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发展;趋势
正文
时代发展背景下,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为保证公共建筑社内空间的应用效果与美观,在进行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时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拓宽设计思维,并且综合考虑整体的建筑设计理念与社会人文思想等因素,全面提高设计质量。
一、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设计分析
1.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设计理念
空间是满足人们使用、交往的基本场所,对于公共建筑的室内设计主要针对的是该建筑的公众性质,因此,需要设计成可以满足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共享型空间区域。为保证对于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符合实际情况与相关需求,通常需注意:
(1)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需贴合实际
由于公共建筑的公众属性,因此对其的室内空间进行实际时,最首要的设计理念就是要贴合建筑的实际使用性能,并且要保证室内空间的设计方案要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避免华而不实的虚浮设计。
因此,在对公共建筑进行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建筑的实际使用功能以及建筑所包含的设计思想,充分考虑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各自可能的影响因素,如自然条件、人文因素等,采取较为针对性的设计手段进行该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确保室内空间的设计符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的整体设计风格。
其次,由于公共建筑的公用属性,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门厅、休息室、走廊等多种公共区域的合理设计,确保室内空间设计能为在公共建筑中活动的人们提供舒适且便利的公共环境,满足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实际使用需求。
最后,在进行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该建筑可能的服务对象对于建筑的需求,应当注重室内空间设计的普适性,满足大部分人的使用习惯与审美习惯,从而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室内空间设计。
2.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
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设计内容的合理与准确,从而确保室内空间的设计能够符合建筑的使用功能,通常从采光、色彩、材质以及声环境几个方面着手设计内容:
(1)采光
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与民用建筑的采光设计有着显著的区别,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在采光上并非越多越好,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使用群众的视觉需求,综合分析室内空间需要的光照量。
同时,在对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的光照强度与建筑物的室外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设计方案中采光部分的可实施性,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建筑的采光需求。
(2)色彩
色彩也是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色彩是设计者的内心写照,同时对于室内空间来说,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内部活动人员的感官状态。科学表明,人的情绪、心理状态等心理因素会受所处空间的色彩影响,因此,对于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直接影响着整个室内空间设计方案的优劣程度。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要根据建筑物的整体色彩选择合适的室内空间色彩设计体系,还要根据人们对于该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需求等,在注重色彩选择和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对于整个建筑尤其是室内空间的色彩的均匀搭配,从而增强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整体美观效果。
(3)材质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所采用的各种材质不仅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进入到该空间内的人的心理感受。例如一些木质的饰面材料可以让人感觉贴近自然,陶瓷的饰品可以让人感觉优雅,金属的构造可以让人庄严等,各种该公共建筑的面向群众,合理选择室内装修所使用的材质,可以让室内空间的设计更加别具一格。
同时,由于材质本身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如易碎、易燃、使用寿命短等,因此,在材质选择时还要考虑该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上是否会存在不利于改材质的因素。例如体育馆的选材应避免易在磕碰中损坏的材料,公共厕所的选材应避免不防水的材料等。只有装修使用的材质能够贴近公共建筑的使用功能,才能保证室内空间设计具有足够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4)声环境设计
公共空间的声环境也是空间设计时可能需要考虑的因素,一些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需要保持相对安静,如图书馆等;而另一些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需要声音传递效果较好,如歌剧院等,对于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声音传导性的把控,是保证室内使用功能能够符合建筑本身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将其考虑周全。
同时,一些公共建筑中还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声源”来彰显该建筑室内空间的特色,如室内瀑布等,不仅能为室内空间提供一定的湿度,同时还能给人一种自然雅观的感觉,从而提升室内空间的优雅程度。
二、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1.室内空间设计的人文化
室内空间设计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是评判室内空间设计深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当空间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人文化需求时,改空间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其公共属性。因此,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设计者要充分的将该空间的使用功能与人文主义精神结合思考,不断地推敲,将人文主义渗透到室内空间的设计中去。
同时,室内空间所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还能使室内空间设计由建筑设计向艺术转变,从而提高公共建筑的使用价值,让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增加一定的观赏性和可探讨度,从而对于室内空间的艺术性设计。
2.室内空间设计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化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室内设计的绿色化不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上的贴近自然,同时也体现在室内空间装修与使用过程的环保思想中。这不仅要求室内设计的选材足够环保,如选择的装修材料是否是环保的;同时还要求室内空间在功能使用上也要足够的环保,如公共厕所的设计是否足够节水等。
