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跳车问题产生原因及处置措施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黄敦飞

(无锡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101)

摘要

桥头跳车是公路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车辆的舒适性。同时,在公路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由于车辆经常因跳车撞击桥梁,提高了桥梁的维护成本。因此,公路企业施工过程中如何解决公路桥头跳车的问题,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将分析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处置措施,以促进公路施工稳定发展。


关键词

桥头跳车;产生原因;处置措施

正文

前言

桥梁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桥梁工程使用过程中桥头跳车问题进场出现。针对桥头跳车问题在施工中进行有效的工程质量的监控工作,可以有效解决桥头跳车问题,从而保障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由于桥梁工程往往位于地形复杂的地区,相关外力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需要确保工程质量的监控工作作业更具针对性,能够满足基本的质量控制要求,从而有效避免桥头跳车问题。

1.桥头跳车问题的危害

桥头跳车是指车辆经过桥梁后或者接近桥梁时,由于桥梁与相连接的路面桥梁之间的沉降差异超过一定限度,导致车辆通过时出现跳动现象。由于跳车的存在,车辆必须减速,极大地影响了骨干网的同行功能,同时,严重跳车可能造成翻车、追尾碰撞等交通事故,危及人、车、财产安全。

2.桥头跳车问题产生原因

2.1地质条件差导致沉降

桥梁通常位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地质条件具有土壤松软率高、基土孔隙度大、抗压性高、抗剪强度低等共同特点,因此,路基应力相对较高,更容易造成路基沉降。同时,由于桥头跳车段的路基体积高于一般路段的路基体积,因此产生的附加应力更大,从而导致路基的更大沉降。尤其是从施工背景来看,由于地质原因,难以有效处理软土层,施工后长期使用时会出现沉降不良的现象,当沉降差异超过一定高度时,就会发生跳车现象。此外,桥台通常是用钢筋混凝土填充的实心体,其路基通常为加固桩基,因此一般不会发生竖向沉降变形。但由于水分和孔隙率的特殊性,即使完全压实后,也很难避免路基压实等因素造成的施工后沉降,搭接路基会累积变形,当搭接路基不足以单独支撑上部车辆的荷载时,就会断裂形成高度差,导致桥头跳车。

2.2防排水设备不完善

由于防排水工程结构的不完善,排水不均匀。路面和边坡的渗漏沿桥梁后部渗入路基,侵蚀和软化路基填料。同时,桥梁一般位于河流区域,水位上涨时通过水面的路基两侧直接被淹没,导致路基被侵蚀,以及桥头跳车。

2.3施工质量控制不足导致路基沉降

由于公路施工程序不合理,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不能满足相关要求。有的施工部门在进行桥头堤防回填工作时质量意识不强,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工作。经常发生:原有的土壤没有完全清理干净、路基的厚度没有严格控制、压实程度达不到要求、缺乏有效的压实设备、填料不合格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

3.桥头跳车问题的处置措施

在公路上桥头跳车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受到外部因素的严重影响。有必要分析汽车跳车的原因,从公路的早期结构设计到公路的后续施工和运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桥头跳车问题。

3.1应用合理技术加固路基

路基加固是防止桥头跳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软土路基,路基加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常用方法:

(1)路基置换技术:路基置换处理是指将原本的低强度土体用高强度土体代替。为了满足路基的强度要求,在应用路基置换处理技术时,通常选择耐腐蚀性强、稳定性相对较高的砂石作为路基材料。在处理路基之前,施工方必须首先挖出低强度的土体,然后用高强度土体代替,然后夯实以增加路基的强度和承重能力[4]。施工人员应使用大型设备在填充点反复进行夯实作业,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路基的承载性能,还可以起到提高软土层压实率,避免塑性边坡。这种技术消除了公路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较差的问题。

(2)强压实路基处理技术:压实路基处理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土体加固技术,首先要对公路路基的地情进行详细的测量,具体的测量要素包括压实深度、土体性质、填料容积、荷载大小等,其次,必须根据软土路基的实际性质来调整砾石桩和强压实的组合。最后,在确定填料量和砾石桩的强压实度后,必须对土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然后才能使用砾石桩进行压实处理。在压实路基施工中,需要利用施工设备对路基进行夯实,在现场施工应要根据路基本身的性质确定夯实量,提高公路路基的承载力。

(3)CFG复合桩路基处理技术:6CFG复合桩路基处理技术可以将路基上部的荷载力传递到路基的深部,然后通过减震作用永久减小冲击力。CFG桩的,即水泥粉煤灰砾石桩,由粉煤灰、水泥和少量的砾石制成,与其他技术相比,其设计和施工相对简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效率。在高层公路的路基施工中应用CFG处理路基后,路基的强度将大大提高。与其他物质相比,粉煤灰的渗透性很强,用于回填路基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回填压实速度,有效避免路基混凝土结构中水化热的发生。此外,粉煤灰质优价廉,可节约成本,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中粉煤灰与水泥、砾石的配比应均匀,以提高路基压实性能和质量。

3.2改善防排水结构

要注意桥梁与公路连接设计,并填充粘性土壤或石灰稳定土体,防止雨水进入路基。具体排水结构包括:在路段回填土施工前,将路基的初始土体布置成双面拱形横向坡,在回填场地的路基两侧铺设防水土工布,在边坡下进行隔水渗漏。对于充填透水物料的桥梁后部,还必须布置排水设施,特别是回填超高断面桥梁后部,应设置较完善的排水系统,以防止泥沙渗入桥梁后面的路基,造成骨料的侵蚀和软化。

3.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由于桥梁施工的管理非常复杂,因此需要建立可靠的施工管理制度,严格检查各填充层的宽度、厚度、平整度、压实度等控制参数。为了减少沉降差异,在现有的标准上增加路基压实要求。主要有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责任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工程体系,注重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实际问题出发。同时,也要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把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引入到个人身上,让每个人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2)科学选择施工方案:科学施工方案的选择主要包括:施工前期准备,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对施工方案、技术报告、施工组织项目审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具体实践中加强技术管理,并实行施工技术信息审查和公开制度。同时,分析可行性,并提出应用技术支持的措施。此外,实施项目管理制度。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常见问题制定防控预案,以便加强项目管理。

(3)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对桥梁的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工作程序执行工作,并及时调整。

(4)加强材料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应用材料是水泥、砂和钢筋。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如果钢筋质量不达标,抗拉性能就会变弱,混凝土材料质量有问题,结构的抗压能力也会变弱。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工程方案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符合性,在生产前必须对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型号、数量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检验和检验,避免材料出错。此外,还需要科学地配备各种桥梁材料的存储区域,并进行防护施工以备将来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说公路桥头跳车现象是路基沉降不均导致的。桥头跳车问题的处置需要从设计、施工、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处理,以控制和解决桥头跳车问题。为逐步提高公路施工质量,减少桥头跳车的发生率,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公路施工中出现的自然因素制约,防止外界因素对公路施工的影响,从而提高我国公路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龙,李志杰,张晓营.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2(10).

[2]黄如鑫.关于公路桥头跳车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3.

[3]韦春艳.CFG桩复合路基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23(3):128-1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