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要点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裴燕

陕西金钼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渭南 714026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传统建筑给排水存在能耗高、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不符合当前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本文旨在分析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要点,以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节水;技术应用

正文


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给排水领域的节能节水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关研究表明,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节水技术主要包括:优化给水设备选型、改进管道材料、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如节能节水技术的推广程度不高、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等。建筑行业应当综合考虑如何应用节能节水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并积极推广节能环保理念,应用先进的设备材料,解决当前资源浪费问题,确保给排水工程建设能够落实节能减排,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节水技术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传统建筑给排水系统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低、能耗较高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的需求。因此,探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通过节能节水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水泵、加热设备等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采用节能节水技术可以降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能耗,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通过应用节能节水技术,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能耗和维护成本得以降低,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节能节水技术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这些技术有助于提高建筑的绿色等级,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作用体现在缓解水资源短缺、降低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和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等方面。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为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要点

2.1优化给水设备选型与布置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优化给水设备的选型与布置是实现节能节水目标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设备选型和布置可以降低系统的能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整个建筑的用水效率。给水设备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规模、用水量及水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高效、节能、环保的给水设备是实现节能节水目标的基础。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给水设备变频调速供水设备、无负压供水设备、叠压供水设备等。这些设备在节能节水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型。例如,变频调速供水设备适用于高层建筑、小区等大型供水系统,其能根据实际用水需求自动调节水泵的转速,从而实现节能目的。无负压供水设备适用于供水压力稳定的场所,它能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实现连续供水。叠压供水设备则适用于供水压力波动较大的地区,其通过叠加多个水泵的方式,实现恒压供水,从而降低能耗。

给水设备的布置应满足易于操作、维护和检修的要求,同时尽量减少管道的长度和弯头,降低水流阻力,以便实现节能效果。设备的布置应合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例如,水泵房的位置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供水管道的长度。同时,设备间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方便操作人员出入。

2.2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

在一般情况下,城市内部的给水系统在设置压力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何满足高层建筑的需求。随着楼层的不断提升,水压也会因此下降,很多高层建筑在建造的时候更加需要对无法通过市政压力直供楼层进行二次增压供水,这样才能够确保所有楼层的用户能够顺利用水。其中二次供水水泵的工作压力应满足最不利生活给水点处压力低于0.2Mpa,这样能够确保整个用水系统的正常运作。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技术使用原理是通过稳流罐内消除负压,进而实现水资源压力的合理控制。无负压变频供水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实现对水压力的调整,确保水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具备较高的效率。用户生活用水水量减少或市政供水条件变好,供水提升。设备均会迅速察觉到这种状态,继而暂停运作。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

2.3采用节水型器具和配件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采用节水型器具和配件是实现节能节水目标的重要手段。节水型器具和配件具有较低的漏水量和较高的用水效率,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首先,在选择节水型器具时,应关注其用水效率。例如,选择低流量马桶、节水淋浴头、节水洗衣机等2及及以上节水型器具,可以大幅度降低用水量。此外,还可以选择具有感应式或者延时自闭功能的水龙头、阀门等设备,避免人为疏忽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其次,在给水系统中采用高质量的配件,可以降低系统的漏水量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漏水现象。同时,定期对给水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管道和阀门,也是降低漏水的重要措施。

2.4节水施工管理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加强节能施工管理与维护是实现节能节水目标的关键环节。根据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结合项目实际,制定合理的节能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节能设备的选用、节能管道的布置、节能施工方法等方面。在制定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指导,确保各项节能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措施得到严格执行。通过现场调控,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2.5、节水施工技术措施

给排水施工时,必须要结合现场实际,使给水设施的布置既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亦满足便于操作、维护和检修的要求合理的管道布局和直径可以减少流体阻力和泵组的能耗。减少供水管道的长度管道安装横平竖直,坡度和坡向正确,减少误差;弯头采用45°弯头;增设控制阀门,采用分区供水、优化供水压力、流量、减少管道磨损等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水流阻力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效果。对于高层建筑和大型供水系统,给水系统还考虑后期发展供水能力并预留接口,以便于扩展和升级。

2.6、加强节能运行维护

节能设施的维护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的关键。维护工作主要包括设备检查、清洁保养、故障排除等方面。定期对节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平稳、无异常声音、无泄漏等现象。检查内容包括设备运行参数、设备外观、设备连接部件等。定期对节能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污垢,润滑设备连接部件,确保设备运行顺畅。一旦发现节能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进行排查和维修。对于不能自行处理的故障,应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7、实施雨污分流技术

雨污分流便于两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实施技术简单并且成效显著。由于雨水污染轻,经过分流后,可直接排入城市内河,经过自然沉淀,即可作为天然的景观用水,也可作为供给喷洒道路的城市市政用水,因此雨水经过净化、缓冲流入河流,可以提高地表水的使用效益。同时,让污水排入污水管网,并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实现污水再生回用。雨污分流后能加快污水收集率,提高污水处理率,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明显改善城市水环境,还能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3、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节能节水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备受关注。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效节水器具逐渐成为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主流。例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设备,通过改进技术,降低了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影响节能节水效果的关键因素。优化给排水系统,包括合理布局排水管道、减少管道摩擦损失、降低排水泵能耗等,有助于实现节能节水目标。落实雨污分流项目,推广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雨水,可降低建筑用水对市政水源的依赖,减少新鲜水消耗。废水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废水资源的化害为利,降低建筑用水成本。例如,采用中水处理设备,将生活废水处理成可供绿化、冲洗等非饮用用途的水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给排水工程中采用节能节水技术,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水资源浪费,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化给水设备选型与布置、采用节水型器具和配件、加强施工管理落实节水施工技术、加强运行维护与雨污分流技术等措施,可为建筑提供安全、可靠、节能的给排水服务。在今后的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应继续探索和研究新的节能节水技术,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颢,唐永智.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有效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9):136-138.

[2]陆研野.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与节水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3,(08):181-183.

[3]陈国栋.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有效应用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23):75-77.

[4]王传德.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水节能技术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21,(07):129-130.

[5]陈延涵.分析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20,(06):7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