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文物保护;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建模;损伤检测;修复与保护
正文
引言
传统的文物保护方法往往依靠人工观察和手工修复,存在技术难度大、费时费力等问题。然而,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文物保护领域出现了新的突破和机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非接触性、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在文物保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三维激光扫描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进行三维空间数据采集的设备。它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反射时间或相位差来获取目标物体表面的几何形状和空间位置。三维激光扫描仪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激光束从扫描仪到目标物体表面的返回时间或相位差来计算距离。它利用了激光脉冲的速度很快(通常为光速)以及计算机对时间和相位的高精度测量能力。激光扫描仪发射的激光束会被目标物体上的表面反射或散射,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回来。通过测量激光束发射与接收的时间差或相位差,可以计算出激光束从扫描仪到目标物体表面的距离。
在测距的基础上,三维激光扫描仪需要准确确定激光束的位置和方向。为此,它通常配备了精确的定位系统,如全站仪或GPS。这些系统能够测量激光扫描仪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朝向,并与测得的距离数据相结合,进一步确定目标物体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
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到的距离数据和定位信息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三维点云模型或其他形式的三维表达。数据处理通常包括数据校正、过滤、配准和三维重建等步骤。
2、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限制和挑战
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范围通常有限,对于大型文物或建筑物的全面扫描可能需要更高的精确度和更长的时间。这会增加采集、处理和存储数据的复杂性和成本。对于具有高反射或透明表面的文物,如玻璃、水晶或镜子等,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这些表面往往会导致反射、散射或吸收激光束,使得数据采集和重建变得困难。某些文物可能具有微小的细节、装饰或纹理,这对于激光扫描技术来说可能需要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先进的扫描仪。低分辨率的扫描可能无法捕捉到细微的细节,导致缺失或不准确的数据。大量的点云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并生成三维模型。这涉及到数据配准、去噪、过滤和重建等处理步骤,需要专业的软件和技术知识。数据处理的时间和复杂度较高,需要相应的计算资源和专业人员的支持。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和相关技术通常较为昂贵,以及对计算资源的需求较大。对于一些机构或组织来说,获取和维护这些设备的成本可能较高,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3、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策略
3.1文物数字化建模
文物数字化建模是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文物进行全面的、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生成文物的三维数字模型。这项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为文物保护、研究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物数字化建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激光扫描仪对文物进行扫描,获取文物表面的几何形状和细节。激光扫描仪发射的激光束会被文物表面反射或散射,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回来。通过测量激光束发射与接收的时间差或相位差,可以计算出激光束从激光扫描仪到文物表面的距离。通过在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进行扫描,可以获取文物全面而准确的三维数据。得到的点云数据需要进行后期处理,包括数据配准、去噪、过滤和重建等步骤。数据配准是将多个扫描位置的点云数据拼接在一起,以获取全局一致的三维模型。去噪和过滤则是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去除无关的背景信息或干扰点云,以保留文物表面的有效点。最后,通过三维重建算法,可以从点云数据生成精细的三维模型,包括文物的表面纹理、颜色和几何形状等。文物数字化建模具有许多优势和应用潜力。首先,它可以实现对文物形态、结构和纹理等信息的高精度记录和保存,使文物得以虚拟保留和传播。其次,通过数字模型可以实现对文物的非破坏性检测和表征,为文物保护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工具。此外,文物数字化模型还可以应用于文物的展览和教育传播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观众能够以更直观、沉浸的方式参观和了解文物。
3.2文物损伤检测与分析
文物损伤检测与分析是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文物进行表面损伤的检测、分类和评估,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来保护和修复文物。在文物保护中,文物表面的损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包括裂缝、磨损、腐蚀、剥落等。传统的损伤检测方法通常依赖于肉眼观察,这在面对微小或不明显的损伤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以高精度和全面性获取文物的三维几何形状数据,为文物损伤的检测和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文物损伤检测与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文物进行三维激光扫描,获取文物表面的点云数据。然后,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对扫描数据进行损伤的自动或半自动检测。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识别裂缝、腐蚀等常见的损伤类型,并将其标记或标记出来。得到损伤信息后,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损伤进行分类和评估。文物损伤检测与分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文物类型、材料特性和损伤形态等。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物,如陶瓷、石材、木材等,需要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测和分析方法。此外,还需要考虑文物本身的历史和环境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和进一步采取保护措施。
3.3文物修复与保护方案设计
通过激光扫描仪对文物进行全面而高精度的三维扫描,获取文物表面的几何形状和细节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完整、准确地记录文物的损伤、缺失和其他细微的变化。通过三维模型的生成和分析,修复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原貌和历史状况,有助于制定修复方案。在文物修复与保护方案的设计中,修复人员可以根据激光扫描数据进行CAD建模和模拟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估文物的损伤程度、稳定性和修复效果等因素,并制定恰当的修复策略。通过模拟分析,可以预测修复过程中的可能问题和挑战,并探索最佳的修复方案。文物修复与保护方案设计还可以借助激光扫描技术辅助实施修复过程。三维扫描数据可以用于精确地设计和制造修复材料和零件,从而确保修复的精确度和质量。此外,三维模型还可以用于修复的可视化展示和讲解,方便修复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士进行沟通和理解。不仅如此,文物修复与保护方案设计还需要考虑文物的可持续保护和管理。通过激光扫描数据的长期记录和跟踪,可以进行文物状态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损伤和变化。这有助于制定并优化文物的长期保护计划,确保文物能够持久地保存下来。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研究和传承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和支持这项技术的发展,以期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将文物保护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厚圣.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7.
[2] 倪书一.浅析三维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0(2):224-225.
[3] 方毛林.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古迹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7.
[4]彭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5.
李新华,男 ,汉族 ,1980年8月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文物保护管理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