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的探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林吉

台州东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省台州市 318000

摘要

伴随经济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因其快速、高效、环保等特点,成为备受关注的建筑方式。建筑企业要重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和优化,加强施工技术控制和管理,保障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混凝土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要加强混凝土质量管控,才能提高建筑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主要对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其混凝土质量管控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质量

正文


引言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提前预制建筑主要构件,运抵施工现场后,按照既定设计将不同构件放置于相应位置,再通过焊接、混凝土浇筑等方式进行固定的施工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艺,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是施工周期短、能够提高物料应用率、降低损耗率等,因此,可推广应用。想要提高该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需要在施工全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1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优势

1.1预制件标准化

在对装配式建筑所用的部件进行预制和加工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批量和规范化的生产,从而确保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满足施工的需要,从而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除此之外,在完成预制构件的制造工作之后,可以将预制混凝土构件直接运送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场地,让现场工作人员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对各种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拼接,从而确保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的完整与稳定,提高施工的效率。

1.2缩短工期

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施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工期,因为它可以将大部分工作都转移到工厂进行预制,减少了建筑现场的施工时间和工序。此外,由于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大量的现场加工和调整,因此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为失误和质量问题,进一步缩短工期并提高施工效率。

1.3减少项目建设费用

在组装建造项目中,因为大部分零件都是在工厂批量制造,所以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建造成本。除此之外,在施工现场,只需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就可以进行预制构件的拼装工作,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现场的工作人员的数量,从而可以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因其在工地上所需人力较少,且以机械作业为主,故可有效地提高工地的安全性,减少安全风险。

2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现状

2.1现场条件差

现场生产混凝土条件差也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在现场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温度、湿度、气候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如高温和低温,混凝土的质量容易受到影响。此外,现场生产混凝土的条件相对较差,可能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也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

2.2工期紧张

工期紧张和施工速度快会导致施工人员难以充分掌握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艺。由于施工时间有限,施工人员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任务上,而忽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这样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或者其他性能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2.3监管不足

监管不足也是混凝土质量管控的一个问题。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通常需要多个承包商和供应商的合作,监管难度大,很难全面掌握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的每个环节。这可能导致一些关键问题被忽略或者延误,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3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策略

3.1重视施工准备工作

在准备阶段,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作业标准,制定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专项施工方案,规划施工流程和施工环节,重点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的运输、放置、吊装、安装环节、连接模式进行设计规划,以确保整体施工流程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在施工开始前,需要进行试验安装,试验安装的部分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元结构,在得出试验结果后决定是否调整安装计划,优化完善施工的具体方案,确保施工的实际质量;施工单位应负起责任,在准备阶段详细解读施工项目特点和施工计划,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细节。

3.2构件运输存储管理

为保障施工顺利推进,避免预制构件运输过程中受损,应加强构件运输过程管控。一方面,应合理设计运输路线,避免经过崎岖路段,增加运输风险;另一方面,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在构件之间及构件与运输车辆接触位置设置柔性垫片,避免构件受伤。此外,在对超高、超宽以及刚度不对称大型构件进行运输和堆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专门的保护钢排架,以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构件倾覆或者受损的情况。在构件存储方面,对存储工作提出以下要求:(1)按安装位置、种类、规格及吊装顺序,对构件进行分类并有序堆放;(2)做好保护措施,严禁将构件直接放置于地面上,要求在构件底层及构件之间放置垫块,并确保上下层垫块位置对齐;(3)加强堆放场地管理,为保障构件堆放的稳定性,需确堆放场地平整、坚实,并做好相应的排水工作,避免场地积水影响构件性能。

3.3预制构件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预制叠合板吊装流程如下:第一,做好吊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叠合板质量、表面是否有磨损情况等,具体要求:(1)操作人员均应持证上岗,无证人员禁止接近设备。(2)正式施工前,现场人员应重点检查钢索有无破损情况。进入施工期后,每周完成1次钢索检查。(3)如在吊装作业期间出现摩擦、碰撞事故,现场人员必须立刻检查钢索,原则是,钢索表面出现肉眼可见的磨损或是裂口,应立刻更换,否则钢索会成为高危工具,吊装期间随时可能断裂,增加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4)每一次吊装作业前,施工人员应检查吊点、吊耳是否有异常情况,常见问题是异物进入吊点中,施工人员应清除干净。(5)应控制螺丝深入吊点内部的长度至少达到2cm以上,否则可能导致吊装作业因深入长度较短而松动、脱落,甚至导致吊起的物料乃至固定装置掉落。第二,抄测基准标高,设置好独立支撑。第三,加固竖向构件,之后将叠合板吊起。第四,将叠合板吊装移动至目标位置上空,缓慢控制落下,不断调整高度、角度、方向,使叠合板逐渐接近目标位置。第五,依次完成节点支模、钢筋绑扎、管线铺设等作业,最后现场浇筑混凝土,完成施工。

3.4强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实现装配式混凝土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应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和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明确人员职责,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应加强对事故的应急处理,及时组织救援和处理事故后果,降低事故对施工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而言,研究和探索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进行分析,可以明确施工重点,确保各关键点的施工质量可以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使施工人员全面了解施工细节,从而确保施工作业的有序推进,使施工各环节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庄春平,段东芝.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控制要点[J].天津建设科技,2020(11):134-135.

[2]陈建德.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22(04):50-52.

[3]牛自立,王志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现场质量控制探讨[J].砖瓦,2022(04):65-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