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措施
正文
引言: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国民对拥有自己的理想家园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大量增加。建筑工程具有大规模的特点,因此很多方面的材料需要从市场购买,这就需要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严格把控,进而帮助工程降低经济成本,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造价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所支出的资金量,涉及建筑工程的整个阶段[1]。建筑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才得以启动,很多项目都因经济不足而无法正常运行因此,资金的合理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可以合理运行,并且质量也可以达到标准程度,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建筑初期的一个重要步骤,有了它才有后续的一切工程,对于整体建筑工程来说,设计的费用并不多,但设计的具体方案对建筑整体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在建筑工程的每个方面进行合理的报价的动态管理,可以促进整体建筑工程的资源合理配置,避免资源的滥用,使资金花在刀刃上,增强企业建筑的质量。企业可以通过建筑工程报价的动态管控,保证各项工程施工不受影响的同时促进资金的有效运用,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资金管控。
建筑生产中有品质、进度、经济型等工程指标,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关联性,建筑工程指标的提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在进行建设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转变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模式,在进行工程报价时,进行各个工程阶段的管理,不仅可以更好地对价钱进行合理的管控,还可以监管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并且对工程进行价格的合理监管还可以增强其安全性。良好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资金管控,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工程建设,更有助于规范建筑工程市场。但目前来看,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大部分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都有不足之处,管理意识并不全面。管理人员的重点放在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方面,很容易忽视其他方面的工程造价需求。不全面的工程造价,对企业的全面发展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效果的提升策略
(一)提升招标文件质量
企业建筑工程的重点项目就是编写招标文件。企业需要对工程量的清单进行严格处理,工程量清单时会影响企业招标的最终效果,是招标的重要文件。如果招标文件不准确或不完整,就会产生企业对于建筑工程成本造价的上涨。例如:某企业的招标文件对于关键项目的信息没有进行具体的描述,其工程造价部分并没有写清楚具体的造价内容和消耗资金,企业就会因此受到损失。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工程造价人员在进行工程量清单时,对工程量进行清晰准确地计算,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遵守行业规范和建筑工程造价的标准。除此之外,在进行工程量清单的整理时,还应加强对其完整性的重点注意,要多注意在工程量清单的编写后进行多次细心检查,确保不会出现缺写漏写的情况,促进后续更好地进行建筑工程的投标,同时也使建筑工程项目更加顺利进行。假使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有缺写漏写的情况,就会对后续的建筑工程造成很多严重影响。假使工程造价数据产生错误,不精准的数据会进一步影响到后续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造成施工的错乱进行。这种情况下,即使招标成功,也会失去真正的招标作用。因此,企业在工程量清单的编写方面比需要加强重视,进行数据的准确书写,项目的详细录入,避免因工程量编制失误造成后续建筑工程的负面影响。应该加强对工程量清单的重视和检查,确保招标顺利,促进企业正常进行建筑工程的实施,也促进企业经济的合理化运用。
(二)加强设计审核
企业的建筑生产的主要依据是设计方案,在建筑工程中,设计工程造价是容易被很多人忽略的一部分,但设计方案对建筑工程具有重大影响。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因此,在企业的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并对设计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落实。在设计的初始阶段,企业需要明确工程需求信息。若企业的需求和基本信息不完整,很容易造成设计方案的缺漏或设计方案不符合企业实际状态,造成双方时间的不必要耗费。因此,在进行设计之前,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工程信息和自己的设计预期,对需要通过设计方案达成的目标进行简要描述,增加设计方案的可操作区间,使设计人员明确设计思路,再经过设计人员对建筑材料和建筑耗费资金的合理搭配,对建筑工程的资金进行合理把控。在设计完成之后,企业应对其具体可实行度进行实验,这是对整体建筑工程良好建设的保证,若设计中存在很对问题,可以及时通过实验进行避免,再设计新的针对方案进行优化改进,以便避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后续施工的影响。因此,加强施工前设计方案的监控和审核是十分必要的,其可以良好的规避因设计不合理而产生的问题,更好地进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促进建筑工程的健康运转。
(三)落实施工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是极其重要的过程。因为施工过程中的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的造价管理很难监控,因此,施工阶段的资金管控是建筑工程的主要管控目标。若在施工阶段不进行良好的管控,就很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的大量耗费,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要严格对施工计划进行管理规划,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阶段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尽可能地进行资金的合理化配置,促进施工阶段和经济的良好协调。在具体的施工中,管理人员要根据具体的工作量进行分工调整,确保每个方面都能合理施工,减少人力的损耗,促进企业经济资源的有效分配。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到的是对建筑材料的有效分配,避免建筑材料出现滥用的情况,进行合理监管,督促工人按照规范的制度进行材料的使用,对滥用建筑材料的人员进行处罚,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材料的合理使用,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全面落实造价管理,采用动态管理模式,对各个阶段的工程建设费用进行严格控制,可以保障企业健康发展[2]。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提升招标文件质量、加强设计方案的审核和落实施工管理地方法进行改善,以便减少企业的不必要资金的损耗,促进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荣芳.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21(09):318-319.
[2]王唐.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与预算,2021(09):2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