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李海涛

中安蓝山科技有限公司235000

摘要

本研究专注于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深入研究其关键施工技术。工业厂房建筑具有复杂的形式和布局,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关键施工环节,以确保质量和安全。本文重点讨论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钢筋捆绑、模板支撑和混凝土浇筑,提出改进方案,旨在提高结构的质量和性能水平。


关键词

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稳定性;质量安全

正文


 :

工业厂房的建筑主体结构对于生产运营至关重要。与一般建筑不同,工业厂房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复杂,施工要求严格且需要先进技术支持。施工包括钢筋构造、模板支撑和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本研究将深入探讨这些关键施工技术,提供深刻见解,并提出改进方案,以确保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1 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1 模板安装关键要点

工业厂房模板工程的成功施工始于配板设计。设计人员需根据施工规范制定模板支撑配置图,确保基准线的准确定位和支撑立柱的精确安装。特别要关注楼板垂直连接和柱与柱之间的连接,以确保结构受力均衡。在模板安装中,需注意不同部分的安装方式差异。在梁模板安装前,必须准备柱模上口施工,包括梁位置的确定、轴线和水平线的标定,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支柱高度。梁底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拉线调平。在楼板模板安装时,要仔细分析排列图,并确保支柱和龙骨的安装符合高标准要求。必须精确计算支柱和龙骨间距,铺设楼面模板后,仔细检查模板安装质量,包括板面和梁面的清洁程度、板面标高、脱模剂施工,以及支架的牢固性。特别注意支架的可靠性,确保模板的梁面和板面彻底清理,满足规定的清洁标准。

1.2 模板面板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模板面板材料时,需优先考虑混凝土外观质量和性能需求。大型钢模材料和多层板是首选,因其强度出色,多层板还有保温性能。多层板在长期使用中有多项优势,包括表面平整度、外观装饰效果,以及保温和防水性能。在选择模板材料时,需充分满足工业厂房建筑主体施工的技术要求,并仔细研究设计图纸。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1.3 模板的加固施工

模板的加固涉及四角阴角模板的精确定位,边楞部位可采用螺栓加固,以防止浇筑漏浆。在钢筋绑扎时,需留孔洞,以防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开裂。安装可调丝杠时,需考虑后续加固和拆卸。在加固模板前,混凝土必须充分搅拌,确保达到设计强度和质量标准。边梁可采用双钢管与角钢焊接以增强稳定性。确保芯模和钢模板之间的紧密结合,采用销子工艺,并借助双架管辅助保证与施工脚手架的牢固连接。

1.4 钢模板施工

混凝土浇筑和钢筋绑扎结束后,需组装芯模,通常包括10片钢面板,带上上下阳角,将其送至施工现场,留出边楞部位固定空间,内部使用可调螺丝杆。严格遵循施工步骤以确保安装精度。外观质量可采用线坠测量方式测量,验收合格后。模板可放在托木上,并通过规定的对接和固定方式完成脚手架搭建。为确保施工安全,需实施临时支护,包括支撑结构搭建和地钉铺设等。

1.5 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阶段,需依据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拆模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工业厂房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在底模拆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混凝土强度规定,确保施工安全和可靠性,避免施加过大力量,同时应避免强行撬动,以免导致混凝土缺陷和边角脱落等问题。为保障施工安全,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业时间,并进行现场巡视检查。模板拆除后,需彻底清理模板上的杂物和混凝土残留物,涂刷脱模剂以保持模板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拆除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操作,确保施工安全,并按照承重部分和非承重部分的顺序进行拆卸。详见表1。

1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2 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原材料选择

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施工必须始于原材料的精选,这包括水泥级配的严格检查。此举旨在确保水泥质量满足相关要求,以防止潜在的裂缝或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从而有可能影响正常的生产任务并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业厂房建筑中,必须格外关注水泥中不得含有氯化物,并应禁止使用含氯化物添加剂。这些举措有助于确保混凝土施工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2.2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搅拌必须考虑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性能。使用混凝土搅拌机,控制搅拌时间以确保最佳效果。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搅拌机型号,自落式和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常用。塑性混凝土通常用自动下料式搅拌机,轻质骨料混凝土和干燥硬性混凝土用强制式搅拌机。了解自动下料式搅拌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很重要。搅拌时间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通常最短时间为90秒,可延长30至60秒,但不可在出料后添加水。

