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正文
引言
建筑企业增强竞争力、落实好精细化管理是其稳健发展的核心任务及目标。其中,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是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工程造价的动态管控,可以在项目全过程充分掌握建筑项目成本情况和间接控制项目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健全工程造价动态管控举措,推行科学的工程造价动态管控对策,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原则
1.1真实性原则
对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施工企业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工程建设要求,强化动态管控造价,构建和完善工程造价体系,进而实现动态管控方案。比如,策略准备与图纸规划,由于有着较广覆盖面,故而需严控动态管控要求。另外,要结合工程各阶段特点,明确动态管控标准,提出合理动态管控计划。
1.2全面性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有着较高的成本,施工企业要承受较高风险。造价动态管控中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完善动态管控机制,重视造价管控渗透,多方面实施管控举措,减小建筑工程作业风险,完成动态管控任务。
1.3和谐性原则
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还应该坚持和谐性原则。按照公司发展计划,强化建筑工程管理,重视作业安全,注重提高安全意识,强化现场保护。另外,要改进工程设计,结合节能环保要求明确成本管控策略,确保建筑项目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稳健发展。
2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的因素
2.1不良的成本控制与监督
成本控制是防止成本超支的关键步骤。如果项目经理或相关责任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监督,就容易导致成本超支。成本控制包括对项目预算的跟踪和分析,确保开支符合预算计划。同时,及时发现成本异常,并及时采取相对应的纠正措施。
2.2技术水平和人员能力不足
动态成本控制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其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水平和人员能力。但是,在多数项目中存在技术水平和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动态成本控制效果不佳:第1,技术水平不足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动态成本控制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等,要采集、处理并分析大量复杂数据。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和技术门槛等原因,多数项目的技术水平较差,降低了数据处理效率和数据分析准确性,影响了动态成本控制效果。第2,能力不足会导致管理人员无法正确理解和应用数据分析结果,进而影响决策质量。动态成本控制要求成本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员筛选不严格且缺乏培训机制,导致人员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动态成本控制效果。
2.3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缺乏重视
目前,大部分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时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不少施工团队的工程管理者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未严格要求控制成本、忽视材料的浪费现象导致施工成本大幅增加,降低了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效果。
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措施
3.1动态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
①高效的沟通与协作动态管理注重实时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灵活使用在线协作工具和沟通平台,以便项目管理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及时分享信息、讨论问题、解决难题,并快速做出决策。这有利于提高沟通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减少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和误解,从而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②灵活的计划与调整动态管理允许项目团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计划和调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市场变化、技术进展、需求变更等各种变化因素。动态管理允许项目团队及时评估变化的影响,并相应地进行计划和调整,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并满足最终目标。
3.2设计阶段控制路径
设计阶段是对工程造价变动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方案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在该阶段,工程造价人员要与设计人员积极沟通配合,重点工作如下:一是初步设计阶段。充分结合工程造价和工程设计工作中所有的要素,科学分析、科学定量,在最优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工程造价工作进行全方位把控。二是技术设计阶段。由于该阶段对投资估算产生的影响事件占到了全部影响的70%以上,因此,在该阶段,工程造价人员要密切关注基本设计的变动情况,以此作为调整工程造价方案和招标文件准备工作的依据。三是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纸最终的设计方案关系招投标报价、工程合同价格等工作的顺利实现,还会影响工程预算条件的变动,同时也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竣工验收结算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图设计时要科学分析施工环境,认真研究影响工程进度的各项因素,工程造价人员还要从现有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实践资料中吸取经验,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尽量降低由于项目设计变更等原因所导致的成本变动影响。
3.3施工阶段材料的造价动态管理
在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过程中,施工材料的使用和维护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材料的造价管理,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运营。①采购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因此,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该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以确保采购成本低于预期,同时保证材料质量,以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通过招标的方式,供应商可以自由竞争,从而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所需的材料。②为了充分发挥建筑材料的潜力,我们必须提高其使用效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回报。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材料的管理,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中间成本。为了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我们必须加强对工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有效的节约资源的技术,并且不断改进施工管理,从而有效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③为了有效地减少材料的运输费用,在采购和保管过程中,运输应当被视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大规模建筑工程需要大量使用建筑材料,但这也意味着运输费用的增加,为了降低费用,必须加强对运输过程的管理,并且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的费用支出。
3.4合理实施造价管理者培训
建筑单位管理者的素质及能力影响造价动态管控举措的有效落实。基于此,建筑单位应定期开展培训,让管理者了解最新造价计算及管理方式,基于案例讲解使管理者进一步认识如今所大力推广的动态管控举措,确定应该关注的管控重点,持续优化管理实践过程,让造价动态管控得以全方位落实,达到对每个施工环节造价的切实管控,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
结束语
如今建筑单位所处竞争十分激烈,增强竞争实力是其维持稳健发展的核心所在,建筑工程动态管控被诸多因素干扰而造成动态管理措施无法充分落实,基于此,建筑单位要加深造价动态管控认识,注重建筑设计环节布局管理,并且持续提高管理者综合能力,在确定造价动态管控的前提下,落实好决策环节、招标环节、施工环节、结算环节、竣工环节等的动态管控,有效达到减少工程造价目的,确保企业效益,进而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解析[J].散装水泥,2022(06):58-60.
[2]胡爱春.初探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J].散装水泥,2021(06):29-31.
[3]陈小玲.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2021(34):3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