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立交桥项目施工中BIM技术及信息化监控监测技术应用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王福银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1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项交通工程立交桥项目,并详细探讨了在该项目施工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以及信息化监控监测技术的应用。介绍了搭建的BIM施工管理平台,包括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协作管理、动态数据管理等多个模块,为工程集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文章还探讨了信息化监控监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建设工程智慧云平台、建设管理BIM协同平台、在线视频监控系统等,以实现对工程的全面监测与信息化管理。综合而言,该文通过对项目的组织、技术和管理的详细阐述,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交通工程立交桥项目施工中BIM技术和信息化监控监测技术应用的全貌。


关键词

交通工程;立交桥项目;BIM技术;信息化监控

正文


1引言

交通工程的立交桥项目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不仅关乎城市交通流畅,更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出行体验。在传统的施工管理中,由于信息传递不畅、管理手段有限,工程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如进度控制、质量保障、安全管理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BIM技术应运而生,以其全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特性,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思路和解决方案。

2交通工程立交桥项目施工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完善BIM工作组织架构

为确保BIM技术在本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促进项目的有序实施,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固定标段BIM创新领导小组。该小组分设技术总控组、内业实施组、驻场实施组,各自拥有明确的任务和分工,并保持密切的协作关系。在此组织结构的基础上,BIM创新领导小组(施工数字化展示中心)负责下达具体任务的指令,启动任务审核工作,统筹实施总体进度,并对主要实施成果进行阶段性的审查把关。内业实施组则专注于BIM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BIM模型的编制、检查,以及BIM成果的整理、汇总和提交,为BIM技术的应用提供专业指导。同时,驻场实施组则承担BIM实施的指导工作。

2.2确定应用对象和目标

 本文以BIM为核心,以斜拉桥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种基于BIM的全过程BIM技术体系。这一体系旨在为企业现有的现浇桥梁建设提供一种一体化的BIM技术支持,并通过构建完善、高效的BIM管理平台,推动相关工作的有序展开。

2.3明确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现浇箱梁作为重点难点,其上部结构需要改进钢模板设计,实现钢模成型,并采用三维立体建模方法,同时生成碰撞检验报告。支架现浇作为一项复杂且风险较大的工程,本项目计划采用BIM建模技术进行安全控制,并对其进行放样及监测,以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定。除了施工技术层面的问题外,施工管理同样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们将通过BIM施工阶段管理系统实现各个分项工作的内容管理。在进度管理方面,系统将允许对各个部件的施工过程进行查询与管理,并通过BIM模型进行预测与对比。在造价管理方面,我们将按照这一模式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与比较,同时制定施工材料的采购计划和分包阶段的管理方案。在动态数据管理方面,BIM技术与VR技术的结合将实现地磅监控动态管理、施工现场的动态管理、试验室的动态管理等,为安全教育、上岗作业等活动提供全面支持。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关键技术,我们旨在实现工程建设的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2.4搭建BIM施工管理平台

BIM施工综合管理平台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集成管理平台。该平台涵盖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协作管理、动态数据管理等多个模块,以确保项目的全面管理和高效运行。为实现综合管理平台的顺利运行,我们依赖多种BIM模型的支持,其中包含地质数字模型、地形地貌模型、水文水系模型、施工临时结构模型、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等建筑模型。这一多模型支持的结构,为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基础,有助于更好地协调各个方面的施工活动,提升整体管理水平。通过这一建筑工程集成管理平台,我们致力于实现项目的高效运转、资源的优化利用,并为未来的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有力的经验支持。

3交通工程立交桥项目施工中信息化监控监测技术的应用

3.1信息化管理监控

1)建设工程智慧云平台

在云平台上,完成了工程 WBS分部项划分、计量报表、进度报表、质检数据上传、系统数据上传、质量安全数据对接、办公自动化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对质量安全、工程进度、费用数据进行了统一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系统和质量安全业务数据中心,从而实现了对工程现场的可视化调度与信息化管理。

2)建设管理BIM协同平台

在项目中引入了工程质量可追溯系统,并将其建成了一个数据采集、分析、传输系统,并与建筑工程智慧云平台相连接,保证了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该系统由工地试验室数据实时采集系统、拌和站数据实时采集系统、施工质量数据采集系统、视频智能辅助分析系统等组成。

3)在重点施工部位建立在线视频监控系统

在搅拌站、加工场、仓库、试验室、隐蔽工程等方面,都要安装摄像头,对这些地方或者是重要的设备实施远程视频监控,将有关的视频与建筑工程的智慧云平台连接起来,对潜在的重要危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将其应用到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体系中。在搅拌站、钢筋加工等关键区域,安装环境监控设备和自动除尘喷雾装置,对可吸入颗粒物、噪音等进行监测,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实时上传到建设工程智慧云平台,并将其上传到当地政府环保部门。

3.2信息化施工监测

在施工期间,对周边建筑的变形、沉降、裂缝和构筑物倾斜等进行全面的监测,监测频次为1/,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隔2天进行一次,若遇有重要建筑物,则应增加监测频次。在整个施工期间,对坑内和坑外的水土压力、坑内和坑外的地下水进行了为期2天的全面监控。在支护桩施工过程中,要在15-25米之间对6 H内的管道进行监测,测量值要符合各个管线产权人的规定,若检测结果超出规定,必须立即停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除以上措施外,还要对施工方案、开挖进度、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改进;在发布红色警告的时候,要马上通知有关部门,在对其进行科学和严格的分析和评价之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变更施工工序或者是设计参数,必要的时候要马上停工。

4结语

为了提升信息化监控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我们借助建设工程智慧云平台、建设管理BIM协同平台和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工程质量、进度、费用等方面的统一控制和可视化管理。这些平台的建设为信息化管理监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施工监测方面,我们通过全面监测周边建筑的变形、沉降等情况,以及对水土压力、地下水等因素的监控,保障了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综合而言,BIM技术和信息化监控技术在该交通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充分发挥了作用。通过科学的组织架构、明确的应用目标和关键技术,以及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监控手段,项目得以高效、安全、可持续地推进。这一经验也为未来类似工程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林文亮,唐秀芳.基于BIM的信息化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2(9):135-136.

[2]许时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WBSBIM模型分解及编码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5):15-18.

[3]尹平,李乐,刘冲.BIM技术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产业创新研究,2021(24):48-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