2.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工业厂房建筑的关键步骤。浇筑前,需检查隐蔽管线和预埋件,确保楼板区域清理、湿润且无杂物。严格遵守通用规范和准则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混凝土输送时,需选择合适的泵送方式。粗骨料最大粒径超过25mm时,泵管内径不得小于125mm;粗骨料最大粒径小于40mm时,泵管内径应保持在150mm以上,以确保泵送正常。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采取止水带和冷却水管等措施以防止裂缝。竖向混凝土结构浇筑时,需控制自由倾落高度,粗骨料最大粒径超过25mm时不得超过3m;粗骨料最大粒径小于25mm时不得超过6m。如未满足标准,可使用溜管、串筒和溜槽等设备进行调整。在混凝土浇筑中,要考虑楼板的布置,尤其是主梁与次梁的情况,应按次梁方向浇筑。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要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超过30°C,同时避免混凝土温升超过50°C。

 

3 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技术

3.1 钢筋验收

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与钢筋强度密切相关。在钢筋材料质量检验中,对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指标需受到严格的限制。具体要求是,实测的钢筋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不得低于1.25;钢筋的实测屈服强度与屈服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得超过1.30。

3.2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专业技术领域,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操作。加工钢筋时,必须确保钢筋表面没有颗粒状或片状的老锈或损伤。加工操作需在室温下进行,不得对钢筋进行任何形式的加热处理。加工过程中,需要确保一次性完成钢筋的弯折、冷拉、除锈、调直、弯曲和剪切等五个关键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最大化。在进行钢筋加工前,必须做好场地清理、设备安装与调试以及人员安排等准备工作,并严格遵循规范标准,以保证工程进展顺利。在进行冷拉拔之前,必须对钢筋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可塑性,从而增强其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钢筋经过预处理后,可使用冷拉设备进行冷拉处理,并通过机械作用实现快速冷却,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不同规格的钢筋,应选择适当的切割方式来剪切。对于钢筋等级直径小于12mm的情况,手动使用剪切器进行切割是可行的方法。当钢筋等级直径大于40mm时,必须使用锯床进行切割。

3.3 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常用的方式包括机械连接、焊接连接和绑扎搭接连接。在进行钢筋连接时,必须确保连接部位位于受力较小的位置,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需对所有横向和竖向受力钢筋进行加固处理,并施加预应力以提高抗裂性能。在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上,连接节点数量不得超过两个。若结构构件需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应避免使用焊接接头。若使用机械连接接头,接头面积应限制在原钢筋截面面积的50%以内。

 

4 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砌体结构施工技术

4.1 砌筑砂浆

施工砂浆的原材料,即生石灰和生石灰粉,必须进行熟化处理以生成石灰膏。熟化时间应分别不少于7天和2天,以确保砂浆具有足够的强度,保障施工质量。在工业厂房建筑施工现场,砂浆必须按照即配即用的要求配置和使用,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三小时。如果施工现场的最高气温在30°C以上,应缩短砂浆的使用时间,通常不超过2小时。

4.2 砌体结构施工规定

在进行砌体结构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两项基本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首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在墙体上设置临时性施工孔洞,洞口侧边与交接处墙面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得超过1m。同时,必须满足预留洞与相邻墙段的垂直度要求。对于临时性施工洞口的补砌工作,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特别要确保临时孔洞不渗漏。不允许在轻质墙体、窗间墙、梁或梁垫下,以及距离特定墙体约500mm处安装脚手架。

4.3 配筋砌体

在工业厂房建筑施工中,对于填充墙砌体工程,必须精确控制关键参数。在填充墙的砌筑作业中,无论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还是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其产品的龄期必须至少保持28天。运输和堆放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应特别注意,以免受到雨淋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5 结语

综上所述,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是工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生产连续性。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并提出解决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的方法,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这将有助于提高工业厂房的建设质量,支持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分析[J]. 宋文霞.工程与建设,2022

[2]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研究——以邵庄镇党群服务中心项目为例[J]. 张兴伟.房地产世界,2023

[3]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 何俊;谢双双.砖瓦,2020

[4] 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J]. 杨鹏.中国高新科技,20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