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张鑫

(南雄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韶关 南雄 512400)

摘要

随着“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建筑业将迎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往往有着战线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复杂程度高、施工环境杂、参与人数多等诸多特点,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运作过程中将会面临较多不确定性的项目风险,本文简要阐述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相关流程、主要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

正文


1   风险管理理论及流程

风险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建设寿命周期内,风险存在于项目的任何一个地方,且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突如其来的风险事件往往会让项目管理处于被动状态,甚至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事故。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前识别、规避、控制或消除风险,避免或降低风险事件对项目造成的伤害,从而提升项目的风险管控能力。风险管理流程通常由四部分组成: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具体如图1所示:

图片1.png 

1  风险管理流程

2   风险识别判断

建筑工程的风险因素较多,这就对项目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风险管理的难度急剧飙升。风险识别是指通过过往经验或者通过某些方法对项目开展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筛选判断,这项工作通常需要项目管理方在前期做大量的资料研究和项目模拟,从而对项目风险进行分类、比较、整合,保证风险识别的有效性、准确性、真实性、独特性等。通常对风险进行识别的方法有情景分析法、流程图法、德尔菲法、SWOT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等。

对于中小型、相对固化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可以采用德尔菲法进行风险识别判断,德尔菲法主要是组织多名业内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家团,通过匿名询问的方式将项目详细、完整的项目资料给到各位专家进行独立分析,并收集汇总各专家意见,在综合整理后再同样采取匿名询问的方式将有分歧、有争议、不统一的信息反馈给各位专家征求意见,如此反复多轮直到各位专家的专业意见趋于统一。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主要的风险在于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合同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安全风险、社会风险。

1  建筑工程项目主要风险

政策风险

政策调整、规范调整、行政干预、强制执行、政府换届

经济风险

物价波动、汇率波动、利率波动、资金链、投融资

合同风险

履约能力、分包管理、农民工保障、材料供应

技术风险

地勘准确性、设计缺陷、施工技术壁垒

环境风险

征地拆迁、管线迁改、自然灾害、严寒酷暑、水文地质

安全风险

安全防护隐患、消防隐患、用电隐患、大型机械设备隐患

社会风险

宗教信仰、城市治安、民风民俗、疫情、重大突发事件

 

3   风险量化评估

在风险被正确识别过后,需要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从而确定风险的危险程度等级。风险量化则是通过相应的理论方法模型,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数据量化,对各单一风险的危险程度进行判断定级,从而推断整个项目的风险等级。风险量化评估的主要有专家调查打分法、决策树法、AHP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2  各风险评估方法优劣势

风险评价法

优势

劣势

专家调查打分法

操作简单、结果直观

主观性太强,容易产生极端

决策树法

逻辑性强、不容易遗漏

方案选定易受主观影响

AHP

多目标定性定量分析

无法处理复杂问题

模糊评价法

系统性强,可处理复杂问题

各风险指标易出现重复现象

 

在风险量化评估的过程中,务必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尽可能避免或降低主观因素影响,同时应结合多种评估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4   风险控制处理

风险控制处理是风险管理流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风险控制处理是在风险量化评估的基础上,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合理、有效的措施方法来避免或减少风险因素对项目造成损失。风险控制处理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提前制定风险管控措施,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应对情形:一是从风险产生的根源上管控风险,在风险萌生之前或者初期,采用一定的手段或措施提前消灭或降低风险产生的影响,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二是采取某种手段或措施将风险进行转移嫁接,从而达到缓解目标主体风险压力的目的[1]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在面对不可抗拒或超出承受范围的风险时,不得以采取某些手段或措施对风险进行回避。主动放弃为无奈之举,放弃则意味着失去了部分工程利益。风险是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关联性,刻意回避某部分风险可能会引发其他新的风险,这种风险控制的方法是下下策。

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将一部分风险转移到有承受能力的第三方主体身上,让第三方代为承受相关风险,从而降低项目的综合风险程度。风险的转移并不代表风险消灭,风险依然存在,只是风险的承受主体发生了改变。例如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转移风险,让保险公司代为承受,在风险事件发生时,由保险公司承担损失,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护项目的利益不受损伤。

(3)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意味着要项目完全独自承担风险,风险事件产生的所有不利影响均由项目承担。风险自留有两种情况:主动自留和被动自留。主动自留是指在风险因素被评估为可控时,认为风险的影响在承受范围内时,将风险进行自留;被动自留则是指在突发情况或准备不足时被迫进行风险自留,风险的具有不确定性、复杂多样性、关联性,在管理过程总不可能识别所有的风险,被迫风险自留是常发生的事。

4   总结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全球化模式快速发展,如今建筑工程项目的体量、规模、难度也越来越大,存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对现代管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项目管理方能够科学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进而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任宇新.内蒙古电力公司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2] 李双兰李双艳芦新月.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风险研究[J].现代刊物,201808:56.

[3] 朱立波.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风险分布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

[4] 工程项目管理实施中的风险管理探讨[J]. 刘水仙.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

[5]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J]. 陈美灿.工程技术研究,2022(24).

[6] 新时代背景下工程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李玉松.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