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地铁;盾构施工技术;发展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交通成为了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地铁盾构施工技术作为地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应用对于提高地铁建设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地铁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与现状进行全面梳理,以期为我国地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地铁盾构施工技术发展概述
1.1地铁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
地铁盾构施工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地铁隧道施工方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地铁盾构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首次引进盾构技术的是北京地铁一号线的建设,随后陆续有广州、上海、深圳等城市采用此技术建设地铁。国外盾构技术的发展历史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英国。在19世纪初期,英国逐渐成为盾构技术的领导者,并将其应用于地铁建设中。此后,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也相继开展了盾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盾构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纷纷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目前,国内外地铁盾构施工技术在设备、材料、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盾构机的功能不断得到增加,从单纯的掘进机变成了一体化的施工工厂,能够同时进行土方开挖、隧道衬砌的施工以及供应等多项工作。
1.2盾构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盾构机设备将更加智能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地铁盾构机将具备更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掌握隧道施工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盾构技术将更加环保和可持续。为了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盾构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新型的环保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优化隧道排水和通风系统,提高能源利用率。盾构技术将更加关注施工安全,地铁盾构施工中,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未来,盾构技术将更注重安全性能的提升,通过新的设计和工艺改进,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地铁盾构施工技术现状分析
2.1盾构选型与配置
盾构选型与配置是地铁盾构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在盾构选型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隧道直径、施工速度、工程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土压平衡盾构、泥水盾构等多种类型。土压平衡盾构适用于软土地层和含水量较高的地层,其土压平衡系统能够有效控制地面沉降,保证施工安全。泥水盾构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如硬岩、砂卵石地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盾构配置方面,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合理配置盾构机的各项功能模块,如刀盘、推进系统、出土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此外,还需注重盾构机的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提高施工效率。
2.2盾构隧道的施工技术
盾构隧道施工技术主要包括盾构机的掘进控制、隧道衬砌施工、隧道排水与通风等。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设计要求,合理调整盾构参数,如推进速度、出土量、刀盘转速等,确保隧道轴线偏差、地面沉降等指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隧道衬砌施工是盾构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质量优良的衬砌结构能够保证隧道的安全稳定。常见的隧道衬砌形式有预制混凝土衬砌、现浇混凝土衬砌等。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衬砌质量的控制,确保隧道结构安全。盾构隧道施工中的排水与通风也是重要环节。合理的排水系统能够降低隧道内的水位,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确保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
2.3地铁盾构施工中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地铁盾构施工技术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地质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差异较大,给盾构施工带来很大困难。盾构施工安全问题,如地面沉降、隧道涌水等,对周边环境及施工人员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盾构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也亟待解决。硬岩地层盾构施工中的刀具磨损问题,软土地层中盾构推进的稳定性问题等。盾构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也是挑战之一。如何提高盾构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维修成本,是地铁施工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地铁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3.1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土压控制技术
盾构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土压控制能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证施工安全。目前,常用的土压控制方法包括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两种。自动控制主要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能够根据地质条件自动调整土压参数;人工控制则可以通过经验判断和调整,确保土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2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
在衬砌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环境因素、使用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常用的衬砌结构形式包括预制混凝土衬砌、现浇混凝土衬砌、复合式衬砌等。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衬砌质量的控制,确保隧道结构安全。同时,还需要加强防水设计,防止隧道渗漏水问题的发生。
3.3盾构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技术
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强化现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监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在质量控制方面,要全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加强施工现场监督,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和检验,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四、地铁盾构施工技术发展建议
4.1技术创新与研发
加强对盾构机关键部件的研发,提高其适应多种地质条件和环境的能力,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增加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施工参数,提高盾构机的自适应能力。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测与控制,提高对地质变化、水文情况等的感知能力,以及对盾构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积极研发节能环保的盾构机设备,提高其能源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地铁盾构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4.2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加强相关专业的教育与培训,培养更多具备盾构施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通过深入研究盾构施工理论和实际操作,提高其施工坚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的掌握。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习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提高其对施工现场情况的理解和操作技巧。加强团队管理与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组织和领导能力,以及在施工团队中的协调和合作能力。还应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通过研讨会和技术论坛等形式,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技术的创新。
结语
地铁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分析表明,我国在盾构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为了进一步推动地铁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需要从政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努力。只有不断提高地铁盾构施工技术水平,才能确保地铁工程的顺利推进,为我国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东阳,戴佰承,刘波,付春青.城市地铁盾构开舱技术的研究进展[J].矿业科学学报,2021,6(05):581-590.
[2]李国栋.地铁盾构施工及相关配套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70-72.
[3]张轲轲.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管理[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4):8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