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策略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祝城芳

浙江西子商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就是对施工安全、进度、质量管理和控制,它必须与土建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融为一体,对各个施工阶段的关键内容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并采取科学的控制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建设水平。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如何对项目进行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对整个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对如何强化建设单位的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设单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策略

正文


1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缺乏对施工单位实力的了解

建筑工程而言,它在招标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建设单位往往因为自身的种种原因,对施工企业的整体实力认识不够;对施工单位的资质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只是走个过场,这就使得很多没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进入施工,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风险。

1.2.建设进度、质量控制不严

近年来,建设单位把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看作是施工管理主要工作,所以对施工阶段的进度、质量管理不够重视,只把重点放在项目的安全建设上。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项目实际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工程的材料和技术等未实时监管,特别是有些项目经理,因为过分地追逐自己的利润,致使对关键工程节点及隐藏工程的检查不够仔细;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按有关规定办理竣工验收手续,致使建筑工程管理出现质量问题

1.3建设单位盲目赶工期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有些管理人员为了自己的业绩,把项目提早投产;没有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制订很多不合理的工期,随意压缩项目的工期,只为追逐施工进度;建设单位没有对各个施工过程的相互工序联系进行充分的考虑,这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造成重大的工程质量事故与安全隐患。

2加强建设单位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      

2.1优化工程造价的控制

第一,如何控制施工标底。建设单位要根据项目总体投资的需求,根据自己的施工项目特点,聘请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才来编制施工项目标底。不能仅从编制成本出发,利用施工单位内的人员,或没有相应的编制技术,这样就会导致编制费用的增加,对各方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可以聘请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家,在招标之前就对项目做出合理的估价,并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在编写时,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操作,防止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清单漏项并影响工程的质量与进度。第二建筑工程项目更改进行管理。在建设过程中,如确需对有关的工程项目进行变更,要提前做好设计变更、做好预算清单,特别是对工程成本有较大影响的变更,应在概算后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审查防止因材料漏检而导致企业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对内容详实、概算及其他方面均满足要求的变更,应由有关部门签字。在工程变更前,应充分利用有关专家的专业知识,对整个项目进行再评价,以确保项目信息的完整性。在工程变更后,应根据有关规定,合理移交施工项目,保证资料齐全,程序完备。第三对工程材料进行管理。建设单位对工程所用材料要严控,按时按质按量采购,并保存好有关材料往来单据,进场后进行三方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相关材料资料要整理并组卷,以便在竣工后进行复核。对工程造价高、数量大的工程项目,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进行采购,使采购工作做到公开透明。如在土建工程中对甲供材的供货建设单位可采用招标方式这样既可以节省投资成本,也可以加快整个建设工程施工进度,从而缩短工期

2.2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的高度关注,建设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它在施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建设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越来越重视,但管理人员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却常常缺少完整的管理体系。为此,建设单位必须在施工之前,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体系,这样才能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建设单位也要强化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与检查,使其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相互协调和互补,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持续的提升。

2.3强化对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管理

为保证在工程建设中对质量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建设单位通常会将其委托给监理公司,并充分发挥其专业的管理经验,以达到工程质量专业化的管理目的。同时,监理单位就必须把工程质量控制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把工程质量控制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要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的整个过程,在选定了工程监理机构之后,就必须对监理机构的质量职责进行全面的界定,让其能自觉地按照监理合同的要求去做从而达到对项目质量的合理控制。另外,建设单位要对监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管,并与监理机构共同做好分部分项工程的监测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促进监理机构更好地履行合同义务,又能实现对项目质量的有效控制。

2.4做好工期和工程质量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监控。建设单位应充分重视投资人的意见,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聘请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实施有效监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调查、审计和统计等手段,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将这些资料汇总后,再向投资人报告,以便制定应急计划。在项目的质量管理方面,如将重点材料设备从甲供改为甲控,从而达到对具体的材料和设备进行管理,确保项目的质量,充分发挥批购的优点,发挥集采购的特性,减少采购的费用。同时,管理人员制定相关的监管制度,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进度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工程进度进行安排;另外管理人员亦可对全局提出合理、科学的建议。

 2.5加强工程隐蔽验收质量监督

施工管理阶段是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以建设单位应该保证施工的精度,把所有的漏洞都堵死;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施工单位往往会出现与设计不符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情况。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管理时要严格把关,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对隐蔽工程的检查要严格。隐蔽工程具有时效性,一旦完成,就不可能再进行检测,如果留下隐患,就不能补救建筑工程项目监管的重点。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基础工程的基底、基槽,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钢筋绑扎以及构件模板尺寸,还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检查、要求出示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工程具备了隐蔽工程的条件,则需要施工方首先要做好自我检测如果自我检查合格,则要在隐蔽工程开始之前,告知监理单位的现场代表,对隐蔽工程的情况进行核查,并参与到隐蔽工程中去,及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相关影像照片,以便存档及复查。但隐蔽验收不合格的施工节点,责令施工企业限期进行整改,再组织相关进行单位联合验收,一致认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设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立足于现实,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加强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的力度,制订相对可行有效的措施,改善施工管理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整个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肖奕皆. 建设单位如何科学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分析[J]. 四川水泥, 2019(12):1.

[2]少棚 郝. 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分析[J]. 工程建设,2020,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