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剪力墙土木施工技术的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王静

万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邢台分公司 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问题。为了更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在这些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因其卓越的承重和抗侧力性能,被广泛采用。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必须准确把握施工差异和要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提供更多保障,推动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层建筑;剪力墙;施工技术

正文


1剪力墙的技术要求及构造特征

1.1剪力墙的技术要求

布局的均匀性: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剪力墙应在建筑周围均匀分布。当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发生改变或需要承受较大的静载荷时,特别需要注意保持剪力墙的合理间隔,避免间隔过大。

适应平面形状:对于具有凹凸形状的建筑物,为了平衡和分散受力,剪力墙应靠近凸出部的末端进行布置。这样的布局有助于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形状:在设置剪力墙时,应优先选择T型、L型等复杂的形状,避免使用一字型。复杂的形状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限制基座的横向剪力:为了确保剪力墙基座的安全,单层剪力墙的基座承受的横向剪力不应超过建筑物底部水平剪力的30%。这是防止基座因承受过大的横向剪力而发生破坏的重要措施。

1.2构造要求

最小剪力墙的配筋规定:剪力墙的最小配筋比例为0.25%,若不考虑地震因素则为0.2%。这一规定确保了剪力墙在各种工况下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带边框剪力墙的底部加固要求:对于带边框的剪力墙,其底部的加固部分,第12层的厚度应大于200mm,其余部分应大于160mm。同时,框架梁的高度应与该框架梁所在墙体的高度相同,且其高度应为墙体厚度的两倍。此外,具有相同抗震级别的墙体应遵循相同的要求。

立柱与剪力墙的关系:在结构中,立柱被视为剪力墙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立柱。其轴压比和钢筋配置应满足框架柱和剪力墙的相关要求。框架柱则与横梁或暗梁共同构成封闭的框架体系,为地震作用下的剪力墙提供平面内的约束。

2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2.1钢筋模板施工技术

2.1.1钢筋施工工艺

由于转换梁负筋锚入柱的长度较大,我们采用临时钢管挑起负筋,并将其临时锚入柱内。对于级钢筋施工,如果钢筋直径不超过25mm,我们采用闪光对焊接头进行连接;当钢筋直径达到28mm或更大时,我们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的方法。连接工作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焊工按照规范操作,确保钢筋位置和接头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1.2模板施工工艺

模板主要采用厚度为20mm的夹板,搭配方木使用。为了提高模板的稳定性,我们联合采用门式组合脚手架和Φ48mm可调支撑杆。根据梁的跨度(5.0m6.9m),按照跨长的3‰起拱。对于部分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专门控制,例如确保梁柱节点部位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以维持节点的稳定性。

2.1.3拆模施工工艺

拆模时间根据各部位混凝土的实际强度确定。对于转换梁等较重的结构,底模和支撑必须在混凝土实测强度完全达到设计值时才能拆除,以防止出现局部失稳或坍塌等事故。拆模作业人员需听从指挥,相互配合,确保拆模作业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2.1.4对拉螺栓设置工艺

当梁体高度达到800mm时,我们采用Φ12mm螺纹钢对拉螺栓,沿梁体高度方向均匀布设2道。当梁体高度在1000mm1300mm之间时,材料保持不变,但对拉螺栓的数量增加至3道。

对于部分高度达到1400mm的梁体,我们建议布设4道对拉螺栓,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作为剪力墙结构中的关键材料,具有与相关结构配合实现良好抗震和刚度性能的潜力。为了确保实际施工质量的提升,施工团队在处理混凝土环节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并注重技术细节的操作,以避免混凝土质量受损。

首先,施工团队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科学地调配混凝土材料。这涉及到对各种原材料的精确计量和混合,以确保最终得到的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任何配比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施工性能的变化,从而不利于剪力墙建设的安全性。因此,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控制配比过程,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稳定。

其次,在浇筑过程中,施工团队需要合理安排浇筑基础顺序。根据混凝土材料强度的不同,浇筑顺序会有所差异。这需要结合强度状态和等级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最大程度地提高剪力墙的施工质量。合理的浇筑顺序能够更好地发挥框架层次的刚性,从而提高整体的建设效果。

2.3板柱翻筋保护层与间距管理

在剪力墙的施工阶段,控制板柱翻筋保护层的厚度是一个关键环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施工团队应采用与混凝土相同强度级别的垫块进行部署。这些垫块的常见厚度为15mm25mm,它们被放置在钢筋表面,确保了垫块的均匀分布。在中心区域,施工团队需要使用绑线来固定垫块,这样可以确保垫块不会在浇筑过程中发生移位。此外,在墙体与梁柱的交接位置,施工团队应使用筛网进行封闭,并预留出2045mm的岔口,以便后续安装支顶板。

为了进一步确保钢筋的位置准确,施工团队可以利用卡具来控制剪力墙的钢筋间距。这种卡具的设计应确保保护层厚度与设计截面尺寸和钢筋材料直径相匹配。

2.4剪力墙框架与板柱模板处理

在剪力墙与板柱模板的施工阶段,施工团队需要确保其基础平整度和牢固度满足应用需求。通常,他们可以使用定性钢作为基础材料来制作建筑墙体的模板。为了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团队还需要针对模板进行详细设计,并明确支模方案。

在连接内、外剪力墙模板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钢拉片进行布置。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还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在模板加固阶段,施工团队应利用钢板进行操作,使横肋单管处于内侧位置,竖肋单管处于外侧位置,并且两管应用螺栓拉杆扣紧。

对于框架梁柱端部位置的尺寸控制,施工团队应结合现浇混凝土配模数据进行操作。具体来说,梁端可以利用阴角模从两端向梁体中心部署,从而使梁体模板与顶模形成一体。这样可以确保梁柱端部的尺寸精确,进一步提高剪力墙施工的可靠性和精度。

3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优化

3.1科学规划剪力墙构造

应确保施工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接近,以增强剪力墙在地震等极端状态下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严重的扭转问题。对于较长的建筑结构,施工团队应避免在两端位置部署纵向剪力墙,以提高整体应用的安全性。

3.2加强钢筋质量检查

在钢筋材料进场之前,必须进行严格全面的质量检查工作,对于规格、尺寸和质量不达标的钢筋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验收合格的钢筋材料应按要求摆放到指定位置,并采取相应的防腐和防锈措施,为后续施工质量的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关键。通过科学规划剪力墙构造、加强钢筋质量检查、采用合适的模板和混凝土材料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为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钟福祥.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205:122-124.

[2]高卫.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J].四川水泥,202203:174-175+178.

[3]李智超,许越扬.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2202:131-132+135.


...


阅读全文