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是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因此,在室内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融入到设计中,如可持续材料的使用、室内形式上的可持续、室内用电、用水上的可持续等等。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化是未来室内设计的必然趋势,因此设计者在进行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多考虑环保与节能等问题,不断地深入探索与实践,让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更加符合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化。
3.生态主义设计与节能设计
生态主义设计与节能设计是当今室内空间设计的主流风潮,同时也是室内空间设计的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室内空间的生态主义与节能既需要室内空间在使用功能上的低能耗、低污染,还要求室内空间能够符合人体对于环境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从而创造既健康又舒适的室内环境。
因此,在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要多采用自然的低能耗的设计材料,同时也要充分把握人体对于室内空间的心理与生理反应规律,例如,可以在公共建筑的室内设计中,适当提高室内空间的采光度,利用自然光替代所需的灯光,降低室内空间对于灯光的依赖程度等。
4.社会性设计
对于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而言,功能、科学、艺术是其在设计时主要追求的三个目标。而由于公共建筑的社会属性,因此室内空间的艺术属性也应当体现在其所具有的社会性和人文主义精神上。因此,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不仅需要人文化的设计,还需要社会化的设计,即室内空间的设计应当满足公众对于室内功能的多样化需求。室内设计的艺术价值是无法脱离人而存在的,室内空间的艺术就是人文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艺术,如果脱离了使用功能,即使室内的装修再富丽堂皇,其也很难被称之为艺术。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有着越来越多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都是由于室内空间的社会性内容增多而产生的,因此设计者要能够把握公共建筑所在地区的社会风貌,将区域化的人文特色与社会精神融入到室内空间的设计中,从而提高室内空间的艺术属性。
5.智能化设计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智能化因素也不断增多。无论是智能空调、智能灯光、智能加湿器等的应用,还是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都体现了一个思想,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既是时代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是还带发展的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会将越来越多的新鲜技术应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中,同时为了满足室内空间设计对于新技术的需求,人们也会加快对于新技术的探索脚步。
因此,在未来的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会越来越多的借助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智能化技术,从而提高是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并且为人们带来更加新鲜且便捷的公共建筑室内空间使用体验。同时,也要不断鼓励创新思维与技术研发,让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具有更加多的技术可能性,从而设计出更加优雅、舒适、安全、便捷的室内空间环境。
6.高质量使用功能设计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高质量使用功能设计始终都会是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对于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来说,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的质量是室内空间设计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任何装饰与附加内容都应该是为了满足使用功能而存在的。假如脱离了使用功能,任何华丽的设计方案都是花里胡哨的空谈,对室内空间来说,使用功能的质量决定着人们对于该室内空间的最终印象,功能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人们对于设计的诟病,因此,使用功能的质量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室内空间的设计质量。
同时,高质量使用功能的设计也是吸引人们目光和认同感的重要因素,当人们能够在室内空间中感受到足够高的使用功能时,人们对于该空间就会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形成室内空间设计的公众认同感。
7.传统化设计与民族化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元素被使用到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中,这些元素往往都是具有时代局限的,而真正能经久不衰的元素,只有传统化和民族化的元素。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来说,传统化设计与民族化设计往往是最能引起公众共鸣的设计形式。对于室内空间的传统化设计与民族化设计不仅可以体现在设计元素上,一些具有传统意义特征的材料也可以被利用起来,共同营造室内空间的传统化与民族化氛围。
同时,高科技元素的使用也不会影响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在室内空间的体现,目前智能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融合产品也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能接受新兴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对于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在进行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可以巧妙的将传统化设计、民族化设计与新兴的科技相结合,不断设计出极具有科技感又能引起公众民族认同感的室内空间。
【总结】: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是公共建筑形成自身特色的必要条件之一,设计者要牢牢把握人文、社会、时代、传统、民族、科技等多样化的设计元素,在新的时代发展中把握时代的脉搏,用具有创新的思维和突破性的眼光去进行室内空间的设计,立足与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的公众属性,注重人性化与人文主义精神设计风貌,不断优化自身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思维,从而设计出各加舒适便捷且别具风格的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这也是室内设计者迎合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发展趋势所必备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杨智斌.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0):84-85.
[2]汪洋.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J].智能城市,2021,7(09):43-44.
[3]曾诚.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的陈设艺术及装饰艺术——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J].环境工程,2021,39(03):221.
[4]王逸.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探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4):58+63.
[5]金子博.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探析[J].居舍,2020(01):89.
[6]郑福宝.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探析[J].智能城市,2018,4(14):31-32.
[7]李敏.浅析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及发展趋势[J].大众文艺,2014(18):84.
[8]陈群,韦宇航.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探析[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S1):7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