料试验检测人员对于自身具备的业务能力素养必须要积极进行提高,认真遵守目前通用的混凝土测试性能标准,确保材料检测人员能够深刻认识混凝土性能测试工作的重要保障作用。材料检测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积累宝贵经验,运用科学手段与方法来应对混凝土检测工作。现阶段的材料检测人员还要积极学习与尝试智能化检测仪器的操作使用过程,运用智能化仪器手段来取代人工检测手段。建筑施工材料应当能够通过专业性的工程材料性能检测工作,充分确保建筑施工材料本身不带有毒害性,不会威胁或者伤害到建筑使用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作为重要的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应做好专项质量管控。站在安全、经济、质量等角度上,明确混凝土施工的各项规范标准,然后重点从混凝土的配制、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做好技术、人员、操作的管控,适时引入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工艺,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达到预期。
参考文献
[1]韩金龙.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及质量管理措施[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120~121.
[2]吴燕.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建筑材料的相关质量控制[J].大众标准化,2020(22):255-256.
[3]胡晓勇.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J].房地产世界,2021(04):18-20.
[4]王艳秀.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居舍,2020(06):3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