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防水工程;关键技术
正文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和安全的前提条件。防水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防止水分渗透、保护结构安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质量、施工方法、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防水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建筑物渗漏、损坏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对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的意义
一方面,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作业能有效避免渗漏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利用关键技术妥善预防住宅结构渗漏问题,施工部门要在充分调研施工作业环境和工程项目施工需求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渗漏的防水工艺基本实施要点。采用全过程防渗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整体质量,并从根本上避免渗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全面夯实防水工程基础能有效提升其市场核心竞争力,基于建筑综合应用价值的考虑,在完善工程项目质量水平的过程中,精准落实防水作业控制模式,延长建筑结构使用寿命,也能为建筑企业获取社会公众的信任提供支持。
2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2.1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屋面防水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建筑屋面作业实际应用需求,较为常见的材料是聚氨酯防水涂料,但是其施工工序复杂且施工周期长,常用于体量较大的工程项目。而对于一些小型项目,采取PVC防水卷材较为合理,其不仅具备较好的韧性和弹性,还具备抗老化、防水、耐腐蚀等优势,适用于各种环境的施工项目。为保证屋面防水施工作业效果满足要求,要在屋面板支撑端设置分隔缝,确保防水层和突出屋面交接位置保持对齐,从根本上避免温差造成的防水层裂缝。依照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尺寸的分隔缝,深度贯穿整个防水层厚度。若是将分隔缝作为排气道,则可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有效加宽并配合排气孔出气设计。另外,要对具体的排水坡度进行优化处理,以保证排水的畅通效果满足设计预期,可适当扩大落水口汇水面积,保证落水口间距符合设计标准。与此同时,落水口的布置要结合排水通畅性、防漏防溢效果等因素,保证细部设计符合整体应用要求,可在落水头位置焊接止水环,与檐口浇筑作业同步进行,并在地漏附近设置凹槽,匹配性能较好的防水卷材,从而维系整体作业的稳定性。
2.2卫生间防水施工技术
在进行卫生间防水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其平整、牢固、干净、无明水、无渗漏。对于基层的缺陷,需要进行修补和找平。选择具有优异防水性能、耐久实用性能强、防水的材料,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特点、重要性以及使用功能等,进行相应的防水设计,并根据当地的气温、温差、屋面坡度等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防水施工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技术,需要了解施工过程与防水材料的性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对防水层的调整,控制其平整度。对于卫生间内部的管道、墙根等重点部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例如,在管道根部进行止水台的施工,以防止卫生间渗漏,在墙根等部位进行找平层的施工,以保证防水层的平整和密实。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蓄水试验,检查卫生间是否出现渗漏现象,蓄水试验时间应不少于24h,并确保蓄水高度达到卫生间地面以上一定高度,以便全面检查卫生间防水效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卫生间防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破损或老化的问题,避免出现渗漏现象,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避免对防水设施造成损坏。
2.3建筑外墙防水施工技术
第一,依照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划分施工区域,对外墙基面进行清理作业后去除油污和灰尘,并及时进行基层检查工作,避免裂缝或者是空鼓问题对后续防水施工造成的影响。在实际施工中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流程涂刷防水材料,相邻施工区域若是出现交叉作业的问题则涂刷重叠区域维持在200mm左右。第二,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应用防水水泥浆,利用刮板或者是滚刷的方式完成涂覆处理,维持水泥浆厚度的一致性。并且,涂刷作业中要借助无纺布等辅助材料,采取连续施工作业模式,最大化提高贴合效果。第三,在防水涂层处理的过程中,要完成2层防水层涂刷作业。(1)第一层防水层,借助涂刷工具碾压纤维布,保证平整度符合要求,涂刷中避免褶皱或者是气泡产生,涂刷作业依照从低到高的顺序,纤维布搭接尺寸也要维持在100mm以上。(2)第二层防水层涂刷要在第一层防水层涂刷施工5~8h后进行,保证防水膜干燥,且垂直于第一层防水层,最终形成高强度防水膜。第四,在完成防水层施工作业后要精准落实外墙砖施工作业,建立专项检查机制的同时,保证面砖镶贴依照1:1水泥细砂浆,避免镶贴不均匀造成的问题,维持良好的粘结效果,更好地避免漏浆、渗水等问题。
2.4建筑门窗防水施工
建筑门窗防水施工作业中,一般是借助双层或者是三层板材叠加作业的方式,中间设置防水层,保证整体施工控制的科学效果。要借助焊接、铆接或者是螺栓固结的方式,维持密封效果和连接水平。并要求在接缝位置配合使用密封胶,从根本上避免水分渗透产生的影响。目前,较为常见的材料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主要原料是水泥和聚合物,整体结构的弹性和耐久性较好,应用在各种基材施工作业环境中均可。第二类是聚氨酯防水涂料,主要原料是聚氨酯,整体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较好,一般是应用在外墙。第三类则是丙烯酸酯防水涂料,适用于室内装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中,要充分重视防水施工环节,严格依照设计方案执行具体操作,对屋面、外墙、卫生巾等施工作业结构进行精细化防水处理,共同搭建完整的防水施工作业体系,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水平,为建筑工程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魏璟.试析住宅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2,20(12):83-86.
[2]范宇航,李孟强,郑绪安,等.房建工程施工中建筑住宅屋面防水技术分析[J].陶瓷,2023(11):170-172.
[3]吴慧敏,毛硕,彭焜,等.浅谈装配式建筑防水设计及施工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4):4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